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凤琴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电子电信更多>>
- 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被引量:5
- 2016年
- 声乐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演唱的方式将作品要传达的情感及其内涵生动地表现出来。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需要借助声音的形式,以此来展现背后所包涵的思想情感,因而在声乐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对此,本文对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进行了探讨。
- 鹿凤琴
-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表达
- 电视音乐节目传播模式的创新发展被引量:1
- 2018年
- 电视音乐节目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和新媒体线上的强强联合,引入互动机制,拓展传播渠道,改进电视音乐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充分整合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优势,创新电视音乐节目的传播模式,使其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 鹿凤琴
-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音乐节目
- 影响声乐教学与表演的心理因素
- 声乐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歌唱是心境和情感的艺术,是歌唱者内心思想的表现形式。歌唱水平的发挥不仅依赖于歌者的歌唱技巧,也依赖于歌者心理活动对发声机能恰当的控制与调整。传统观念注重生理技能的提高和物理音响...
- 鹿凤琴
-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表演心理因素
- 文献传递
- 如何恰当把握声乐表演的情感尺度被引量:3
- 2011年
- 结合心理学和美学原则,以本人演唱作品为例,对声乐表演中需要恰当把握的张、弛和欠、过等情感的尺度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 鹿凤琴
- 关键词:声乐表演
- 从陇南小调中透视旧中国女性的悲情人生
- 2013年
- 甘肃陇南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有很多真实地表达了农村女性的悲苦命运。从陇南小调中可以深入地透视旧中国女性在"女子娃——媳妇子——婆娘"三种角色中所饱受的生活的极度苦难、精神的无情摧残和情感的压抑扭曲。
- 鹿凤琴
- 关键词:悲情人生
- 在音乐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被引量:1
- 2011年
- 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在高校音乐课的教学中普及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要求。
- 鹿凤琴
- 关键词:音乐教学
- “互联网+”背景下高师音乐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
- 2024年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师音乐课程正在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师音乐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及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师音乐课程的教学意义,强调了新型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后,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的特点,提出了包括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生动的情境等五个新型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策略丰富音乐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的综述和分析,旨在为高师音乐教学的变革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支持。
- 鹿凤琴
- 关键词:高师音乐课程教学策略教学效果
- 论歌曲词调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本文结合语言学、心理学和美学原则,以歌曲《孟姜女》为例,对声乐表演中如何处理歌曲的词调,从而恰当把握歌曲情感的尺度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 鹿凤琴
- 关键词:声乐表演
- 陇南民歌衬词的特殊功能与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陇南民歌中大量的衬词,运用得准确而且巧妙,它使歌词更为生动风趣,不但对体现歌曲地方性特征和民族风格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塑造音乐形象、表达特定情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民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陇南民歌劳动号子和花儿中的衬词为基点,对衬词的规律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其在民歌中的特殊功能与重要价值。
- 鹿凤琴张亚
- 关键词:衬词
- 高校声乐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心理因素被引量:1
- 2011年
- 在高校声乐专业课教学中,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基础,引导学生建立声乐演唱的自信,并通过一定的感觉训练和歌唱情感的培养,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可以进一步完善其歌唱心理机制。坚持心理因素和歌唱技巧并重,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达成的科学理念。
- 鹿凤琴
- 关键词:声乐教学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