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冶

作品数:45 被引量:1,08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10篇建筑科学
  • 5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6篇城市
  • 11篇网络
  • 8篇人口
  • 5篇动力机制
  • 5篇动力机制分析
  • 5篇城市网
  • 5篇城市网络
  • 4篇人口流动
  • 4篇搜索
  • 4篇搜索法
  • 4篇高斯
  • 4篇步移
  • 4篇春运
  • 3篇网络结构
  • 3篇可达性
  • 3篇空间结构
  • 3篇GIS
  • 3篇城镇化
  • 2篇中心城
  • 2篇中心性

机构

  • 44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长春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黑龙江省测绘...
  • 1篇吉林省城乡规...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44篇魏冶
  • 20篇修春亮
  • 7篇庞瑞秋
  • 7篇王绮
  • 6篇孙平军
  • 3篇王士君
  • 3篇丁四保
  • 3篇高鑫
  • 3篇姚雪松
  • 3篇陈伟
  • 3篇赵梓渝
  • 2篇冯章献
  • 2篇冷红
  • 2篇刘志敏
  • 1篇于洪雁
  • 1篇杨令宾
  • 1篇杨青山
  • 1篇马瞳宇
  • 1篇刘雨佳
  • 1篇孟宪丽

传媒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4篇人文地理
  • 4篇经济地理
  • 4篇地理科学
  • 3篇地理研究
  • 3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地理学报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西北人口
  • 1篇城市问题
  • 1篇铁道学报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7篇2019
  • 5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空间视角的沈阳市空间结构研究
20世纪90年代正值互联网方兴未艾之时,著名社会学家Castells提出了流空间理论。该理论从一个全新视角去揭示当代社会系统的组织逻辑,并解释了信息化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变革过程。流空间理论强调,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受到流的主...
魏冶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
文献传递
有向加权城市网络的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以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为例被引量:70
2017年
目前中国地学领域对网络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网络研究方法尚未得到应用的同时,许多地理现象尚未寻找到合适的抽象网络模型,不断拓展和应用有效的网络分析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一背景下,基于百度迁徙平台获取的春运人口流动大数据,构建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的有向加权城市网络,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有向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方法,对该城市网络的节点重要性和功能进行评估和分类,分析其呈现的二维空间特征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并与已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有向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方法,可有效提取有向加权网络的层级结构、功能分异和非均衡性等特征,不但可区分典型城市、枢纽城市、门户城市与边缘城市等不同的城市类型,还可以识别城市的集聚与扩散特征,从而获得比无权无向网络更为丰富和具有实践意义的信息参考,是一种有效的地理网络分析方法。
赵梓渝魏冶王士君庞瑞秋
关键词:城市网络人口流动
浙江三大城镇群空间组织与结构演变被引量:11
2016年
城市(镇)群为大尺度空间组织形态,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产物,现已成为我国"新常态"情景下城镇体系动态演进的主要方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战场。以浙江三大城镇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点—线—面"逻辑脉络,综合运用实力模型、可达性模型、引力模型和隶属度模型,揭示1996—2014年其空间组织与结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城市综合实力和可达性全局提升明显,两者地理过程、格局趋向一致性,即围绕"四大都市区"极化与扩散并存中协调耦合演进,时空收敛成效显著;城镇间联系强度由弱关系向强关系逐步转变,且扁平化复杂网络结构显现;四大中心城市腹地范围扩张与收缩轮替中呈现行政区组织稳态结构,"四分"均衡格局特征显著;浙江城镇群空间结构动态演变反映出要素资源空间配置不断优化的结果。
李一曼修春亮魏冶孙平军
关键词:城镇群空间结构可达性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长春市公园布局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评价了长春市公园的可达性,探讨了长春市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长春市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差异较大,可达性高的区域局部集聚,可达性差的区域分布分散,且大部分居民居住在可达性较差的区域;公园面积、分布、服务、人口数量是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与可达性不完全匹配,老城区部分区域人口密度与可达性适应较差,城市周边新开发区人口密度与可达性相对适应;长春市现状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是整体可达性较低,公园的数量和面积不足且分布不均匀,未考虑与人口分布的适应性.原因是城市建设的历史基底较差、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下绿地紧缺、公园布局方法单一等.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姚雪松冷红杨青山魏冶
关键词:可达性人口密度
基于彩色模体分析的中国航空客运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航空客运网络系统是城市间社会经济联系的重要载体。研究航空客运网络的模体结构特征,可以探究航空网络的微观功能结构特征。实际网络中,两个拓扑相同但节点功能不同的模体在网络中扮演着非常不同的角色,彩色模体能够对模体节点的不同功...
马丁瑜魏冶
关键词:航空网络网络组织模式
文献传递
春运人口流动透视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被引量:90
2016年
