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脑脊髓
  • 6篇免疫
  • 6篇脑脊髓炎
  • 6篇脊髓炎
  • 5篇电刺激
  • 5篇诱发电位
  • 5篇运动诱发电位
  • 4篇电刺激运动诱...
  • 4篇实验性过敏性...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细胞
  • 4篇过敏
  • 3篇神经生长
  • 3篇神经生长因子
  • 3篇糖尿病大鼠
  • 3篇组织化学
  • 2篇蛋白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总医院...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通化市中心医...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2篇于国平
  • 10篇田东华
  • 7篇朱克
  • 7篇曹起龙
  • 4篇马学毅
  • 4篇王会信
  • 4篇贾军宏
  • 3篇赵明
  • 3篇王国平
  • 3篇赵明
  • 2篇杨左廉
  • 2篇杨毅
  • 2篇尹玲
  • 2篇刘洁晓
  • 2篇沈定国
  • 2篇赵强
  • 1篇刘农乐
  • 1篇沈文梅
  • 1篇尹士男
  • 1篇杨毅

传媒

  • 5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生长因子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感觉神经功能被引量:28
1997年
观察了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成模两个月后,投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性注射NGF1个月后,摇尾试验(一种鼠对热毒刺激的反应)热痛阈值明显恢复,坐骨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改善。初步显示了NGF对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
贾军宏马学毅于国平于国平田东华赵明尹士男赵强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生长因子
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正常兔脑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4
1995年
研究了经颅高压单脉冲电刺激在临床应用刺激参数条件下和超长时间刺激时对正常兔脑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临床应用刺激参数条件下(刺激电压1500V、脉宽100μs、刺激少于20次)不会引起正常兔脑组织病理改变;而超长刺激时(刺激1000次)可以引起电极下方神经细胞损伤,包括线粒体肿胀、空泡样改变以及细胞坏死等,损害深度约2~3mm。
于国平曹起龙沈定国刘洁晓
关键词:电刺激组织学
EAE、MS发病过程中血脑屏障、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组织化学研究
该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手段对MS及其经典性动物模型-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病程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部分致炎性细胞因子和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蛋白水平的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及其诱导因素、组织中...
于国平
关键词:细胞细胞因子组织化学
经颅磁、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经颅磁、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安全性对比研究一直成为国内外有关学者所重视及争议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动物实验及近数年的临床实践,采用上述两种运动诱发电位进行了动态观察及对比分析,认为如果按规定各参值进行临床检测并在选择病例中注意其适应症及禁忌症,则是安全的;但个别特殊病例则须结合机体状态进行分析后再行检测。
曹起龙于国平黄福南
关键词:安全性
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豚鼠中枢神经系统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硫辛胺脱氢酶染色和抗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抗iNOS)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对髓鞘碱性蛋白诱导豚鼠产生的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病程中,脑和脊髓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和iNOS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EAE的急性期主要为血管、血管周围细胞、浸润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显示iNOS免疫反应阳性,在恢复期星形细胞则出现免疫反应阳性。结论提示一氧化氮是EAE早期血脑屏障破坏以及进展期髓鞘和少突胶质细胞破坏的重要介导物质。
于国平朱克于涛田东华田东华
关键词:脑脊髓炎氧合酶类一氧化氮
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自身抗体在脱髓鞘疾病的研究
1992年
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自身抗体固相发光免疫分析法,是一项免疫检测新技术,目前国外尚未见到对脱髓病研究的报道。本文作者于1988.5~1989.3首先采用本法并证实其可靠性后,进入临床研究,对36例脱髓鞘病及20例其他CNS疾病者的对照组,用三项免疫指标行对比分析。CSFMBP自身抗体含量及其和同量IgG自身抗体的百分比值分别为69.23±11.95ng/ml及3.24±0.52ug/mg±gG和对照组相比,P值分别为<0.05及<0.001,有显著差异,对本病诊断有意义。
曹起龙杨左廉尹玲朱克王国平于国平沈文梅蒋滋慧王会信刘农乐赵强周廷冲李春梅
关键词:自身抗体免疫法脱髓鞘疾病MBP
豚鼠过敏性脑脊髓炎CNS中IL-1R的表达
2001年
目的 探索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进程中 IL- 1R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 .方法 用牛脊髓髓鞘碱性蛋白加完全福氏佐剂对豚鼠进行免疫 ,诱发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 (EAE)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EAE不同时期中枢神经系统中 IL- 1R的表达进行研究 ,同时采用抗蓖麻凝集素 RCA- 1标记小胶质细胞、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标记星型胶质细胞 .结果 在 EAE症状出现之前 3d至临床高峰期 ,小胶质细胞样细胞呈现 IL- 1R免疫反应阳性 ,表达 IL- 1R的星型胶质细胞样细胞呈活化状态 ,而恢复期则主要为星型胶质细胞样细胞呈现免疫反应阳性 .结论 在 EAE不同时期表达 IL - 1受体的细胞型不同与不同时期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类型有关 ,即与
康孝理于国平冯清泉于耀宇陈立忠干臣志
关键词:脑脊髓炎受体白细胞介素-1免疫组织化学
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中NF-κB p65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探索核转录因子NF-κB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鞘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牛脊髓髓鞘碱性蛋白加完全福氏佐剂对豚鼠进行免疫,诱发多发性硬化症的经典性动物模型——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EAE中枢神经系统中核转录因子(NF)-κBp65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在EAE急性期血管周围浸润细胞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样细胞呈现NF-κBp65免疫反应阳性,而恢复期这种免疫反应明显减弱。结论EAE致炎性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转录因子NF-κBp65的诱导有关。
于国平朱克田东华周湘军
关键词:脑脊髓炎核转录因子脱髓鞘疾病
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1995年
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于国平,曹起龙近十年来经颅刺激皮层运动中枢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MEP)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和应用。运动诱发电位是继体感诱发电位(SEP)后,为进一步检查中枢运动传导功能而设计的一项神经电生理学检...
于国平曹起龙
关键词: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电刺激磁刺激
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实验性脑梗塞的影响被引量:2
1996年
经颅电刺激运动皮层的运动诱发电位是八十年代应用于临床的一项监测中枢运动传导通路的新技术。1992年汤晓芙等曾报道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诱发两例脑血栓形成病人继发性脑出血,但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查时能否引起继发性脑出血,目前未见国内外的报道。本研究从动物实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纯种新西兰兔24只,体重2.00~3.00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分别为梗塞刺激组和梗塞对照组。 2.实验仪器:采用河南产CCS-1型大脑皮层电刺激仪,刺激电极为自制铜电极(面积0.5cm^2)。 3.实验方法:两组均采用改良O'Brien氏法经左眼眶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电凝后切断左侧大脑中动脉,形成脑梗塞模型。
于国平曹起龙刘洁晓沈定国
关键词:脑栓塞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