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泗
- 作品数:92 被引量:3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胰岛素瘤切除彻底性的判断:术中快速血糖和胰岛素测定被引量:1
- 1997年
- 为探索术中判定胰岛素瘤切除彻底性的指标,测定了术中切除肿瘤后15、30、45、60、75min及术后1~6天血糖(G)及血清胰岛素(IRI)水平,并与术前比较。结果表明,术中切除肿瘤后30min,19例血糖升至正常水平,18例血清胰岛素降至正常水平,18例IRI/G<0.3,术后1~6天,19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均保持在正常水平,IRI/G<0.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术中快速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二者比值,对判定胰岛素瘤是否完全切除是一种快速、有效、可靠的方法。
- 徐克森李占元张继广许崇恩姜希宏何庆泗王世华陈淑琴
- 关键词:胰岛素瘤胰岛素血糖切除术
- 病例4:胃胃肠间质瘤肝转移一例
- 2019年
- 患者男,46岁。因上腹胀伴乏力10余天,于2015年7月25日入院。查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明显质硬肿块,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肠鸣音正常。入院后行腹盆腔CT检查示:腹腔占位性病变,考虑胃胃肠间质瘤(GIST);肝脏多发占位,考虑转移;见图1A。胃镜示:胃底后壁近贲门见巨大不规则隆起,表面粗糙糜烂,中央深大溃疡,触之易出血,病变延续至胃体上部后壁,贲门尚未完全受累及。病理诊断:胃底GIST。免疫组化显示:CD117(+),CD34(+),DOG-1(+),Desmin(-),SMA(-),S100(-),CX7(-),P63(-),CK5/6(-),Ki67阳性率约占20%。基因检测:c-kit基因11外显子突变。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考虑患者为晚期GIST,无根治手术条件,无严重并发症,决定给予口服伊马替尼治疗(400mg/d),服药期间患者耐受好。口服伊马替尼3个月后复查CT,提示肿瘤较前明显缩小,见图1B,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改良的Choi疗效评价标准);嘱继续口服伊马替尼(400mg/d)。2018年2月患者自行停药,2018年3月患者自觉腹胀、乏力,食欲下降,偶有呕吐,2个月内体质量下降2kg。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腹部平扫CT检查,提示肝转移瘤进展。
- 张鑫刘凤军于文滨王可新陈成何庆泗周烨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肝转移瘤疗效评价标准C-KIT基因病例GIST
- 中国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开展现状分析被引量:37
- 2021年
-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开展现状,分析其主要优势与面临的挑战,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依据。方法2020年11~12月选取全国范围内从事胃肠外科、普通外科、妇科等专业的医师作为调查主要对象。本调查从医师的基本信息、开展NOSES现状、NOSES优势与挑战、NOSES教学培训及科研现状四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共有830人填写问卷,剔除18份无效问卷,共计812份有效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占比为97.8%,其中,开展NOSES人数占69.3%。本次调查覆盖我国30个省份及直辖市地区,其中29个地区均有医师已经开展NOSES,开展NOSES医院共373家。随时间推移,我国NOSES开展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各省及直辖市地区的开展情况差异较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开展NOSES总例数为20799,其中结直肠肿瘤占85.8%。对于结直肠肿瘤NOSES分析发现,经肛门取标本占85.7%;经阴道取标本占14.3%。本调查结果显示,85.3%(480/563)的医师认为改善术后恢复期心理情绪是NOSES最大优势,52.8%(297/563)的医师认为无菌无瘤把控仍然是NOSES面临最主要的挑战。针对NOSES培训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学术会议、专家手术直播演示和网络手术视频学习分别占比89.9%(506/563)、78.9%(444/564)和77.8%(438/563),40.0%(225/563)的医师表示学习NOSES最佳方式为参加培训班。关于NOSES科研调查结果显示,15.1%(85/563)的医师发表过NOSES相关论文,65.7%(370/563)和27.9%(157/563)开展的NOSES数据未上传或部分上传到中国NOSES数据库。结论我国NOSES发展趋势显著,地域分布广泛,推广潜力巨大。但规范化手术培训和临床科研产出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下一步需要更加针对性的措施来完善NOSES发展体系,促进其更加科学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 关旭焦帅黄海洋周海涛傅传刚韦烨熊治国孙东辉陈路川蔡建春何庆泗马丹郑阳春丁克峰胡军红彭健姚宏亮王贵玉汪泳孙学军李太原江波康亮王锡山
- 关键词:结直肠癌问卷调查医师
- 小肠多发性腺癌一例
- 1998年
- 小肠多发性腺癌一例侯建新于佩良何庆泗刘文君患者男,49岁。因发热伴体重减轻2个月,于1996年1月15日入院。查体发现下腹部有一约6cm×3cm×3cm大小包块,可活动,轻度触痛。钡灌肠检查自直肠至盲肠肠粘膜正常,未见肿物。体表及其它内脏器官的检查亦...
