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平
- 作品数:393 被引量:1,06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通电开采稀土矿的方法及通电开采稀土矿的浸取剂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电开采稀土矿的方法及通电开采稀土矿的浸取剂。其中,方法包括:在开采区域布置至少2排和至少1列的注液孔,并在所述注液孔内布置导电注液管;根据每根导电注液管通电时的电流大小,将同排的N(N≥2,N为正整数)个...
- 何宏平朱建喜王高锋梁晓亮谭伟徐洁魏景明康石长杨永强徐永进邹小汕
- 通电控制稀土浸出液渗流方向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通电控制稀土浸出液渗流方向的方法,包括在稀土矿山体顶部开挖注液井,在稀土矿山体底部开挖集液孔,集液孔底部略高于基岩,并且在基岩底板的断层、裂隙和破碎带之上,将集液管插入集液孔内,集液管为导电材料制成,并连接电源...
- 王高锋朱建喜何宏平冉凌瑜徐洁朱润良陈情泽马灵涯魏景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聚焦离子束加工的电子显微三维重构地质样品制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焦离子束加工的电子显微三维重构地质样品制样方法,涉及地质行业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地质目标样品采用机械切割加工出平整的光滑表面;S2、对感兴趣区域沉积保护层,且沉积保护层的厚度...
- 杨宜坪鲜海洋邢介奇席佳鑫马灵涯魏景明朱建喜何宏平
- 文献传递
- 矿物研究 成就辉煌——热烈庆祝谢先德院士九十华诞
- 2024年
- 谢先德,1934年10月出生于江苏镇江,1952年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后留学前苏联,1959年回国后陆续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矿物学研究工作,曾参加我国第一个核试验场的选址和与地下核试验有关科学实验研究的绝密任务,对极端高压下形成的新高压矿物的发现和地球深部极端高压高温下地幔矿物组成的探索做出重要贡献。谢先德院士迄今已发表论文240余篇,撰写专著15部,译著1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省部级成果奖13项。因研究成果突出,谢先德老师于1990年当选IMA国际矿物协会主席,1994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藉院士,2001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值此九十华诞,谨以《矿物学报》专辑致敬谢先德院士为我国矿物科学做出的卓越贡献,衷心祝愿谢先德院士身体康健、福寿绵长!
- 陈鸣何宏平何宏平汤艳杰
-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奖地质系地下核试验核试验场
- 一种用于热催化氧化甲苯的铁离子交换钛离子柱撑蒙脱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催化氧化甲苯的铁离子交换钛离子柱撑蒙脱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钠基蒙脱石、铁盐、钛盐作为原料,钠基蒙脱石通过钛离子柱撑得到钛柱撑蒙脱石前驱体,经煅烧后得到钛柱撑蒙脱石,然后用铁离子交换钛柱撑蒙...
- 戚飞鸿梁晓亮刘鹏何宏平杨士建林枭举
- 文献传递
- 三维电子衍射:纳米矿物晶体结构分析的变革性技术
- 2024年
- 单晶X射线衍射(SCXRD)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晶体结构解析手段,但在纳米尺度上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对微纳米矿物晶体结构解析的需求。相比之下,三维电子衍射(3DED)技术是一种针对微米、亚微米乃至纳米尺度矿物晶体结构解析的有效手段。3DED技术能够克服SCXRD在解析弱衍射信号、分析<200 nm的纳米晶体以及对轻元素识别等方面的局限性。近年来,3DED技术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纳米晶体结构解析的变革性技术。尽管该技术在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3DED技术在矿物学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串行旋转电子衍射(Serial RED)技术也为地外返回等珍贵微量样品的物相与结构分析提供了高效、高通量的解决方案。这些先进的电子衍射技术必将为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做出重大贡献。
- 杨宜坪林枭举鲜海洋陈生东袁玉环席佳鑫朱建喜何宏平
- 一种排放废气中强酸性组分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放废气中强酸性组分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外壳、装入在反应器外壳内的活性材料装填容器,和设置在反应器外壳和活性材料装填容器之间的承托层;反应器外壳顶部通过密封盖板密封,在反应器外壳上...
- 谢巧勤陈天虎朱承驻王继忠邱高何宏平
- 文献传递
- 稀土掺杂TiO2光电性能的研究进展
- 马丽阳董发勤何宏平张伟
- 文献传递
- 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装置
- 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装置,其特征是采用底部承接着锥状炉底的圆筒状炉体,圆筒状炉体的侧壁设置为夹套结构,夹套自内向外依次为耐高温炉壁、燃气通道、催化剂床层、保温层和炉体外壁;燃气自炉内引出的气流通道为:以位于圆筒状炉体底部、...
- 陈天虎朱承柱彭书传何宏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太阳能自供电稀土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自供电稀土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底仓,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水箱,所述底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安装仓,且安装仓内底部一端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
- 王高锋朱建喜何宏平徐洁冉凌瑜朱润良陈情泽马灵涯魏景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