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海燕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显像
  • 6篇核素
  • 6篇放射性
  • 5篇放射性核素
  • 4篇骨显像
  • 3篇全身
  • 3篇全身骨显像
  • 2篇核素显像
  • 2篇MDP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软骨...
  • 1篇心动
  • 1篇遗传性
  • 1篇遗传性多发性...
  • 1篇肉瘤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瘤
  • 1篇软骨瘤病
  • 1篇舒张

机构

  • 8篇北京积水潭医...

作者

  • 8篇何海燕
  • 4篇陈瑞玲
  • 4篇彭京京
  • 3篇冯瑾
  • 2篇张连娜
  • 2篇杨芳
  • 1篇王永红
  • 1篇康健
  • 1篇蔡槱伯
  • 1篇甘毓麟
  • 1篇岳巍
  • 1篇张清
  • 1篇张萍
  • 1篇牛晓辉
  • 1篇王琳
  • 1篇张家利
  • 1篇郝林
  • 1篇蓝宇
  • 1篇吴改玲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患者的护理被引量:4
2007年
对1331例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的患者进行检查前后护理和心理护理。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采集图像清晰、对比度好。提示在患者检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安慰、解释和指导,以及放射维护等措施,能帮助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资料。
王永红何海燕王琳陈瑞玲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护理
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的^(99)Tcm-MDP全身骨显像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影像特点,评价骨显像在多发性骨软骨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确诊为多发性骨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骨显像及其他影像学资料,总结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的骨显像特点,并与其他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2例患者中,100%在身体不同地方发现无痛性骨性包块,其中17.7%伴有关节功能障碍,53.2%有家族史。骨显像发现全身骨骼受累最多的部位前三位分别为胫骨近端17.4%、股骨远端17.0%、股骨近端16.4%。受累最少的部位为颅骨0%。在所有病灶中,1级摄取病灶占全部病灶的7.9%(24/305)、2级摄取病灶占全部病灶的34.1(104/305)、3级摄取病灶占全部病灶的40.0%(122/305)、4级摄取病灶占全部病灶的18%(55/305)。结论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的全身骨显像表现为长骨末端异常的、不规则的、多处的放射性浓聚,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资料,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可用于多发性骨软骨瘤病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随访以及肿瘤恶变的评价。
张连娜冯瑾陈瑞玲何海燕杨芳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三时相骨显像操作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陈瑞玲何海燕冯瑾彭京京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的全身骨扫描特点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E)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影像特点,评价骨显像在HM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4例确诊为HME患者的临床、骨显像资料,总结HME的骨显像特点。结果 74例患者中,肿瘤好发部位位于长骨的干骺端,颅面骨未见发现,主要表现为长骨干骺端骨质增粗,以膝关节周围表现最为明显;在所有病灶中,未见放射性摄取减低病灶(0级)。全身骨显像共显示371个病灶,其中1级摄取病灶占全部病灶的8.6%(32/371),2级摄取病灶占全部病灶的34.2%(127/371),3级摄取病灶占全部病灶的39.6%(147/371),4级摄取病灶占全部病灶的17.5%(65/371)。结论 HME的全身骨显像表现为长骨末端异常的、不规则的、多处的放射性浓聚,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资料,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可用于HME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随访以及肿瘤恶变的评价。
张连娜冯瑾陈瑞玲何海燕杨芳
关键词: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全身骨显像放射性核素
核素心血池造影和超声心动A/E值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诊断
1996年
用核素心血池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36例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以探讨超声心动图A/E值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诊断意义。按A/E<1和A/E≥1分组,分别与正常人组比较各项核素法指标。结果A/E≥1组高峰充盈率(PFR)和1/3充盈分数(1/3FF)明显降低(P<0.01),高峰充盈时间(TPF)显著延长(P<0.05);而A/E<1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血流频谱A/E≥1可做为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筛选指标。
张家利张萍何海燕吴兴健康健马淑英
关键词:左室舒张功能超声波诊断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评价骨肉瘤的核素显像特征 ,以利于骨肉瘤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方法  133例骨肉瘤患者做了 174次99Tcm 亚甲基二膦酸 (MDP)全身骨显像和 33次2 0 1Tl三时相局部显像 ,观察骨肉瘤的显像特征和对显像剂的摄取情况。结果  10 8例骨肉瘤单发病灶的99Tcm MDP显像特征为病灶部位的高摄取 ,在放射性浓集的热区病灶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减低区 ,伴或不伴有软组织浓集 ,半定量分析摄取比值为 5 40± 3 42 (n =33) ;33例骨肉瘤2 0 1Tl三时相显像 :血流曲线明显升高 ,15min比值为 3 38± 2 12 ,3h为 2 0 3± 0 87。报告了放射性核素显像在骨肉瘤多发病灶、肺转移灶及术后复发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结论 放射性核素显像可示踪骨肉瘤成骨的生物学行为 ,在骨肉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彭京京张清蔡槱伯刘玉涛郝林牛晓辉何海燕
关键词:骨肉瘤放射性核素显像MDP
核素显像胃排空检查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意义被引量:19
1998年
目的:为了解不同临床类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排空情况,探讨可能的病因,指导治疗。方法:我们对46例FD患者及24名健康人(HS)进行了核素胃排空检查,观察2小时胃排空率及半排空时间。结果:FD患者2小时胃排空明显减少,半排空时间明显延迟(P<0.001),其中运动障碍样型及反流样型FD胃排空延迟明显,而溃疡样型FD与正常人比无差异(P>0.5)。结论:胃排空延迟在运动障碍样型及反流样型FD病因中占重要地位,但溃疡样型FD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FD患者中有症状与胃排空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所以核素胃排空检查在FD胃运动功能的判定及指导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蓝宇彭京京马淑英甘毓麟何海燕吴改玲吴琼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亚型核素显像胃排空
核医学影像技术在骨科的应用被引量:10
1996年
核医学影像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彭京京①岳巍何海燕本文系编译自美国核医学杂志系列文章。第一篇主要论述的是骨扫描在肿瘤学和感染中的应用,第二篇主要是解决矫形骨科方面的问题,第三篇是介绍代谢性骨病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1肿瘤与感染1.1肿瘤学骨扫描的最初应用是对...
彭京京岳巍何海燕
关键词:核医学放射性同位素骨显像骨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