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妍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将毕业实验设计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合并开展的新型教学方式被引量:2
- 2016年
- 医学院校生物专业毕业生微生物实验设计复杂,实验周期长;低年级微生物实验课简单、枯燥,系统性差。探讨开创一条将毕业级实验与低年级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合并开展的新型实验教学方式。一方面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毕业生实验设计工作,另一方面也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实验技术水平,同时高效利用和节约实验室资源,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 高慧婕刘超任妍陈玉洁杜晶高洪刚
-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新型教学方式
- 浅谈组织胚胎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
- 2010年
- 要做好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工作,仅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实验同步的学习,才能使同学们对微观的世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因此,本教研室制定了科学的教学方案,将实验和理论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既弥补了理论课课时不足的缺陷,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还巩固了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 任妍郭岩孔佑华
-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胚胎学课程的教学水平被引量:4
- 2010年
- 胚胎发育有其过程的连续性和形态结构的抽象性,在授课过程中须将教材内容与模型、图片、动画结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原有教学方式及教学资源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利用Power Point多媒体课件辅助讲授理论内容,将丰富的图片资源用于多方位、立体化展示胚胎发育过程,运用动画演示胚胎器官发育的关键过程,较大程度提高了教学水平。应用多媒体课件要求授课教师更加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 孔佑华任妍
- 关键词:胚胎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水平
-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体外鼠胚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SD大鼠胚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和分化的生物学特性,为NSCs研究提供适宜的细胞模型;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NSCs增殖的影响,为NSCs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对孕14d(E14)SD大鼠取鼠胚脑皮质悬浮培养、贴壁诱导分化。采用光电镜观察,以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MAP2)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检测NSCs分化。取第三代(P3)NSCs向悬浮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剂量的EPO,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法检测NSCs的增殖情况。结果分离E14dSD大鼠胚脑皮质,在添加B27、bFGF、EG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可形成大量悬浮的神经球并可进行体外扩增传代,神经球内的细胞均呈Nestin阳性、BrdU阳性。在添加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神经干细胞可自然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与对照组对比,加入≥5U/mlEPO后MTT检测NSCsOD值明显增高。结论 SD大鼠胚脑皮质体外培养可得到大量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并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EPO可促进体外NSCs的增殖。
- 袁丽丽马登殿杜红梅孔佑华张慧任妍郭岩
- 关键词:SD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促红细胞生成素
- 雌激素受体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肿瘤中的激素受体(E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ER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在114例星形细胞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星形细胞瘤ER阳性率为40%(45/114),PCNA阳性率为66%(75/114)。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Ⅲ级)ER阳性率(43%)明显高于良性(Ⅰ级)的阳性率(34%)。星形细胞瘤中ER与PCNA,ER与肿瘤分级及PCNA与肿瘤分级之间有相关性。结论ER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随着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PCNA的表达与恶性增殖呈正相关。
- 任妍张敏娜孔佑华
- 关键词:受体雌激素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任妍高超张慧张敏娜
- 关键词: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
- 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展
- 2009年
- 神经干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增殖、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对它的研究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以及脑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神经干细胞(特别是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成功,神经干细胞移植已被尝试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的治疗。但是,关于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本文对国内、外近几年来关于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张慧李秀国任妍
- 关键词: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
- 二十二碳五烯酸对PC12细胞神经突起生长的诱导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enoicacid,DPA)对PCI2细胞神经突起生长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培养PCI2细胞,利用MoticZamgesPlus软件测绘细胞图像,观察不同浓度DPA对神经突起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突起标志物βⅢ—tubulin的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程度。结果P12细胞神经突起形成率在DPA的诱导下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4%(DPA10μg/ml,P〉0.05)、18.6%(DPA30μg/ml,P〈0.05)和25.0%(DPA50μg/ml,P〈0.05);DPA可促进pmtubulin的表达(P〈0.05),提高ERK与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DPA促进PCI2细胞神经细胞突起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RK和Akt信号通路有关。
- 王光辉钟鸣张敏娜王婷婷梁宇庭梁东蕊任妍种琛车建途吴景龙
- 关键词:PCI2细胞蛋白激酶B
- 针对留学生开展综合性实验的初步探讨
- 2018年
- 免疫学的教学工作一直是理论与实验并重,但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留学生只能机械的学习实验原理,重复实验操作,学习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针对留学生所开展的综合性实验的新型实验教学方式,一方面加强了留学生的免疫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 刘超李晓任妍高慧婕
- 关键词:免疫学留学生
- 姜黄素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SPLUNC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对短的上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1(short palate lung and nasal epithelium clone 1,SPLUNC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la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姜黄素0μmol/L)、实验A组(姜黄素4μmol/L)、实验B组(姜黄素8μmol/L)、实验C组(姜黄素16μmol/L)、实验D组(姜黄素32μmol/L)、实验E组(姜黄素64μmol/L)、实验F组(姜黄素128μmol/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姜黄素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异硫氢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PLUNC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除实验F组外,细胞增殖抑制率随姜黄素剂量增加而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43.32μmol/L。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实验C、D、E组出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细胞核碎裂、固缩。与对照组比较,实验C、D、E组凋亡率随姜黄素剂量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C、D、E组SPLUNC1蛋白表达随姜黄素剂量增加而下降。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姜黄素可明显促进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可能与下调SPLUNC1的表达相关。
- 任妍高慧婕高红刚王光辉孔佑华
- 关键词:姜黄素子宫颈癌HELA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