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发泡
  • 2篇发泡性
  • 2篇发泡性能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乙烯
  • 1篇有机蒙脱土
  • 1篇微胶囊
  • 1篇微球
  • 1篇蒙脱土
  • 1篇聚酰胺
  • 1篇聚酰胺6
  • 1篇壳结构
  • 1篇甲基
  • 1篇甲基丙烯
  • 1篇甲基丙烯酸
  • 1篇共聚
  • 1篇核壳
  • 1篇核壳结构
  • 1篇改性
  • 1篇苯乙烯

机构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西能化工科技...

作者

  • 3篇何思阳
  • 2篇朱效杰
  • 2篇刘峰
  • 1篇陈川
  • 1篇陈军
  • 1篇齐会民
  • 1篇潘肇琦
  • 1篇吴唯
  • 1篇杨竹亭
  • 1篇周志伟
  • 1篇吕国雨

传媒

  • 2篇塑料工业
  • 1篇中国塑料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含甲基丙烯酸的高温发泡微球的合成及其发泡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出了含甲基丙烯酸的高温发泡微球。在传统单体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基础上,加入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提高了微球的发泡性能。通过粒径分析、热机械分析以及热失重分析等一系列分析方法对微球发泡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微球发泡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引发剂BPO用量为0.5份,发泡剂异辛烷和异戊烷用量均为20份,交联剂EGDMA用量为0.15份时,制备出的发泡微球的最大发泡温度Tm高达202.7℃,发泡后膨胀倍率高达110.8倍。同时,发泡微球仍拥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
朱效杰刘峰潘肇琦何思阳周志伟吕国雨孙伟贤陈宝生罗颖
关键词:发泡性能
聚(苯乙烯-丙烯酰胺)/蒙脱土核壳结构材料改性聚酰胺6的性能研究
2009年
用自制的以有机蒙脱土(OMMT)为核、聚苯乙烯为次外层、聚丙烯酰胺为外层的新型聚(苯乙烯-丙烯酰胺)/OMMT核壳结构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含3%(质量分数,下同)核壳结构材料的改性聚酰胺6(PA6)。研究了改性PA6的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核壳结构材料改性PA6能明显提高体系的弯曲性能,其弯曲强度较纯PA6提高了1.44%,弯曲模量提高了3.46%;核壳结构材料对PA6的结晶有成核作用,体系的结晶温度提高了8.5℃,结晶度提高了3.3%;核壳结构材料改性PA6与纯PA6具有基本一致的热稳定行为;核壳结构材料还能有效提高PA6的加工流动性,其熔体流动速率是纯PA6的2.18倍。
吴唯陈军何思阳杨竹亭陈川
关键词:聚酰胺6有机蒙脱土苯乙烯核壳结构改性
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低温热膨胀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2
2013年
以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的方式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低温发泡热膨胀微胶囊。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产物的形态,考察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和水相pH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通过精密恒温控制热台和金相分析软件测试产物发泡情况,考察了MA用量、反应温度、发泡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存放时间对微胶囊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2%纳米二氧化硅(油相质量分数,下同),pH=4配制水相,可制备出平均粒径约20μm,分布较窄的微胶囊。MA加入量为7.5%,反应温度为62℃,异丁烷用量为21.4%,交联剂用量为0.12%时制备的微胶囊,初始发泡温度为99℃,稳泡温程为45℃,发泡前后微胶囊平均粒径之比可达约1 5∶。
何思阳齐会民刘峰朱效杰孙伟贤陈宝生罗颖
关键词:微胶囊发泡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