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蓉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吡啶
  • 2篇生物降解
  • 2篇脱氮
  • 2篇脱氮副球菌
  • 2篇降解
  • 1篇质粒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环境科学
  • 1篇苯酚
  • 1篇W12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篇陈吕军
  • 3篇俞蓉
  • 3篇刘江江
  • 3篇温东辉
  • 1篇熊瑞林
  • 1篇赵翠
  • 1篇何玉山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脱氮副球菌W12在游离生长与附着生长条件下对吡啶去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分离到1株吡啶降解菌——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W12),将其附着生长于颗粒活性竹炭(ABC)制备成生物活性竹炭(BABC),分别以游离菌和固着菌开展对水中吡啶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0.31g·L-1游离态W12菌可在26.5~48.9h内将48.70~1399mg·L-1的吡啶完全降解;附着于ABC的W12菌不仅保持其降解能力,而且BABC通过吸附与降解的协同作用更高效地去除吡啶,当温度为35℃,BABC投加量为10.0g·L-1时,692.2mg·L-1的吡啶在前3.6h主要通过吸附作用降低52%,其后主要通过生物降解作用至23.7h被基本去除,随着BABC投加量和处理批次的增加,吡啶去除效率显著提高.研究进一步从微观结构上对BABC去除水中吡啶的协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俞蓉赵翠刘江江陈吕军温东辉
关键词:生物降解
苯酚和吡啶在竹质活性炭上的吸附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以焦化废水中的代表性污染物苯酚和吡啶为吸附质,以颗粒竹质活性炭为吸附剂,考察了苯酚和吡啶在竹质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以及两种化合物之间的竞争吸附关系。结果发现:竹质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较符合Langmuir等温式,对吡啶的吸附较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苯酚和吡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2.0mg/g和344.8mg/g。该竹质活性炭对苯酚和吡啶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均在4.0h时达到平衡,当两种化合物共存于溶液中时,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和吸附平衡时间未受影响,但竞争吸附导致苯酚和吡啶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下降了10.4%和20.8%。
俞蓉刘江江陈吕军温东辉何玉山
关键词:环境科学苯酚吡啶
一株吡啶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了一株能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的细菌,经鉴定为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W12)。W12菌具有壮观霉素和潮霉素抗性。降解实验结果表明,W12菌能够将505.4mg/L的高浓度吡啶在26小时内完全降解,但不具有降解苯酚和喹啉的能力。质粒提取实验结果显示,W12菌含有两个大质粒,消除质粒后菌株的吡啶降解能力明显低于野生菌,因此该菌株所携质粒可能与W12菌的吡啶降解能力有关。
刘江江陈吕军熊瑞林俞蓉温东辉
关键词:脱氮副球菌吡啶生物降解质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