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意枫

作品数:25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乳腺
  • 21篇乳腺癌
  • 21篇腺癌
  • 17篇细胞
  • 13篇癌细胞
  • 12篇乳腺癌细胞
  • 12篇腺癌细胞
  • 11篇肿瘤
  • 10篇乳腺肿
  • 10篇乳腺肿瘤
  • 10篇腺肿瘤
  • 7篇人乳
  • 7篇人乳腺癌
  • 7篇人乳腺癌细胞
  • 7篇细胞系
  • 7篇癌细胞系
  • 6篇乳腺癌细胞系
  • 6篇受体
  • 5篇体外
  • 5篇激素

机构

  • 23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上海市第一妇...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作者

  • 25篇侯意枫
  • 19篇邵志敏
  • 16篇沈镇宙
  • 12篇陆劲松
  • 11篇吴炅
  • 8篇狄根红
  • 8篇罗建民
  • 6篇欧周罗
  • 5篇李鹤成
  • 5篇李大强
  • 5篇王磊
  • 4篇范江
  • 4篇刘刚
  • 3篇张家新
  • 3篇丁健
  • 3篇胡震
  • 3篇沈坤炜
  • 3篇陈灿铭
  • 3篇柳光宇
  • 3篇王杰

传媒

  • 6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肺高转移性人乳腺癌细胞系
本发明属微生物动物细胞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发性肺高转移潜能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08-001H及其建立方法。本细胞系为人源性细胞,与其亲本细胞有92个差异表达基因;体外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高...
邵志敏欧周罗侯意枫罗建民
文献传递
Rab27A对人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背景与目的:Rab蛋白属Ras超家族中有超过60个成员的最大的一个亚家族。Rab27A是这一家族中唯一一个明确涉及到人类遗传性疾病的成员。本研究探讨Rab27A对人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含有Rab27A开放阅读框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其导入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同时采用RNA干扰的方法下调Rab27A的表达。测定Rab27A上调及下调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细胞比例、体外侵袭等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并采用RT-PCR方法来探讨Rab27A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①Rab27A的表达水平随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增强而增高。②上调Rab27A表达后导致乳腺癌细胞生长加速、S期细胞比例增多、凋亡细胞比例下降、体外侵袭能力增强。③CyclinD1、MMP-7和MMP-9基因表达水平与Rab27A表达呈正相关,而p16的表达与Rab27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Rab27A通过调节Cyclin D1、MMP-7、MMP-9和p16基因的表达,从而在乳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凋亡和侵袭中发挥作用。
王劲松王福宾狄根红侯意枫李大强王磊张强鸽李文凤吴炅陆劲松沈镇宙朱学良邵志敏
关键词:乳腺癌凋亡肿瘤侵袭
56例隐匿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诊疗策略探讨被引量:19
2018年
背景与目的:隐匿性乳腺癌发病隐匿,诊断困难,治疗策略不确定,是乳腺癌领域的难点和热点。本研究探讨了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策略。方法:对56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前采用乳腺彩超、钼靶、磁共振及PET/CT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隐匿性乳腺癌可疑原发灶检出率及病理符合率的差异。治疗方案采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化疗+放疗。结果:乳腺超声、X线、MRI、PET/CT对乳腺可疑原发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14%(4/56)、29.41%(15/51)、37.50%(18/48)和16.28%(7/43);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其病理符合率分别为66.67%(2/3)、50.00%(7/14)、50.00%(9/18)和50.00%(3/6);26例患者乳腺超声、X线及MRI均未发现可疑原发灶,其中21例接受病理学检查,阳性率为14.29%(3/21);对3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标本行乳腺病理切片检查,检出原发灶15例,检出率38.46%。根据St.Gallen指南分子分型标准,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型比例分别为7.14%、46.43%、12.50%和33.93%。术后随访52例,随访时间10~104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复发转移4例,死亡0例。检出原发灶的15例患者中,复发或转移2例;未检出原发灶的24例患者中,无复发或转移;行新辅助化疗17例,达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2例,复发或转移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9例,复发或转移2例;行保乳+腋窝清扫8例,复发或转移2例;腋窝清扫9例,无复发或转移。结论:乳腺MRI检查在隐匿性乳腺癌的排除性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乳腺超声、X线及MRI均未发现可疑原发灶的患者其乳腺病理原发灶检出率较低;隐匿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可选择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清扫术、腋窝清扫术;乳腺病理学未检出原发灶的患者复发转移率低于检出原发灶者。
沈浩元胡超华胡超华韩运涛彭东杰徐元兵彭湃刘程浩侯意枫
关键词:隐匿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磁共振成像新辅助化疗
