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韵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血管探针成像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探针成像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例ISMA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通过64层螺旋CT血管探针成像分析ISMAD的影像特征与临床症状和治疗选择的关系。结果15例夹层破口均位于动脉前壁,距离根部(24.3±9.7) mm;73.3%(11/15)的破口位于肠系膜上动脉近段弯曲近远端各1 cm区域内。无腹痛(8例)与腹痛(7例)患者夹层长度、真/假腔短径比及真/假腔长径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Yun分型Ⅰ型5例,Ⅱa型3例,保守治疗均有效;Ⅱb型7例,其中3例保守治疗有效,4例行腔内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症状均缓解。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探针成像可清晰显示ISMAD的影像特征,可为ISMAD的诊断和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 李雪华林少春黄思韵江肖松孙灿辉李子平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 分子影像学与纤维化(五):肠纤维化显像之二
- 2022年
- 炎症性肠病(IBD)通常伴有慢性炎症,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是其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与IBD和纤维化相关的各种研究逐步推进,肠道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诊断和疾病管理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有研究着重于与纤维化过程、遗传和环境风险因素(如微生物群)相关的炎症非依赖性机制,也有通过生成新的体外和体内系统来研究纤维化。当前用于诊断纤维化IBD的成像技术包括断面成像,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造影(CTE)、磁共振小肠造影(MRE)、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等。多种模式也显示出诊断纤维化过程的可能性,并在与分子显像剂结合使用时提供功能和形态信息。本文介绍了PET和SPECT等分子成像技术在肠纤维化领域的应用。
- 李周雷谭婉红孟霁昕黄思韵陈仲本
- 关键词:分子成像纤维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分子影像学与纤维化(四):肠纤维化显像之一
- 2022年
- 纤维化是由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进行性瘢痕形成的过程,可导致器官损伤和衰竭。肠道的纤维化与炎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病密切相关。30%的克罗恩病(CD)患者会因纤维化而造成肠道狭窄,导致肠管切除。目前,尚无预防或逆转纤维化抑制肠道狭窄的药物,内镜扩张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但复发率很高。只有在纤维化发生的早期确诊并干预才有可能逆转纤维化进程,避免肠道狭窄的产生。然而,炎症和纤维化在受损的肠段中不同程度地共存,有效鉴别诊断炎症和纤维化对治疗策略的选择非常重要。横断面成像技术如磁共振小肠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造影和肠道超声,用于评估小肠和CD相关并发症(包括狭窄),有望鉴别狭窄中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以选择最佳疗法。目前,钆剂增强延迟显像和磁化转移磁共振成像,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是评估CD患者纤维化的重要工具。本文拟回顾纤维化的无创成像技术,例如扩散加权和磁化转移成像、应变弹性成像、剪切波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以指导CD患者的治疗决策。
- 李周雷谭婉红孟霁昕黄思韵陈仲本
- 关键词:克罗恩病纤维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