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文斗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电镜
  • 3篇痘苗
  • 3篇痘苗病毒
  • 3篇中间纤维
  • 3篇DNA
  • 2篇分子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原位杂交技术
  • 1篇杂交技术
  • 1篇腺病
  • 1篇腺病毒
  • 1篇核酸
  • 1篇核酸分子
  • 1篇分子杂交
  • 1篇DNA复制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丁明孝
  • 6篇于文斗
  • 6篇翟中和
  • 3篇焦仁杰
  • 2篇于勤

传媒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电镜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的探索
1990年
显微水平的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等方面,但电镜水平的原位杂交技术却仍在探索之中,主要因为剧烈的核酸分子杂交条件与样品精细结构的保存之间存在着矛盾,为此,我们分别在分级抽提的整装细胞,L-K_4包埋或Epon812包埋的超薄切片样品以及DGD包埋-去包埋样品中对进行电镜分子原位杂交研究的可行性和杂交条件进行了一些探索,目前在整装细胞样品中已取得初步的结果。
焦仁杰于文斗丁明孝翟中和
关键词: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电镜
痘苗病毒的DNA复制中间纤维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了细胞核基质或核骨架在DNA复制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的 DNA与核骨架关系的模式,不仅说明了DNA 复制的有序性,而且进一步解释了DNA复制中的拓扑学的问题。然而在细胞质中复制的痘
于文斗丁明孝翟中和
文献传递
电镜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的探索
显微水平的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等方面,但电镜水平的原位杂交技术却仍在探索之中,主要因为剧烈的核酸分子杂交条件与样品精细结构的保存之间存在着矛盾,为此,我们分别在分级...
焦仁杰于文斗丁明孝翟中和
文献传递
痘苗病毒的复制与中间纤维的关系被引量:3
1993年
应用细胞选择性抽提与核酸点杂交技术业示,痘苗病毒的DNA 存在于中间纤维-核纤层-核基质组分(IF-L-NM)中。进而用DGD包埋-去包埋和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相结合,结果表明新合成的病毒的DNA 优先结合在中间纤维上。在此基础上采用DNA 与蛋白质的体外吸附杂交实验,进一步说明痘苗病毒DNA序列与中间纤维及某些核基质蛋白质有较高的亲和性。
于文斗于勤丁明孝翟中和
关键词:痘苗病毒DNA中间纤维
应用电镜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腺病毒DNA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定位被引量:9
1992年
以Biotin标记的dATP(Bio-7-dATP)通过缺刻翻译(Nick Translation)制备腺病毒的基因组探针,建立了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并研究腺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内病毒DNA的分布。结果表明,免疫胶体金颗粒特异地标记在腺病毒感染的细胞核内,并且在核内呈区域性分布。整装抽提后的细胞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出,胶体金颗粒呈族状马串珠状结合在核骨架上,从而在形态学上证实了腺病毒DNA与核骨架的紧密结合关系。
焦仁杰于文斗丁明孝翟中和
关键词:电镜分子杂交腺病毒DNA
新合成的痘苗病毒DNA与中间纤维的相关被引量:1
1993年
应用电子显微镜放射自显影技术与DGD包埋-去包埋技术相结合证明新合成的痘苗病毒DNA结合在中间纤维上,这不仅对于深入了解病毒DNA复制方式,而且对于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都有重要的意义。痘苗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在痘苗病毒感染8小时,已有成熟病毒粒子释放出来,感染24小时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峰。电镜超薄切片样品显示在痘苗病毒感染4小时,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感染8和12小时,病毒工厂开始出现,并可观察到其中未成熟的病毒粒子。感染24小时,大量的成熟病毒粒子出现在病毒工厂中或释放到细胞外。根据显微自显影数据绘制的病毒的DNA合成动态曲线表明病毒感染后4小时病毒DNA合成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
于文斗于勤丁明孝翟中和
关键词:痘苗病毒DNA中间纤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