药物诱导MDA-MB-435细胞表达ERα及其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药物诱导雌激素受体(ER)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恢复ER的表达,探讨其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方法采用HDAC抑制剂古曲抑菌素(TSA)联合DNMT抑制剂5-AZA-CdR(AZA)作用于MDA-MB-435细胞;以RT-PCR方法检测细胞ERα及其下游基因产物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调节蛋白(pS2)的mRNA水平;以水溶性四氮唑盐-8(WST-8)方法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增殖水平。将药物诱导后的MDA-MB-435细胞接种裸小鼠,观察其在体内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药物诱导后,MDA-MB-435细胞恢复ERα表达,ERα下游基因产物PR和pS2的表达增加。2.5μmol/L AZA和100 ng/ml TSA诱导MDA-MB-435细胞后,其ERα表达最强。诱导后的MDA- MB-435细胞在不同浓度的雌激素中表现出不同的增殖能力。与未经诱导的细胞相比,诱导后的MDA-MB-435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经诱导的细胞联合4-羟基三苯氧胺后,其增殖能力进一步下降(P<0.01);而单用4-羟基三苯氧胺不能抑制未经诱导的细胞的增殖(P>0.05)。在裸鼠体内,诱导处理后的MDA-MB-435移植瘤较未经处理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去除雌激素后,诱导后肿瘤细胞在体内增殖能力进一步受到抑制(P<0.01)。结论通过TSA和AZA联合诱导作用,MDA-MB-435细胞株中沉默的ER恢复表达ERα,并且该ERα是具有功能的。经过诱导的细胞株在体内及体外对雌激素均恢复反应。联合应用HDAC抑制剂以及DNMT1抑制剂可以恢复乳腺癌细胞MDA-MB-435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这为E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范江陆劲松殷文瑾王磊吴凤英吴炅侯意枫李大强狄根红沈镇宙邵志敏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内分泌治疗
保乳治疗新进展
2001年
综述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侯意枫沈镇宙吴炅
关键词:乳腺肿瘤保乳治疗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放射疗法
雌激素受体β亚型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摘要)
2006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亚型(ERβ)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构建ERβ稳定高表达的MDA—MB-435细胞株。运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等方法,观察不同雌激素浓度下ERβ对该细胞株增殖、侵袭和转移特性的影响。采用RT—PCR和(或)Westernblot、明胶酶谱技术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ERB可显著提高MDA—MB-435细胞的增殖速度和侵袭迁徙能力,且呈非雌激素依赖性。与对照细胞相比,ERβ高表达的细胞s期比例显著增多(P=0.01);β21 mRNA表达水平降低33.3%(P=0.0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47.4%(P=0.0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RNA表达水平增高91.3%(P〈0.01),活性增高67.3%(P=0.02);Ets-1 mRNA表达水平增高62.2%(P=0.0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51.0%(P=0.01);cyclinA、cyclinE、cyclinD1、MMP—1、MMP-2、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mRNA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ERβ有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作用。降低β21的表达、增加Ets—1和MMP-9的表达并增强MMP-9的活性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侯意枫袁胜涛李鹤成吴炅陆劲松陆丽娟刘刚沈镇宙丁健邵志敏
关键词:人乳腺癌细胞株雌激素受体Β亚型生物学特性蛋白表达水平CYCLINA
EGCG对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株细胞增殖的抑制及机制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 :研究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 3 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 3gallste ,EGCG)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利用细胞增殖测定试剂盒 (CellProliferationAssaykit)来制作细胞生长曲线 ;流式细胞仪分析EGCG作用于人乳腺癌MDA MB 43 5细胞株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 ;RT PCR及Western印迹法研究肿瘤细胞株加药干预前后细胞周期抑制因子 p2 1waf1/cip1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EGCG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MDA -MB -43 5细胞的增殖活性 ,40 μg/mlEGCG干预后 ,MDA MB43 5细胞主要阻滞于G0 /G1期 ,在2 4小时阻滞最为明显。在 48及 72小时也有阻滞。对照组G0 /G1期的比例 49.92 % ,40 μg/mlEGCG干预 2 4、48及 72小时后G0 /G1期的比例分别为 71.56%、67.2 0 %和 61.59%。EGCG 40 μg/ml处理肿瘤细胞株细胞后 2 4小时可检测 p2 1mRNA和蛋白表达提高。 结论 :绿茶有效成分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这可能与其诱导 p2 1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周期的时相转换有关 。
