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庆丰

作品数:50 被引量:329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细胞
  • 9篇线粒体
  • 7篇大麦
  • 6篇干细胞
  • 5篇多能干细胞
  • 5篇心肌
  • 5篇心肌病
  • 5篇诱导多能干细...
  • 5篇肌病
  • 5篇肥厚
  • 4篇型心
  • 4篇悬浮细胞
  • 4篇突发性耳聋
  • 4篇线粒体DNA
  • 4篇疾病
  • 4篇厚型
  • 4篇耳聋
  • 4篇发性耳聋
  • 4篇肥厚型
  • 4篇肥厚型心肌病

机构

  • 41篇浙江大学
  • 8篇杭州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舟山市中医骨...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杭州标模生物...
  • 1篇上海市血液中...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解放军杭州疗...
  • 1篇武警浙江省总...
  • 1篇浙江泰晶生物...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49篇严庆丰
  • 8篇黄纯农
  • 5篇钱凯先
  • 4篇王君晖
  • 3篇刘忠
  • 3篇李施施
  • 2篇宋艳瑞
  • 2篇林敏
  • 2篇何向宇
  • 2篇颜秋生
  • 2篇李文铸
  • 2篇沈桂芳
  • 2篇邓子新
  • 2篇吕蓓
  • 2篇张志芳
  • 2篇李轶女
  • 2篇程奇
  • 2篇程海荣
  • 2篇孙亚萍
  • 2篇张雪琴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医生
  • 5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生命科学
  • 2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Acta B...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遗传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大麦科学
  • 1篇杭州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2015年浙...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_(60)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光致作用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研究结果表明用C60 磷脂酰胆碱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融合后 ,以 4 0 0 0lx光强度激发C60(C60 浓度 2 0mg/L)对HeLa细胞具有显著的光致杀伤作用 .生化测定证实光激发C60 导致膜蛋白巯基含量减少、膜脂过氧化、丙二醛含量增高 ,SDS PAGE证明膜蛋白交联 ,荧光偏振显示膜流动性降低 ,电镜超微膜结构破坏 ,经MTT法检测 ,大部分细胞死亡 .C60 的强烈光致作用证实了Arbogast等认为光激发C60 可产生单线态氧的观态 .
钱凯先严庆丰黄文栋李文铸
关键词:富勒烯癌细胞
富勒烯C<,60>的生物学研究及其分子机制探讨
除片层石墨和网状金刚石外,封闭笼形的C<,60>是碳的第三种同素异构体.它的发现和制备是九十年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C<,60>生物学的兴起是C<,60>研究的最新发展,是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
严庆丰
关键词:分子机制DNAS期细胞肿瘤治疗
氟奋乃静在制备用于治疗伴有铁超载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氟奋乃静在制备用于治疗伴有铁超载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单独注射FPZ或DFO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而联合注射FPZ和DFO对肝癌具有...
严庆丰周辉
线粒体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线粒体DNA(mtDNA)突变会导致多种遗传病的发生。mtDNA编辑技术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基本基于蛋白质识别靶点,核酸识别型mtDNA编辑技术较少。以锌指核酸酶技术、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技术、碱基编辑技术为代表的蛋白质识别型mtDNA编辑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识别序列设计复杂的弊端阻碍其进一步推广。CRISPR/Cas9等核酸识别型编辑技术以其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修饰的特色展现出优越性,但缺乏将核酸递送进入线粒体的有效手段限制了其在mtDNA编辑领域的应用。随着对内源性、外源性导入途径的研究和DNA修复机制的深化理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核酸递送的可行性和核酸识别型mtDNA编辑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基于识别元件分类,总结了当前线粒体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展望了核酸识别型mtDNA编辑技术的潜在价值。
王熠晨王颖王颖严庆丰严庆丰
关键词:线粒体CRISPR
线粒体疾病与核基因-线粒体基因的表达调控被引量:17
2008年
