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江萍

作品数:91 被引量:451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0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主题

  • 75篇小麦
  • 59篇基因
  • 22篇转基因
  • 20篇反义TRXS...
  • 17篇发芽
  • 15篇穗发芽
  • 12篇转基因小麦
  • 12篇基因枪
  • 12篇大麦
  • 11篇蛋白
  • 11篇抗穗发芽
  • 10篇淀粉
  • 10篇酶活性
  • 9篇植株
  • 9篇种子
  • 9篇胁迫
  • 8篇籽粒
  • 8篇麦种
  • 7篇淀粉酶活性
  • 6篇小麦品种

机构

  • 84篇河南农业大学
  • 8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郑州师范高等...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科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商丘市农林科...

作者

  • 91篇任江萍
  • 80篇尹钧
  • 42篇李永春
  • 36篇李磊
  • 28篇牛洪斌
  • 26篇王新国
  • 15篇王翔
  • 14篇卫丽
  • 13篇周苏玫
  • 12篇李巧云
  • 10篇孟凡荣
  • 8篇宋丽
  • 7篇王振云
  • 6篇李志岗
  • 6篇孟晓丹
  • 5篇王娜
  • 4篇尹飞
  • 4篇郭红祥
  • 4篇杨宗渠
  • 4篇牛吉山

