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文
-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SPECT肾动态显像和MRU在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肾动态显像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技术单独与联合诊断肾功能在经皮肾镜取石(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复杂性肾结石行PCNL治疗患者8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8.6岁。左侧肾结石30例,右侧35例,双侧15例。分别进行SPECT肾动态显像和MRU检查,通过SPECT肾动态显像可计算双肾和分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20 min残留率和半排时间,检测血清肌酐水平,并计算(校正)GFR。结果两种方法诊断结石、肾积水、结石位置、大小和数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CT肾动态显像诊断肾功能分级低于MRU(SPECT诊断肾功能0级37.50%、1级32.50%、2级21.25%、3级6.25%、4级2.50%,而MRU诊断分别为25.00%、22.50%、33.75%、12.50%、6.25%,Z=1.423,P=0.035 <0.05)。患肾GFR值与(校正)GFR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CC)=0.912,P <0.001]。结论 SPECT肾动态显像与MRU在评估复杂性肾结石形态方面表现相当,但SPECT肾动态显像的优越性是可评估分肾功能,与(校正)GFR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在PCNL术前和术后评估肾功能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李菊慧侯海文
- 关键词:肾动态显像复杂性肾结石
- 16层螺旋CT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以期提高肺动脉造影(CTPA)的图像质量。方法:应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测试扫描和传统扫描各50例CTPA,所有扫描重建图像传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组,并分别由3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2种方法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别统计优、良、可、差。结果:测试扫描:优90%、良6%、可4%、差0%;传统扫描:优62%、良12%、可22%、差4%。结论:应用测试扫描技术进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所得诊断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扫描,有助于放射诊断及治疗。
- 邓波红张任华侯海文龙江涛彭丹丹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成像技术
- SPECT肾功能显像对治疗肾功能受损IgA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肾功能显像在治疗肾功能受损IgA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受试者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同时增用益肾活血中药以及激素。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SPECT肾功能显像,观察SPECT肾功能显像相关参数水平。此外,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总肾小球滤过率、左肾血流灌注、右肾血流灌注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左半排时间、右半排时间均短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患者血肌酐、血清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eGFR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总肾小球滤过率、左肾血流灌注、右肾血流灌注与血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负相关关系,与eGFR呈正相关;而左半排时间、右半排时间和血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SPECT肾功能显像应用于肾功能受损IgA肾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可明显反映肾血管、肾小球以及肾间质的受损程度。
- 李菊慧侯海文尹小琴邱楠
- 关键词:原发性IGA肾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肾功能
- 肠扭转的MSCT诊断及临床分析3例
- 2014年
- 肠扭转是外科一种严重急腹症,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必须重视对它的早期诊断,及早进行MSCT检查明确,尽早治疗。本文回顾分析2012年我院收治3例肠扭转患者的影像及病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杨友付春来侯海文周海军
- 关键词:MSCT诊断肠扭转病例资料急腹症
- 肠扭转的MSCT诊断及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肠扭转的形成因素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肠扭转的MSCT表现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小肠及系膜肿瘤并肠扭转,1例腹腔异物并肠扭转,4例腹内疝并肠扭转,5例乙状结肠冗长并肠扭转;17例肠扭转均见“漩涡征”;5例见“鸟嘴征”;顺时针扭转11例,逆时针扭转6例,扭转角360~720°不等。结论:MSCT能清晰显示肠扭转的部位及伴随征象,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杨友付春来侯海文周海军
- 关键词:肠扭转影像学诊断多层螺旋CT
- 肺癌CT图像特征与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Ki-67的相关性分析
- 2022年
- 目的 分析肺癌病人CT图像特征与Ki-67、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肺癌病人120例。对病人进行CT扫描,收集影像学特征指标(肿瘤直径、位置、毛刺征象、深分叶征象及坏死空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癌组织中Ki-67、GOLPH3的表达情况,分析CT图像特征与Ki-67、GOLPH3之间的关系。结果 120例肺癌病人中,病灶直径> 3 cm76例(63.33%),周围型肺癌61例(50.83%),无坏死空洞84例(70.00%),无毛刺征象71例(59.17%),有深分叶征象79例(65.83%);Ki-67阳性率为88.33%(106/120),GOLPH3阳性率为79.17%(95/120);Ki-67、GOLPH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1,0.271,P=0.000,0.018);坏死空洞、毛刺征象、深分叶征象与肺癌Ki-67和GOLPH3表达有关(P<0.05);Ki-67、GOLPH3表达在4种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的病理分级Ⅲ中的表达高于Ⅰ~Ⅱ级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CT图像特征与Ki-67、GOLPH3阳性表达有相关性,可用于评估肿瘤的增殖能力及预测预后。
- 侯海文李菊慧唐孝武
- 关键词:肺癌KI-67CT图像
- 16层螺旋CT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以期提高肺动脉造影(CTPA)的图像质量。方法应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测试扫描和传统扫描各50例CTPA,所有扫描重建图像传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组,并分别由3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2种方法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别统计优、良、可、差。结果测试扫描:优90%,良6%,可4%,差0%;传统扫描:优62%,良12%,可22%,差4%。结论应用测试扫描技术进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所得诊断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扫描,有助于放射诊断及治疗。
- 邓波红张任华侯海文龙江涛彭丹丹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