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宝兰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哲学
  • 2篇哲学史
  • 2篇中国哲学
  • 2篇主义
  • 2篇资产阶级
  • 2篇宗教
  • 2篇阶级
  • 1篇新人
  • 1篇信徒
  • 1篇哲学观
  • 1篇哲学观点
  • 1篇哲学思想
  • 1篇真理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运动
  • 1篇中国近代哲学
  • 1篇中国文化
  • 1篇中国文化概论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中国学者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社会科...

作者

  • 8篇丁宝兰
  • 1篇李锦全
  • 1篇袁伟时
  • 1篇张磊

传媒

  • 3篇哲学研究
  • 3篇现代哲学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89
  • 2篇1988
  • 2篇1986
  • 1篇1985
  • 1篇1983
  • 1篇198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借题略论评价传统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概论》序
1988年
读了宗桂同志所撰书稿《中国文化概论》,欣喜之余,禁不住要写几句话,既祝贺它出而问世,也谈谈当前“文化研究热”的一些问题,由于没有深入研究,谈的恐怕只能是即兴式的借题发挥。中断了近40年之后,文化学老专家或早已改行,或已谢世,可说凋零殆尽。可喜的是,有志于文化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们,正以充沛的理论勇气。
丁宝兰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文化学研究封建文化
在广州召开的“中国近代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座谈会发言(摘要)
1981年
1981年8月17日至18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近代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座谈会的情况,已在本刊第9期报道。这里,我们将该座谈会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以供大家参考。
丁宝兰吴熙钊李锦全张磊袁伟时
关键词:中国近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中国资产阶级
论香港近代思想家胡礼垣的哲学观点
1983年
为开创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要向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发展,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这里所谓高度,是指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科学;所谓深度,是指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透过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找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所谓广度,是指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诸如历史哲学、哲学范畴发展史、辩证法思想发展史、认识论发展史、中国主要哲学思潮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新人物的哲学思想的挖掘和研究,等等。下面,我们发表丁宝兰同志的《论香港近代思想家胡礼垣的哲学观点》、衷尔钜同志的《吴廷翰及其哲学思想》两篇论文,就是探讨新人物的哲学思想的文章。我们企望今年能有更多的具有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的好论文同读者见面。
丁宝兰
关键词: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历史哲学
东游访学散记(续)
1986年
我们访问东京之后,又接受了到天理大学访问的邀请。天理大学是由天理教设立的大学,创办于1949年,设有文学、外国语学、体育学、教养等部和若干研究室。其中外语部颇有名气,课程开设较为详细,如关于中国语课程。
丁宝兰
关键词:宗教学教职人员天理教徒体育学课程开设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实践
1988年
许崇清先生在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教育思想史上,都是一代宗师。他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并且致力于使二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许先生的一生,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新理论体系,是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同时,他时刻在革命实践上、在教育行政和教学的实践上以及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上,与理论紧密结合,在我国教育史上作出卓越的贡献。
丁宝兰
关键词:实践真理深化教育改革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现代教育教育思想史教育行政
戊戌维新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被引量:3
1989年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又是一次重大社会改革运动,是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是君主立宪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
张江明丁宝兰徐光仁黄明同
关键词:戊戌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君主立宪政治运动维新派
东游访学散记
1986年
由日本筑波大学和国际科学促进基金会(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主办的“第八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于1985年8月底在筑波大学举行,应邀参加的各国或地区的学者_达二百零二人,其中南韩七十四人,日本七十六人,中国十九人,台湾十三人,欧洲十二人(西德四人、东德三人、英国一人、法国一人、意大利二人、捷克一人),美国七人,澳大利亚一人。中国学者来自高等学校和社会科学院两个系统,原来都是个别接受邀请的,但到了日本以后。
丁宝兰
关键词:基金会宗教信徒筑波中国学者
论孙中山的世界观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1985年
一、一个方法论问题 对于象孙中山这样伟大历史人物的世界观的研究和讨论,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本来是学术研究的正常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研究的出发点如果不一样,结论必然出现重大的分歧。研究孙中山的世界观,到底应该从马克思主义。
丁宝兰
关键词:孙中山历史地位世界观中国哲学方法论问题历史人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