- 侯建新于佩良何庆泗刘文君
- 关键词:小肠肿瘤病例报告
- TK/GCV、CD/5-Fc系统对结肠癌肝转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胸苷激酶/丙氧鸟苷(TK/GCV)系统和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系统对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TK组、CD组、TK-CD组,每组10只。脾内注射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对照组:脾内注射SW480细胞,腹腔注射生理盐水;TK组:脾内注射SW480/TK-CD细胞,腹腔注射GCV;CD组:脾内注射SW480/TK-CD细胞,腹腔注射5-Fc;TK-CD组:脾内注射SW480/TK-CD细胞,腹腔注射GCV、5-Fc。观察各组裸小鼠的肝转移率、肝转移瘤数目、电镜下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生存期等指标。结果:各治疗组裸鼠肝转移的发生率下降,平均肝转移瘤数减少,其动物的生存期延长,肝转移瘤内的癌细胞凋亡率增高。联合基因治疗组效果更好,且TK/GCV与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TK/GCV、CD/5-Fc系统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有效地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形成。
- 牛洪欣何庆泗魏冬谭伟高静
- 关键词:肝转移丙氧鸟苷胞嘧啶脱氨酶
- WTp53基因联合TK/GCV、CD/5-Fc系统治疗人结肠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WTp53基因联合TK/GCV、CD/5-Fc系统对人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WTp53组、TK、CD组、WTp53与TK、CD组,每组8只,WTp53采用脂质体介导,TK、CD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将WTp53、TK、CD注入移植瘤体内,瘤内注射TK、CD的裸鼠同时腹腔注射GCV、5-Fc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生存期等指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荷瘤裸鼠存活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裸鼠存活期显著延长,联合基因治疗组效果更好,WTp53、与TK、CD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WTp53、TK/GCV、CD/5-Fc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WTp53基因联合TK/GCV、CD/5-Fc系统效果更强。
- 魏冬何庆泗吴雪谭伟牛洪欣
- 关键词:丙氧鸟苷胞嘧啶脱氨酶氟胞嘧啶
- 人结肠癌SW480裸鼠肝转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07年
-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靶向转移部位.肝转移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虽已有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的预测研究报告.但以人结直肠癌细胞在裸鼠体内建立肝转移模型。已成为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的主要实验方法。本研究模拟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癌细胞回流入门静脉至肝脏血道播散而发生肝转移的过程.采用脾脏种植法建立SW480裸鼠肝转移模型。
- 牛洪欣何庆泗冷永德刘英姿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
- Kiss-1和KAI-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Kiss-1和KAI-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1例大肠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Kiss-1和KAI-1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Kiss-1和KAI-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和高分化的大肠癌组织中Kiss-1和KAI-1的阳性表达率及评分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病例。DukesA、B期的大肠癌组织中Kiss-1和KAI-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DukesC、D期。二者表达与大肠癌其他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大肠癌组织中Kiss-1和KAI-1表达评分呈正相关(r=0.98,P<0.01)。结论:Kiss-1和KAI-1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表达水平可作为反映大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同时可用于评价大肠癌侵袭、转移风险。
- 桑温昌何庆泗孙充兵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KISS-1KAI-1肿瘤抑制
- 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治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胸苷激酶/丙氧鸟苷(TK/GCV)、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K/GCV治疗组,CD/5-Fc治疗组,TK/GCV+CD/5-Fc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TK/GCV+CD/5-Fc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法,同时腹腔注射GCV、5-Fc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生存期等指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荷瘤裸鼠存活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治疗后各组体积数增加(P<0.05),治疗组裸鼠存活期显著延长,TK/GCV+CD/5-Fc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好,疗效q值=1.675>1.15,即TK/GCV、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TK/GCV与CD/5-Fc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效果更强。
- 魏冬韦军民黄美雄何庆泗苏伟
- 关键词:双自杀基因系统丙氧鸟苷5-氟胞嘧啶
- 直肠癌周粘膜下注射抗癌药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1998年
- 对45例直肠癌患者手术的行癌周粘膜下封闭式注射抗癌药物,术后以显微镜下观察其原发灶及转移至淋巴结内癌组织的坏死、变性程度判断疗效。结果原发灶有效率为86.7%,阳性淋巴结有效率为83.7%。说明直肠癌淋巴化疗是一种简便、有效、副作用轻微的术前辅助抗癌疗法,重复给药可以加强疗效。
- 何庆泗姜希宏赵殿昌张廷国
- 关键词:直肠肿瘤粘膜下注射抗肿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