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仝亚博

作品数:39 被引量:29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地磁
  • 22篇古地磁
  • 10篇青藏高原
  • 7篇青藏高原东南...
  • 7篇南缘
  • 6篇地体
  • 6篇白垩纪
  • 5篇上新世
  • 5篇锆石
  • 4篇地块
  • 4篇新生代
  • 4篇倾角
  • 4篇陆内
  • 4篇磁倾角
  • 4篇磁性地层
  • 3篇地层
  • 3篇地层学
  • 3篇地磁学
  • 3篇早白垩世
  • 3篇盆地

机构

  • 36篇中国地质科学...
  • 13篇南京大学
  • 11篇首都师范大学
  • 9篇国土资源部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江苏省有色金...
  • 2篇北京离子探针...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建筑第二...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39篇仝亚博
  • 29篇杨振宇
  • 13篇王恒
  • 8篇吴中海
  • 8篇裴军令
  • 8篇赵越
  • 6篇孙知明
  • 6篇高亮
  • 6篇徐颖超
  • 4篇范桃园
  • 4篇郑连弟
  • 3篇袁伟
  • 3篇叶培盛
  • 3篇赵希涛
  • 3篇韩志锐
  • 3篇叶小舟
  • 2篇胡道功
  • 2篇龙长兴
  • 2篇张海峰
  • 2篇张旭东