基于春运人口流动大数据,选取对外联系度、优势流、城市位序-规模分析等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城市网络层级结构中蕴藏着位序-规模规律,但与理想的帕累托分布有所区别,城市规模彼此差异相对较小;2空间距离与城市等级在城市网络联系中发挥支配性作用,保证了城市网络的层级性与有序性;3中国城市网络核心联系呈现"两横三纵"特征,该特征与铁路大动脉的空间分布高度吻合;4东部地区城市网络联系更加密切,而西北、西南地区则相对稀疏,基本上以"胡焕庸线"为界,而"兰新线"是突破这一限制的潜在力量;5中国东北地区未形成明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联系形成带状网络;6华北与华南地区的"灯下黑"现象值得警惕,缓解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是核心城市功能的对外疏散,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7带状区域发展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流行模式和中坚力量。总体上看,针对于揭示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春运人口流动数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是城市与人口研究领域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重要数据源。
魏冶修春亮刘志敏陈伟
关键词:城市网络春运人口流动
基于人口省际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研究——兼论递归理论用于城市网络研究的条件性被引量:54
2017年
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是近年来城市网络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从网络拓扑结构角度讨论递归理论用于城市网络研究的条件性;其次,基于百度迁徙数据构建城市网络,利用复杂网络方法、改进后的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方法对城市网络进行测度。结论指出:(1)递归理论用于城市网络分析有其特定的数据结构要求,其适用于树形结构、而不适用于局部存在完整图的网络结构的测度;(2)基于人口省际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小世界现象,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在全国和区域尺度下均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国家城市化发展战略与重要交通设施对人口流动网络产生框架性的导向作用。哈尔滨—北京—西安—成都—大理一线是关联结构与强度空间差异的明显界限。(3)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更能揭示中国城市网络节点的属性特征,和辨识资源流通对网络城市产生的不同影响与空间效应。城市网络中既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以高中心性高控制力为特征的典型城市,也包括武汉、太原、贵阳、福州等高中心性低控制力的枢纽城市,和兰州、银川等低中心性高控制力的门户城市。因此,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概念对加深城市复杂多样化内涵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梓渝魏冶庞瑞秋王士君冯章献
关键词:城市网络人口流动递归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模型研究——以上海市绿地可达性为例被引量:73
2016年
合理的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空间可达性是度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否合理的方法之一。在诸多的研究方法中,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由于直观且运算简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也有不足之处,本文运用格网GIS方法,以上海市的绿地空间可达性为例,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模型方法的改进研究,并对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格网化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后者可降低空间可达性的误差,提高可达性精度,对上海市绿地空间可达性反映更加真实、客观。如果选择合理的数据将其格网化,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研究。
李孟桐杨令宾魏冶
中国春运人口省际流动的时空与结构特征被引量:30
2017年
本文通过构建人口省际流动的关系矩阵,透视2015年中国春节期间人口省际流动的动态过程、网络特征,并对各省人口流入、流出的规模差异进行测度。研究结论如下:(1)春节前后中国各省每日人口净流入人次存在显著的规律性特征,2月13-17日和2月25日-3月1日为各省节前返乡流和节后返工流期间人口净流入、流出峰值时段,可作为基于春运研究中国人口省际流动的重要依据;(2)识别了14个人口净流入省、17个人口净流出省,净流入位序前六省和后八省分别吸纳和提供了全国9成人口的集聚与扩散。人口主要流入省的沿海绵延和主要流出省的中部"人口塌陷"共同构成了双纵格局;(3)各省流出首位流的指向特征显著,南方人口流出省的流出指向存在共性,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人口集聚路径存在差异。(4)移动数据为发掘人口流动过程中蕴含的丰富信息提供了平台,基于节后、节前净流入值差值的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中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差异、属性特征。通过与以往研究对比,证实了移动数据与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研究的诸多结论相似性。
赵梓渝魏冶庞瑞秋杨冉王士君
关键词:春运人口流动网络结构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被引量:75
2013年
以省区为基本单元,借鉴欧向军等人提出的四维分析视角,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结合面板数据分析、时序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加以考察。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市场力、行政力以及内源力作用较强,而外向力作用较弱,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内生性特点。时序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动力机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趋势性,虽然金融危机会对动力组成结构产生一定的扰动,但是在长时间尺度上,内源力作用逐渐上升而行政力作用逐渐下降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而空间分析显示,市场力与内源力具有一定的历史依赖性,优势地区将继续保持领先,落后地区继续维持落后状态。随着市场力的不断稳固和内源力的持续增长,城镇化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将加剧。增加行政力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城镇化动力的多元化是缓解这一不平衡的重要策略。
魏冶修春亮孙平军
关键词:城镇化动力机制面板数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