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来明

作品数:81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文学
  • 12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文学
  • 15篇学史
  • 15篇文学史
  • 10篇中国文学
  • 10篇国文
  • 10篇国文学
  • 8篇小说
  • 7篇诗歌
  • 7篇明初
  • 6篇科举
  • 6篇红楼
  • 6篇红楼梦
  • 5篇文学概念
  • 5篇文学观
  • 5篇明代
  • 5篇《红楼梦》
  • 4篇元代
  • 4篇元末
  • 4篇元末明初
  • 4篇中国文学史

机构

  • 8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81篇余来明
  • 7篇陈文新
  • 1篇郑大华
  • 1篇张国刚
  • 1篇陈启云
  • 1篇龚奎林
  • 1篇冯天瑜
  • 1篇周思明
  • 1篇王勤
  • 1篇黎超
  • 1篇赵亚萍

传媒

  • 12篇人文论丛
  • 8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红楼梦学刊
  • 3篇文艺研究
  • 3篇湖北大学学报...
  • 3篇民族文学研究
  • 2篇江汉论坛
  • 2篇学术研究
  • 2篇励耘学刊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文史哲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写作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 1篇南开学报(哲...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课堂内外:近代大学兴起与“文学”学科的建立被引量:1
2017年
分科观念的形成,是中国传统学术近代转换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中国传统学术分科观念逐渐分化,西方学科观念开始成为知识界对学术进行分类的基本准则。对于西方近代学术门类是否在中国已经形成,有学者认为除了要看这些门类的西书流传情况,更重要的还要看两方面的情况:其一,'中国学者理解、接受的程度,是否认同这些学术门类,并仿效建立中国近代意义的学术门类'.
余来明刘学超
关键词:哲学概论历史学
清民之际“文学”概念的转换与中国文学史书写——以林传甲、黄人两部《中国文学史》为例
2010年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义指"文章博学",近代以后成为学术分科的一支,用于指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清民之际,西方"纯文学"史观输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建构的理论基础。考析林传甲、黄人的《中国文学史》,可以对清民之际"文学"概念的转换有更具体的认识。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以传统"文学"概念为理论基点,是非关史体的"讲义";黄人《中国文学史》汲纳西方"文学"概念的内涵,可说是近代意义文学史的发端。
余来明
关键词:文学史观中国文学史林传甲黄人
西学东渐与晚清知识分类体系中的“文学”被引量:1
2010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的进一步展开,西方学科分类观念逐渐为中国知识界所接受。就实际情形来看,其时的学术分科主要体现在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等学科领域,传统的"文学"概念尚未实现近代转换。由考察这一时期知识分类体系中的"文学"概念切入,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其时中国知识界汲纳西学的总体情势。
余来明
关键词:西学
元初关于科举考试科目设置的讨论及其确立
元代自灭金、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废科举不行,这对长期以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系统的知识阶层来说是沉重打击。而在长达数十年停废科举期间,知识阶层关于科举利弊、科目设置等问题曾有过种种讨论。在总结王朝更替历史教训的基础上,...
余来明
关键词:考试科目辞赋经义
明诗“盛于国初”辨被引量:3
2012年
明诗"盛于国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共识"。这一认识的形成,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明清两代以来诗论家和文学史研究共同建构的结果。将高启、刘基等人置于元末明初诗歌演进的历史语境中予以考察,可以发现,作为易代之际的诗人,用以标示他们在明代诗史地位的创作和风格,主要见于元末作品当中。明清以来形成的明诗"盛于国初"看法,与元明之际诗歌创作的历史图景和诗歌演变的历史进程并不完全相符。本文通过对明诗"盛于国初"看法加以厘析,力求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元末明初文学演进的动态和过程,进而在易代之际文人时代归属、中国文学史阶段划分等问题上引起研究者的思考。
余来明
关键词:明诗元末明初文学演进文学史研究诗史地位
唐宋派与明中期科举文风被引量:3
2009年
嘉靖前期,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人提出"文宗欧曾"的理论主张,形成了盛行一时的唐宋派。根据茅、唐等人的相关理论,唐宋派对前七子"文必秦汉"主张的反驳,主要是从指导八股文写作的角度立论的。唐宋派"文宗欧曾"主张的提出,目的是矫正明代中期的科举文风。
余来明
关键词:唐宋派
元代科举考试以经义命题的意义及其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元代科举考试以经义作为命题的主要科目,改变了宋金时期以辞赋作为考试主导科目的局面。针对这一改变,元代士人多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探索对理学发展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的梳理与厘析,重建元代士人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
余来明
关键词:经义理学
从“宗骚祖汉”到“趋向自然”:明代中后期复古进程中王世贞辞赋观念与创作路径的演变
2021年
王世贞是明代中后期主导复古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其复古理论在继承“前七子”观念的基础上又有所推进,从而在诗文领域形成了界限明晰同时又极富张力的复古观念,其中也包括辞赋文体在内。王世贞基于辨体意识,对赋体的法则、体类均有明确表述,又表现出理论与创作的二位一体,其系统选择由“宗骚祖汉”向“趋向自然”过渡。王世贞辞赋观念与创作路径的变化,是明代中后期复古思潮演变的面相之一。
余来明朱绯
关键词:辞赋复古思潮
明代中期吴中复古诗人的双重格调--以袁裹、黄省曾、王宠为例
明代正德后期至嘉靖前期,复古运动早逐渐衰落的态势。在此背景下,不同地域的诗人在看待复古理论和创作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袁裹、黄省曾、王宠作为曾服膺李梦阳复古理论的三位吴中诗人,在诗坛复古思潮弱化、反复古思潮兴起的情况下,理...
余来明
关键词:明代中期诗歌创作文学分析
文献传递
“狎”与袁宏道的人生趣向
2010年
袁宏道是公安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独抒性灵"主张风行一时,引领了晚明性灵文学的勃兴。从其相关诗作中"狎"字的使用,可以看出:不论是"狎"的生活态度,还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诗文主张,袁宏道的人生趣向始终是指向人生本身的,都是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注。在他看来,获得人生应有之"趣",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余来明
关键词:袁宏道独抒性灵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