传媒

  • 8篇地质通报
  • 4篇地球学报
  • 4篇地质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质论评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地壳运动的转换被引量:4
2019年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保山地体东部上新世营盘组玄武岩中开展的古地磁学研究,获得了可靠的高温剩磁分量。地层校正后的特征剩磁分方向为Ds=166.5o, Is=–19.3o, k=41.9, a95=5.1o, N=22(采点)。褶皱检验显示其为原生特征剩磁分量。上新世古地磁数据显示,保山地体东部区域自上新世以来相对于东亚构造稳定区古地磁参考极发生了14.5o±4.8o的逆时针旋转运动。虽然保山地体东部上新世的逆时针旋转运动与保山地体其它区域古近纪至中新世的顺时针旋转变形截然相反,但是其与畹町走滑断裂和南汀河走滑断裂上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运动相吻合。本次研究通过保山地体和腾冲地体内部新生代古地磁数据及地体边界构造带活动演化的综合分析,指出自古近纪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腾冲地块和保山地体在渐新世末期至早中新世时期,以及上新世早期分别发生了地壳运动方式的转换。保山地体地壳的运动学方式直接控制了地体边界走滑断裂的构造演化过程。
裴军令仝亚博仝亚博景先庆蔡瑜杭李建锋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上新世古地磁
青藏高原东南缘保山地体上新世地壳旋转变形运动的古地磁学研究及构造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青藏高原东南缘受印度板块的持续挤压发生了强烈的陆内变形,前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保山地体中新世以来发生强烈的旋转变形,因此,在保山盆地东南缘上新世湖相沉积地层中采集了30个采点(约300块定向样品),其中160块样品分离出了特征剩磁分量,通过了褶皱检验和倒转检验,代表了沉积地层形成时的原生剩磁分量。地层产状校正后剩磁平均方向为:Ds/Is=20.2°/37.1°,Ks=59.7,α95=4.8°,N=16;对应古地磁极为:北纬67.9°、东经205.7°,A95=2.6。通过与保山盆地东缘科研钻井磁性地层结果进行对比,可以确定羊邑剖面年代为6±0.2Ma;与10Ma东亚构造稳定区古地磁参考极对比发现,保山盆地发生了19.2°±6°的顺时针旋转,表明保山地体上新世以来平均顺时针旋转速率为3.2°±1.0°/Ma,如此快速的旋转速率印证了保山地体和腾冲地块古近纪和中新世古地磁研究所揭示的大角度顺时针旋转变形量。
蒲宗文杨振宇仝亚博赵越王恒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古地磁上新世
燕辽东段侏罗、白垩纪构造转变期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自中、晚侏罗世之交至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部发生了构造格局和古地理环境的巨大转变。对这一时期燕辽东段古地理和古环境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多学科整合分析,初步认识如下:中侏罗世开始增强的板块汇聚造成中、晚侏罗世亚洲东部地壳增厚和地势升高,古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持续俯冲引起深部岩浆上涌、地壳减薄和多期伸展裂陷,同时东亚洋陆过渡带形成一系列逃逸构造,上述构造演化导致燕辽地区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中期形成高山和盆岭地貌。早白垩世137~131 Ma,嫩江-八里罕断裂至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延伸线两侧出现东高西低的地貌差异,相对下降的冀北-大兴安岭火山-地堑带地层中赋存热河生物群早期化石组合,而辽西-松辽地区为相对隆升的构造高地。130~110 Ma时期裂陷作用扩展,热河生物群中、晚期组合向周围扩散。热河生物群生存时期总体为以干冷为主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与中生代中国东部高原的潜在环境效应并不矛盾。全球气候演化和区域构造古地理条件共同导致燕辽地区自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干旱化和寒冷化,并影响到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和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之间的生态群进化演替。
李晓波张艳张艳
关键词:燕山运动热河生物群陆内造山
中国西南思茅地体中部白垩纪古地磁结果及陆内地壳变形特征
<正>为了验证中国西南思茅地体陆内差异性旋转变形与兰坪-思茅弧形构造带的形成演化间有直接联系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在中国西南地区思茅地体中部澜沧江弧形弯曲带以巍山和五印地区白垩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研究,获得了两...
仝亚博杨振宇王恒安纯志高亮徐颖超
文献传递
川滇微地块古新统宁蒗组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正>印、亚大陆自新生代发生碰撞以来,印度板块并没有停止北向运动,而是继续向欧亚大陆内部挤压,造成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发生了近2500km的南北向地壳的缩短。但是对于这2500km的地壳缩短是怎样被吸收在青藏高原的构造...
高亮仝亚博王恒杨振宇
文献传递
贵州南部地区安尼阶底界锆石SHRIMP年龄结果被引量:25
2010年
中国西南地区中下三叠统广泛发育多层凝灰岩,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安尼阶底界,即中/下三叠统界线位于火山凝灰岩之下0.5m处为国际上奥伦尼克阶/安尼阶(Olenekian-Anisian)界线层型牙形石划分标志Chiosella timorensis首现的位置。从火山凝灰岩分离出20颗岩浆成因锆石的SHRIMP年龄测定,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7.6±1.7Ma(95% conf.)或±1.4(2σ)Ma,此结果与贵州关刀剖面Olenekian-Anisian界线附近凝灰岩用TIMS方法得出的247.2±0.1 Ma年龄有很好的一致性。望谟甘河桥剖面中下三叠统界线凝灰岩在华南地区大面积分布,本文的结果为区域地层对比和划分提供了新的年龄数据,同时为研究三叠纪初期生物复苏时限提供了新的年龄参考。
郑连弟姚建新仝亚博宋彪王立亭杨振宇
关键词:SHRIMPU-PB定年中下三叠统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新进展及展望被引量:17
2014年
新构造运动与活动构造对人类的出现、演化、生存和发展都产生着深刻影响。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东缘部署开展的活动断裂调查与活动构造体系研究、川滇地块旋扭变形的古地磁学研究、西秦岭地区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滇西盆谷区的新构造幕划分、腾冲火山活动特征及其新构造背景调查等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与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现今地壳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和探索活动构造体系控震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该区的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与国土规划利用的科学决策和城镇化发展等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刘凤山吴中海张岳桥杨振宇王书兵张虎仝亚博李海龙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地质构造地貌古地磁
南极新生代海陆格局变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南极大陆记录了新生代以来地质演化中多次重大地质事件,包括大陆生长、裂解和离散、全球冷却和大陆尺度南极冰盖的发展等。尽管非常重要,但至今关于南极大陆新生代地质演化仍有诸多争论。文章主要针对塔斯曼通道和德雷克海峡贯通过程,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南极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构造、岩浆和沉积演化历史。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开始发育的南极环极洋流(ACC)受德雷克海峡和塔斯曼通道扩张程度的控制。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34 Ma全球气候从“暖室”到“冷室”的转变与ACC开始的时间一致,表明构造通道的打开控制了ACC的发育,进而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简要总结了南极作为一个完整的地球系统,其新生代地质演化如何控制海陆格局的变迁,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裴军令赵越赵越杨振宇刘晓春杨振宇刘晓春李建锋郑光高
关键词:新生代海陆变迁全球气候变化冰盖
古地磁样品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古地磁样品采样装置,涉及采集设备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土壤、黄土、湖泊和海洋沉积物采样古地磁定向样品易造成采集样品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古地磁样品采样装置,包括定位块、采样件以及传...
赵越仝亚博孙知明叶小舟
文献传递
西藏乌郁盆地中新世火山岩的地磁极性转换记录
2010年
地磁极性倒转过程是研究地磁场演化和地球深部动力学的重要.拉萨地块南部广泛出露的中新世后碰撞超钾质-钾质火山岩序列,为研究该时期地磁场倒转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对南木林县乌郁盆地15Ma左右乌郁群地层的古地磁研究表明,火山岩记录了C5Bn.2n-C5Bn.1r和C5ACr-C5ACn两次极性转换期地磁场变化.该剖面记录的这两次地磁极性转换期的虚地磁极(VGPs)分别位于大西洋地区和太平洋中南部.结合北美地区斯特恩斯山玄武岩记录的极性转换过程,已获得的中新世地磁转换期数据似乎不支持VGP经度与采样点相差90°或随机分布的观点.
仝亚博杨振宇潘永信郑连弟孙知明裴军令庄忠海
关键词:青藏高原中新世火山岩古地磁地磁场倒转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