传媒

  • 14篇麦类作物学报
  • 7篇西北植物学报
  • 6篇作物学报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核农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14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质膜蛋白基因TaPM19-1的克隆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小麦质膜蛋白基因TaPM19-1的特征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并探讨其在小麦抗逆调控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cDNA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克隆基因编码蛋白的特性,并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TaPM19-1的cDNA全长1 090 bp,无内含子,编码蛋白包含18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02 kD,包含有典型的AWPM19保守域;依据氨基酸序列将来源于不同植物的16个AWPM19类蛋白分为3组,TaPM19-1与2个来源于大麦及1个二穗短柄草的AWPM19类蛋白亲源关系最近,同属于第三组。高级结构分析显示,TaPM19-1可形成4个由α-螺旋组成的跨膜域,N端位于膜内,包含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C端近40个氨基酸位于膜内。表达分析显示,TaPM19-1除在发育后期的种子中有较高水平表达外,其它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在所检测的2个小麦品种根系中,TaPM19-1的表达受ABA诱导,但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极低;水分胁迫条件下,该基因在根系和叶片中均呈现较强的诱导表达特性;在高盐和高温胁迫条件下,该基因在洛旱2号小麦中均可诱导表达,而在中国春小麦中未检测到该基因表达;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未检测到TaPM19-1的表达。【结论】获得了小麦质膜蛋白基因TaPM19-1的cDNA全长,其编码蛋白可形成典型的跨膜结构特征;该基因受植物激素ABA的诱导,在洛旱2号中也可被干旱、高盐和高温胁迫诱导,但在中国春中对高盐和高温胁迫无响应。推测TaPM19-1在洛旱2号和中国春中存在不同的转录调控机制。
李永春张春艳张宁孟凡荣任江萍牛洪斌王翔尹钧
关键词:小麦基因克隆非生物胁迫
小麦抗穗发芽机理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及时了解小麦抗穗发芽机制,加快我国小麦抗穗发芽品种选育进程。以影响穗发芽的主要因素α-淀粉酶为切入点,对影响α-淀粉酶活性的调控因子α-淀粉酶抑制剂和硫氧还蛋白h在小麦中的分布、作用性质、生物学功能及抗穗发芽解决途径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认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反义Trxs基因是解决穗发芽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王新国任江萍尹钧
关键词:小麦抗穗发芽Α-淀粉酶抑制剂
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籽粒蛋白组分的巯基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反义trxs基因特异引物,对扬麦5号转反义trxs基因株系00TY5的T4和T5代进行了PCR分子鉴定,并对其纯合株系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巯基含量、α-淀粉酶活性及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00TY5的T4和T5代PCR分子检测均呈阳性。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在籽粒成熟和后熟过程中,籽粒清蛋白巯基含量在开花后30 d至成熟后5 d平均降低33.2%,球蛋白巯基含量在开花后20 d至成熟后5 d平均降低42.5%,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巯基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降低幅度较小;α-淀粉酶活性低,变异小,尤其在开花后35 d至成熟后10 d,平均比非转基因植株下降36.5%。各种蛋白质组分的巯基含量与α-淀粉酶的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清蛋白巯基含量在成熟前与α-淀粉酶活性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球蛋白巯基含量在成熟前10 d至成熟后10 d达显著水平(P<0.05);贮藏蛋白巯基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的相关性在各时段均较高。
周苏玫尹钧任江萍张冉李磊郭红祥
关键词:小麦反义TRXS基因蛋白组分巯基Α-淀粉酶
小麦TaLEA4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6
2008年
为探讨小麦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在水分胁迫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以PEG6000(20%)处理6.0 h的洛旱2号幼苗为材料,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小麦的TaLEA4基因,并分析了该基因在水分胁迫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序列分析显示,TaLEA4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2个典型的LEA4保守域。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在小麦幼苗根系中,随着PEG6000介导的水分胁迫时间的推移,该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上升,24 h达到最强,48 h又迅速回落;而在小麦幼苗的叶片中,该基因在水分胁迫0.5 h的表达量较强,其他时间点的表达水平都较低。可见,TaLEA4基因与小麦水分胁迫反应密切相关,该基因在根系和叶片中的不同表达特性预示着该基因在根系和叶片的水分胁迫反应中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王静英李永春王潇孟凡荣任江萍牛洪斌尹钧
关键词:小麦克隆
黄淮麦区21个小麦品种中春化基因VRN1的组成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明确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春化基因组成,采用序列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分析了21个小麦品种春化基因VRN1的显隐性组成特性。结果表明,所检测品种中没有发现VRN1在A基因组为显性(Vrn-A1)的基因型;偃展1号中VRN1在B和D基因组均为显性;周麦19、豫农949、郑麦004、洛麦21、豫麦18、矮抗59和偃展4110中,春化基因VRN1在D基因组中为显性;豫麦49、豫麦70、小偃81、郑麦366、豫麦70-36、温麦8号、洛旱2号、温麦19、豫农301、周麦16、平安3号、众麦1号和阜麦936中,春化基因VRN1在A、B和D基因组均为隐性。
袁秀云李永春孟凡荣任江萍牛洪斌尹钧
关键词:普通小麦
反义Trx-S基因对小麦子粒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004年
研究了反义Trx_S基因对小麦Trx_h基因表达抑制情况,对两个转反义Trx_S基因品系(00TY5和00T89)的T3代进行了PCR检测,证明反义Trx_S基因已经遗传到转基因品系T3代植株当中.对不同成熟时期的转基因品系种子的α_淀粉酶和β_淀粉酶活性测定表明,转基因种子在不同成熟时期的α_淀粉酶和β_淀粉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但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α_淀粉酶活性最低值出现在花后33~36d,平均降低幅度达到61%;而β_淀粉酶活性最低值出现在花后22d.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成熟时期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反义Trx_S基因对小麦Trx_h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宋丽尹钧任江萍李磊
关键词:小麦酶活性转基因基因表达抗穗发芽
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灌浆期内源Trxh基因表达及淀粉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进一步揭示反义Trxs基因在抗穗发芽小麦中的作用机理,以转反义Trxs基因的T4代转基因株系(以豫麦70为受体)为材料,运用RT-PCR检测和酶活性测定方法,对其灌浆过程中硫氧还蛋白h(Trxh)基因在不同水平上的表达方式以及α-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麦籽粒中内源Trxh基因mRNA转录量、Trxh硫氧还蛋白h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未转基因的,平均分别比未转基因籽粒下降了21.1%,23.2%和12.6%。其中,花后25-30 d抑制作用最大。回归分析表明,Trxh基因表达量与Trxh活性、α-淀粉酶活性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说明反义Trxs基因的导入干扰或部分抑制了小麦内源同源基因的表达,致使Trxh表达量减少,Trxh活性降低,从而导致了α-淀粉酶活性的降低。
任江萍赵安民王新国李永春牛洪斌尹钧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反义TRXS基因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Α-淀粉酶
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株系00T89分子鉴定及抗穗发芽特性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以皖麦48为受体导入反义trxs基因已获得00T89第4代(T4)转基因株系,对其进行反义基因的PCR鉴定、相对定量RT-PCR基因表达检测以及抗穗发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8个T4代转基因株系中,13个株系目的基因检测呈阳性;成熟期籽粒萌发过程中,8个株系转录水平上mRNA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mRNA丰度与穗发芽指标呈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性(r=0·7181)。其中6个株系在开花后30d至成熟后10d表现出明显的抗穗发芽特性。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平均穗开始发芽时间推迟2·7d(P<0·01),穗粒发芽率和穗发芽度分别降低35·5%(P<0·01)和47·5%(P<0·01),成熟后25d这些株系又逐渐恢复发芽特性,无显著差异(P>0·05)。
周苏玫尹钧任江萍张冉
基因枪转化小麦幼胚的再生培养与转基因植株的获得被引量:34
2003年
以小麦幼胚为受体,用基因枪法对Trx-S反义基因 目的基因 和Bar基因 标记基因 进行了共转化,以轰击后的小麦幼胚为实验材料,对幼胚培养的基本培养基、分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优化.结果表明:4种基本培养基中,L3培养基的成愈率最高,且增殖速度快;MS培养基次之.以L3为基本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中添加NAA1mg·L-1和ZT2mg·L-1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效果最好,分化率达到50%以上.1/2MS培养基中添加IAA0.8mg·L-1的生根效果好,且移栽成活率高.以优化的培养方案对来自7个小麦品种的幼胚进行转化与再生培养,多数品种的出愈率都达到90%以上,分化率在40%以上,并在5个品种上获得再生植株,经检测证实在4个品种上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
尹钧任江萍宋丽李磊师学珍郭向云
关键词:小麦幼胚基因枪转化
反义TRX s基因对转基因小麦籽粒硫氧还蛋白还原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以转反义TRX s基因小麦纯合系为材料,分析了转基因小麦TRX h活性和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各组分及其还原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转基因小麦籽粒和胚乳中TRX h活性平均比对照降低76.2%和14.2%,其籽粒中的清蛋白、球蛋白、麦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巯基含量平均比对照分别低41%、44%、14%和13%,胚乳中分别比对照低37%、17%、45%和6%,而不同成熟期转基因小麦籽粒和胚乳中4种蛋白组分含量比对照都相应提高。说明导入的反义TRX s基因对小麦TRX h基因表达有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进而影响TRX h对各蛋白组分的还原作用,造成还原态蛋白组分(巯基含量)降低,被动员消耗的蛋白质数量减少,而各蛋白组分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本研究结果为转反义TRX s基因小麦种子发芽延缓和抗穗发芽特性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尹钧李志岗任江萍周苏玫李磊李永春
关键词:S基因小麦硫氧还蛋白蛋白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