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宾
- 作品数:76 被引量:3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5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在术后1 d、7 d、1个月及3个月进行疼痛和功能评分,在院内(术前1 d及术后7 d)检测血清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1d、7d、1个月及3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 d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 d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均高于术前,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椎间盘退变程度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后疗效密切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45岁、病程>12个月、腰腿痛兼重、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Ⅳ级均是疗效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但疗效受年龄、病程、腰腿痛症状、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影响。
- 郭龙诸晖陈冰周嵘陶德刚赖爱宁于凤宾黄飞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炎症因子疗效
- 两种不同锁定系统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股骨髁间C3型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桥接组(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3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2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按Merchan评分标准行膝关节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桥接组短(低)于锁定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固定效果与锁定加压钢板相似,但手术复位方便,固定稳妥,对骨折断端血供破坏少,骨折愈合快。
- 赖爱宁黄飞陈冰吴能耀于凤宾朱新宏郭龙陶德刚
- 关键词:股骨髁间骨折锁定加压钢板
- 应用复合PLGA纳米纤维膜构建人工硬脊膜修复羊硬脊膜缺损的实验研究
- 创伤性或医源性的硬脊膜缺损在脊柱及神经外科有一定的发生率,处理不当可引发持续性脑脊液漏、低颅内压综合征、急性气道阻塞、脑脊液囊肿、粘连性蛛网膜炎、椎管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化脓性脑膜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然而对于硬脊膜缺损的...
- 于凤宾
- 关键词:空间结构
- 文献传递
- 单纯性闭合性髂外动静脉断裂成功救治1例报告
- 2012年
- 目的探讨闭合性髂外动静脉断裂的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采取手术切开找到血管断端行动静脉吻合治疗。结果动静脉吻合术后血管再通肢体成活。结论闭合性髂外动静脉断裂应尽早明确诊断,在最短时间内修复效果好,超过一定时限病死率、病残率及截肢率均明显上升。
- 郭龙于凤宾潘洪吴水培李晨
- 桥接系统治疗股骨干节段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股骨干节段性粉碎性骨折利用桥接系统内固定术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间,利用桥接系统原理,以钉棒块组合结构克服应力集中应力遮挡,以弹性固定代替刚性固定,以非接触和动力性组配固定实现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效应的桥接系统内固定术,对节段、粉碎性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72例.结果:72例病人,骨不连患者4例,骨关节僵硬3例,其余无钢板断裂及骨感染等不良结果.功能结果,疗效判定标准,采用Friedman-Vyman系统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分别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等级.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优42例,良18,可10,差2,优良率83.3%.结论:桥接系统(1)通过多向置钉实现'三维固定',有效提高抗拔出强度;(2)通过轴向滑动获得'中心固定'效应,有利避免应力遮挡;(3)通过'动力加压'模式,产生骨折断端3D应力,有效促进骨折愈合;(4)通过多节段和跳跃置钉实现'桥接固定'和'弹性固定'模式,维持断端持续应力和微动,有益刺激骨痂生长等.在治疗严重粉碎性骨折、多段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应用该系统可任意组配及塑形的优势,解决了常规和传统方法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 黄飞赖爱宁于凤宾朱新宏陶德刚郭龙陈冰
- 关键词:骨折手术治疗
- 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缺损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软组织缺损、瘢痕挛缩10例,皮瓣修复创面面积12cm×8cm~3cm×4cm。结果术后随访1~3年,9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皮瓣美观,外观满意,感觉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血供丰富、质地薄、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为修复虎口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朱新宏黄飞吴水培于凤宾李骥周嵘
- 关键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虎口缺损
- 内踝骨折非手术治疗继发踝管综合征六例诊治体会
- 2011年
- 踝管综合征是导致足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典型表现为足部疼痛、感觉异常及局部触痛等。其病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踝管容积变小或踝管内容物增多,产生对胫神经的压迫。临床上无明显移位内踝骨折经非手术治疗后继发踝管综合征的报道较少.笔者自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此类患者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郭龙于凤宾潘洪吴水培周嵘朱新宏
- 关键词:内踝骨折踝管综合征诊治情况
- 带线锚钉结合改良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31例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4年10月,对31例患者采用带线锚钉结合改良阔筋膜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并随访。男22例,女9例;年龄22~52岁,平均40岁。...
- 郭龙佘建华陶德刚于凤宾黄飞
- 关键词:带线锚钉陈旧性跟腱断裂
- 文献传递
- 褥式缝合甲床联合纵横双"8"字固定治疗指甲损伤效果观察
- 2021年
- 目的 观察褥式缝合甲床联合纵横双"8"字固定治疗指甲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10月该院骨科收治的急性外伤指甲损伤的患者50例(58指),行褥式缝合甲床,并采用纵横双"8"字固定指甲.术后12天拆线,待新生指甲后让回植指甲自行脱落.结果 术后50例(58指)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4~6个月,指甲均再生良好,表面光滑,无嵌甲、甲嵴形成等并发症.指甲损伤修复疗效评定:优52指(89.7%),良6指(10.3%).结论 褥式缝合甲床联合纵横双"8"字固定治疗指甲损伤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固定确切,可较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换药及拆线的痛苦,无明显并发症.
- 孙猛董丰琴杨晓青时国华廖腾于凤宾
- 关键词:指(趾)甲甲床损伤
- 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总结吻合小隐静脉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探讨本术式皮瓣的血循环特点、成活机制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2003年10月—2007年6月采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2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20例足背均为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缺损,术中将皮瓣近端小隐静脉与受区大隐静脉或其属支吻合。结果20例术后皮瓣均成活,无静脉回流障碍等并发症发生。仅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4年,足部外形良好,皮瓣质地、色泽与周边相似,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吻合小隐静脉改善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静脉回流,为皮瓣建立了通畅的静脉回流系统,改变了皮瓣血液循环模式,扩大了皮瓣的修复范围及能力,可使皮瓣向肢端延伸,能够修复足背远端软组织缺损,为临床修复足中远端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于凤宾吴水培俞立新黄飞
- 关键词:外科皮瓣小隐静脉静脉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