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敏

作品数:124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专利
  • 4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机械工程
  • 9篇化学工程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生物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IPMC
  • 15篇传感
  • 13篇壁虎
  • 12篇离子
  • 12篇仿生
  • 11篇乙烯
  • 11篇氯乙烯
  • 11篇聚氯乙烯
  • 10篇电极
  • 10篇感器
  • 10篇传感器
  • 9篇机器人
  • 9篇复合材料
  • 9篇复合材
  • 8篇输出位移
  • 8篇离子聚合物金...
  • 8篇金属复合
  • 8篇金属复合材料
  • 8篇GEL
  • 7篇数据采集

机构

  • 123篇南京航空航天...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江苏财经职业...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电子工业部
  • 1篇北京精密机电...
  • 1篇仪征双环活塞...
  • 1篇上海宇航系统...

作者

  • 123篇于敏
  • 75篇戴振东
  • 72篇何青松
  • 30篇张昊
  • 20篇潘辉
  • 13篇郭东杰
  • 10篇吉爱红
  • 9篇刘小芳
  • 9篇张梦
  • 7篇杨旭
  • 6篇郭策
  • 6篇周瑾
  • 6篇丁海涛
  • 6篇陈成
  • 5篇李宏凯
  • 4篇金超武
  • 4篇靳广虎
  • 3篇莫桂冬
  • 3篇赵林林
  • 3篇孙久荣

传媒

  • 5篇润滑与密封
  • 4篇功能材料
  • 4篇机械制造与自...
  • 3篇化学工程师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载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工程师
  • 1篇Curren...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机械制造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机械与电子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胶体与聚合物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12篇2022
  • 14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表面着陆机构、旋翼无人机及其着陆与起飞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表面着陆机构、旋翼无人机及其着陆与起飞方法,所述着陆机构用于实现无人机在着陆面为负表面上的着陆与起飞,包括底座、支杆、顶座、基板、微刺阵列、驱动装置和复位组件等,基板的顶部设有高出无人机的背部最高点的微...
何青松于敏徐显锐孙正霍凯岳英豪王朝阳吴雨薇吉爱红戴振东
文献传递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运动控制与数据采集程序设计被引量:3
2007年
讲述了Windows操作系统下线程的创建、通信和同步。利用VC++6.0中的MFC类库编写了测试动物脚掌粘着特性的实验程序,其中的多线程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运动控制与数据采集同步的问题。为简化数据处理和实现电机的反馈控制,程序中采用了双缓冲技术和串行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汤伊黎于敏戴振东杨松祥
关键词:多线程技术运动控制数据采集
基于微纳增材制备仿生黏附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纳增材制备仿生黏附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增塑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加入聚氯乙烯粉末,得到聚氯乙烯凝胶溶液;将微纳增材制造的微纳模具置于容器中,倒入聚氯乙烯凝胶溶液,抽真空去除聚氯乙烯凝胶溶液中的气...
何青松张昊于敏孙正尹国校潘辉赵泽芳戴振东
文献传递
基于PDMS的蘑菇状仿生黏附微阵列新型制造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受到自然界中壁虎和甲虫脚趾表面微纳纤毛结构的启发,本工作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提出了一种表面具有蘑菇状微阵列的仿生干黏附材料制造方法,通过进给实验装置对传统支柱状仿生干黏附材料进行“蘸取”,实现了表面蘑菇状微阵列的制造。蘑菇状仿生干黏附材料单根纤维的黏附面积为1.12×10^(-3)mm^(2),最大切向黏附强度为2.65 N/cm^(2),法向黏附强度为5.18 N/cm^(2)。与手工制造方式相比,黏附面积提升了33.74%,黏附强度最大分别提升了225%、280%。结合SEM图、光学显微图、黏附材料与黏附接触面的接触状态和黏着功进行黏附性能的理论分析。利用这一方法,蘑菇状仿生干黏附材料的黏着角减小,微阵列的末端直径、表面平整度、有效黏着功、黏附面积和柔顺性显著提升,材料能够更好地适应接触面,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切向和法向黏附强度。本工作为蘑菇状仿生干黏附材料的制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赵泽芳何青松张昊于敏陆吉田成博潘辉
关键词:仿生
氧化硅掺杂的全氟磺酸聚合物膜在IPMC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研制了一种高多孔度、高模量的离子交换聚合物薄膜,并将之用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致动器。利用全氟磺酸的酸性(pH为2.0),二氧化硅前体(四乙氧基硅)缓慢发生溶胶-凝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硅颗粒与极性的全氟磺酸大分子共结晶,形成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薄膜。ATR-FTIR测试表明,杂化膜形成后大大提高了薄膜的保水性能。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杂化膜的弹性模量和硬度约为商业膜的2倍。剖面扫描电镜图片显示:杂化膜有高度的多孔度;在薄膜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直径为100~300nm的微管道。制成IPMC致动器后,较杂化前致动器,杂化膜致动器电致动性能增加了5~7倍;非水工作时间延长了6~7倍。
何青松张昊于敏郭东杰戴振东
关键词: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全氟磺酸二氧化硅
二维微载荷传感器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设计了一种二维微载荷传感器。用于仿生粘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也可用于一般的摩擦试验。利用应力集中原则对平行梁弹性体局部削弱,结合材料力学理论和有限元软件ANSYS对弹性体进行仿真设计。利用ANSYS后处理器中提供的路径映射技术,在弹性体应变最大的区域,确定弹性体应变计的最佳贴片位置。对传感器进行静态标定,得出其静态性能指标,其垂直方向的最大量程为3.0 N,分辨力为0.008 N;水平方向的最大量程为3.5 N,分辨力为0.01 N。
倪杰于敏沈辉戴振东
关键词:力传感器弹性体
一种多孔的全氟离子交换膜及其制法和用途
一种多孔的全氟离子交换膜,它是以聚四氟乙烯为骨架的接枝有磺酸基或羧酸基的全氟离子交换膜,它具有孔径为5-1000nm的空穴;孔穴率达到9.3-37.0%;充分吸水后,储水能力为9.8-53.2%。采用本发明的多孔的全氟离...
郭东杰江新民戴振东于敏韦海菊莫桂冬
文献传递
粗糙聚氨酯表面的微接触状态对粘着力及摩擦力的影响
本文分析粘着弹性接触下,粗糙表面间的微接触状态对粘着力及摩擦力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相对比.蓝宝石球与聚氨酯平面的点接触,因赫兹接触反力与表面力相平衡,粘着力不随外力的改变而变化.粗糙表面与聚氨酯的微接触相当于大量凸球与平...
于敏戴振东
关键词:聚氨酯粘着力摩擦力
文献传递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基膜表面定向粗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基膜表面定向粗化装置,包括机架、执行机构、载荷和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固定待处理的基膜,载荷包括叉轮,叉轮的底部顺序设置连接块、调节螺母、弹簧轴和套接在弹簧轴上的弹簧,执行机构包括电机、曲...
何青松徐显锐于敏尹国校霍凯吴雨薇
基于目标跟踪的IPMC测控系统设计
2020年
针对IPMC驱动和性能测试的需求,设计了一种IPMC测控系统。控制系统以STM32F103RET6为主控芯片,可输出双极性大电流的正弦波、方波和组合波形,并且输出信号的幅值、频率和占空比可调;位移检测系统基于Lab VIEW的MeanShift目标跟踪算法,可对IPMC末端进行目标跟踪,并实时显示其在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利用该测控系统进行IPMC性能测试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范敏于敏李宏凯尹国校
关键词: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控制电路目标跟踪LABVIEW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