李鹤成陆劲松侯意枫邵志敏沈镇宙
关键词:细胞周期乳腺癌P21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接受长春瑞滨联合表柔比星(VE)方案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6年5月术前接受3个周期VE方案化疗的119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前空心针活检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再继续接受3个周期VE或标准的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CEF)方案辅助化疗及局部区域放射治疗和相应的内分泌治疗。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及术后临床病理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27例(22.7%),部分缓解78例(65.5%);肿瘤原发灶病理完全缓解(pCR)22例(18.5%)。本组115例(96.6%)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76个月,中位时间63.4个月。无局部复发转移患者共72例(60.5%)。5年无病生存率为58.7%,5年总生存率为71.3%。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前Ki-67(pre—Ki-67)高表达(P=0.012)、化疗后Ki-67(post—Ki-67)高表达(P=0.045)、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P=0.034)与无病生存时间的降低有关;pre—Ki-67高表达(P=0.017)、post—Ki-67高表达(P=0.001)、pre—ER阴性(P=0.002)、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P=0.034)与总生存时间的降低有关。结论pre—Ki-67、post—Ki-67及pre-ER的表达水平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灶病理状况是接受术前3个周期VE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黄欧陈灿铭吴佳毅胡震侯意枫张家新柳光宇狄根红陆劲松吴炅邵志敏沈镇宙沈坤炜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学疗法预后表柔比星
人肝癌细胞系MHCC97中趋化因子差异表达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检测人肝癌细胞系MHCC97-L和MHCC97-H中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了解不同转移潜能的癌细胞系在组成性表达趋化因子方面的异同,寻找影响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关键性趋化因子。方法 收获不加任何刺激的转移性由低到高的人肝癌细胞MHCC97-L和MHCC97-H。AGPC法提取总RNA,以持家基因GAPDH为对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C、CC、CXC和CX3C族趋化因子代表的XCL1(Ltn)、CCL5(RANTES)、CXCL8(IL-8)、CX3CL1(Fkn)等的mRNA水平。结果 代表不同家族的4种趋化因子基因在两种细胞系中均呈组成性表达,但XCL1和CCL5在两种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21,P=0.042)。结论 肝癌细胞可组成性地表达目前所知的4个家族的趋化因子,其表达水平可因癌细胞的转移潜能不同而异,提示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趋化因子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参与癌细胞生长及转移的调节,进一步阐明这些趋化因子产生的意义及其调控机制是有必要的。
白冰欧周罗侯意枫李雁杨继红邵志敏汤钊猷
关键词:趋化因子人肝癌细胞癌细胞生长细胞系GAPDHMRNA水平
5-aza-2’deoxycytidine联合trichostatin A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晚近报道应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 ine(AZA)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richostatin A(TSA)作用于多种肿瘤,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在此探讨通过AZA联合TSA作用,抑制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能力。方法:联合应用两种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MDA-MB-435细胞株p21和p27的mRNA转录水平的改变。通过W ST方法来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将MDA-MB-435细胞根据药物处理共分四组:①对照组;②AZA+TSA组;③AZA+TSA+4-OH TAM组;④4-OH TAM组。并且采用流式细胞仪来分析肿瘤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将MDA-MB-435分成另外四组:①对照组;②AZA+TSA组;③AZA+TSA+E2组;④AZA+TSA+E2+4-OH TAM组。结果:TSA以及AZA联合应用能使肿瘤细胞MDA-MB-435的p27的mRNA水平增加,而p21mRNA水平略减弱。增殖分析的四个组中:AZA+TSA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1),同时出现细胞阻滞于S期,加入雌激素后细胞阻滞稍减弱。AZA+TSA+4-OH TAM组增殖能力进一步减弱(P<0.01)。4-OH TAM组增殖能力没有改变。细胞周期分析的四个组中:AZA+TSA组出现细胞阻滞于S期,AZA+TSA+E2组细胞阻滞稍减弱。AZA+TSA+E2+4-OH TAM组细胞阻滞再次提高。结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使得乳腺癌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对于肿瘤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
范江陆劲松王磊吴炅侯意枫李大强狄根红沈镇宙邵志敏
关键词:乳腺肿瘤TRICHOSTATIN肿瘤细胞增殖能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