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婷婷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长江中下游
  • 1篇地区生态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质
  • 1篇地下水质量
  • 1篇地下水质量评...
  • 1篇社会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耦合
  • 1篇湿地
  • 1篇湿地生态
  • 1篇水质
  • 1篇水质量
  • 1篇水质量评价
  • 1篇熵权
  • 1篇文明视野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问卷设计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红瑞
  • 4篇鲁婷婷
  • 3篇俞淞
  • 1篇丁建新
  • 1篇李爱华

传媒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水利经济
  • 1篇人民长江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态文明视野下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提出了区域生态承载力新内涵,创建了人地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及状态空间模型,从生态支撑力、资源能源消耗压力以及环境污染排放压力3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视野下长江中下游湿地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并选取2010年数据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1)研究区德安县、湖口县、南县以及永修县4个县市为超载失调区,新建县等10县市为可载失调区,进贤县及武汉等10个县市为可载较协调区,安庆县等15个县市为微超载较协调区;(2)生态承载力超载失调区域全部位于洞庭湖湿地区与鄱阳湖湿地区,而可载失调区域则比较分散,基本位于长江干流湿地区以及鄱阳湖湿地区东部;(3)利用SEPI模型分析,洞庭湖、鄱阳湖湿地区、江汉湖群湿地区以及长江下游干流湿地区县市经济社会压力的特点都是偏重环境污染。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发展建议。
崔胜玉王红瑞鲁婷婷李爱华
关键词:湿地生态承载力长江中下游
绩效考核满意度问卷设计与SAS分析——以北京市管水员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对173名管水员的调查数据,运用SAS分析法分析管水员对绩效考核制度的满意度,为水务建设与管理考核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大部分管水员对有关工作内容方面的考核和考核最后的实施效果满意度较高,而对考核制度中的奖励制度满意度较低,对惩罚制度支持者和反对者相当.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在考核时增加"做出贡献的管水员可根据贡献大小适当加分表扬"这一考核指标.
鲁婷婷何浩秦丽娜俞淞王红瑞
关键词:绩效考核满意度问卷调查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为解决地下水水质评价中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之间模糊、非线性的复杂关系,将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中。为避免评价过程中个人赋予评价指标权重的主观性,引用信息论中的熵权理论,建立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模型。并将其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方法,不仅原理易懂、计算简便,而且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减少误差,反映水体综合质量,为地下水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
鲁婷婷俞淞王红瑞丁建新
关键词:集对分析地下水熵权
长江中下游湿地区生态—经济现状评价及耦合发展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在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现状评价,同时也构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模型,利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对长江中下游湿地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为区域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内鄱阳湖湿地区生态支撑力最高,其次是长江中游干流湿地区,洞庭湖湿地区最低.2)研究区内以武汉市为首的长江中游干流湿地区社会经济压力最大,其次是南昌市及洞庭湖湿地区,较小的是鄱阳湖的东部和长江下游湿地地区.3)通过协调发展度D分析发现:失调停滞区主要位于以长江干流一带,包括武汉市、洪湖市、公安县等,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6%;过度调整区主要位于鄱阳湖东北部和洞庭湖东南部,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2%;协调发展区以鄱阳湖西南部为主,还包括环洞庭湖西北部和安徽的贵池市和望江县,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2%.
崔胜玉俞淞王红瑞鲁婷婷宋志松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