线粒体与疾病是当前生物医学领域最前沿之一。本文简单介绍线粒体生物医学的基础知识、线粒体疾病的遗传模式,综述了近年来在线粒体DNA(mtDNA)突变和疾病、核基因突变和疾病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着重阐明核基因(特别是核修饰基因)调控mtDNA突变致病表达的分子机制。
严庆丰管敏鑫
关键词:线粒体线粒体疾病线粒体DNA
外周血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Cs)是指分化细胞中导入特定转录因子后逆转恢复到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潜能的一类细胞。诱导疾病特异性iPSCs是疾病机理、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人iPSCs供体细胞主要来源于皮肤成纤维细胞,需要组织活检、体外增殖等繁琐过程。利用外周血细胞(peripheral blood cells)成功诱导iPSCs,具有取材方便、诱导快速等优点,将极大地促进iPSCs研究。该文在介绍iPSCs诱导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从小鼠B细胞、T细胞,人脐带血细胞,到人外周血细胞重编程为iPSCs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前景展望。
李施施刘忠严庆丰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成纤维细胞重编程
大麦幼穗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冻后植株再生被引量:19
1996年
大麦(Hordeum vulgare)幼穗经添加0.5 m ol/L蔗糖的2 d 预培养,用玻璃化保护剂PVS2 冰浴处理5 m in,直接投入液氮贮存;快速化冻,洗去保护剂后恢复培养,三个品种“81G1”、“戈贝纳”和“旭9”的存活率分别为100% 、82.5% 和50% 。存活的幼穗能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不经预培养,几个品种的幼穗均不能存活。存活率低的品种,其抗脱水力和抗冻力均较差。和传统的二步冷冻法相比,玻璃化法具有存活率高。
王君晖严庆丰黄纯农
关键词:大麦幼穗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植株再生
线粒体拟核结构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与一系列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核蛋白复合体,并包装折叠成类似原核生物拟核的结构,称为线粒体拟核(mitochondrial nucleoid)。参与线粒体拟核组成的相关蛋白包括线粒体转录因子、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以及多种参与线粒体中代谢途径的多功能蛋白。线粒体拟核结构的阐明对于进一步研究线粒体形态与功能以及mtDNA的遗传模式、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线粒体拟核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组成拟核结构的重要蛋白,以及这些蛋白如何将mtDNA与柠檬酸循环等线粒体重要代谢途径相联系。同时,拟核相关蛋白(nucleoid-associated protein)的异常涉及多种人类疾病,这为研究线粒体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何向宇金利平刘忠严庆丰
关键词:疾病表观遗传学
大麦胚性愈伤组织细胞ODO冷冻断裂面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1993年
ODO冷冻断裂法是一项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的有效技术,它在生物医学的形态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把这个技术用到植物离体培养物的超微形态研究,是一个新的尝试.大麦胚性愈伤组织用低浓度的戊二醛前固定,再用ODO冷冻断裂法制备扫描电镜样品.本研究主要观察了淀粉粒和淀粉质体在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因为淀粉粒沉积的变化和质体结构的变化是去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还图示了自制的冷冻断裂器,并对ODO冷冻断裂法的应用作了一些讨论.
黄纯农王君晖严庆丰
关键词:扫描电镜胚性愈伤组织大麦
体外核酸快速扩增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创新被引量:27
2011年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的核酸体外扩增是1983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革命性技术,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化的农业和医学以及食品工业等领域,特别是在人类认知基因和基因组的过程中,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最初,体外核酸扩增技术主要是利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这样就使核酸的体外扩增反应可以在热循环中进行。但因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消耗大量的电力,其成本和应用范围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之后,恒温体外核酸扩增悄然兴起,这改变了传统扩增技术的局限性,使核酸的体外扩增更加简单和方便。重组酶介导扩增(RAA)法是一种最新型的恒温体外核酸扩增技术,该系统的显著优点在于它在常温下就能实现DNA解链并快速扩增(15~30min完成),反应快速、专一性好、灵敏度高,还可用于定时定量的结果分析。
吕蓓程海荣严庆丰黄震巨李轶女罗达沈桂芳张志芳邓子新林敏程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