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海
- 作品数:16 被引量:189H指数:7
- 供职机构: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洗涤剂用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菌种选育被引量:6
- 1997年
- 以实验室提供的一株嗜碱性芽孢杆菌V1-1-3为出发菌株,经过甲基磺酸乙酯(EMS)的二次诱变处理及青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和头孢霉素等抗性平板的筛选,得到一株耐青霉素的高产变异新菌株,产纤维素酶的能力大大提高,酶活(发酵液)从15.20u/mL提高到29.36u/mL.
- 郑卫全文海余晓斌
- 关键词:纤维素酶诱变洗涤剂
- 庚烷中微生物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对国产解脂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lipolyticallipase在庚烷中催化丁醇与月桂酸酯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反应不存在扩散限制,仅为动力学控制,符合米氏方程。虽然存在丁醇抑制现象,但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Ping-Pong反应机理,由此推导了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由实验数据求得了各模型参数。
- 施炜陈昉全文海章克昌
- 关键词:脂肪酶丁醇庚烷动力学
- 细菌纤维素的性质与结构研究被引量:27
- 2001年
- 测定了木醋杆菌所产生纤维素中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的含量 ,分别为 95.8%、1 .7%、1 .3% ,并且通过电镜扫描观察了产品的微观结构 。
- 卞玉荣余晓斌全文海
- 关键词:木醋杆菌细菌纤维素微观结构
- 黄酒用脲酶产生菌9043 C_(12)发酵条件和酶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7
- 1996年
- 通过对9043C12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使其产脲酶活力达2.4U/mL,较原活性0.34U/mL提高7.1倍.对该酶的酶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表明,尿素对该菌脲酶的生物合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42℃;但在含20%(v/v)乙醇下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46℃,35℃以下较稳定,酶经65℃15min巴氏消毒完全失活.模拟试验结果表明,25℃pH5.0条件下,在含乙醇16%或20%(v/v)、尿素30mg/L的模拟酒中,添加10U/L脲酶,可使尿素去除率在36h内达90%以上.
- 吴伟祥全文海闵航陈美慈
- 关键词:脲酶尿素黄酒
- Acetobacter xylinum生产纤维素的最适培养基成分被引量:19
- 1999年
- 探索出胶醋杆菌在摇瓶培养最适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浓度1.0%、酵母膏0.5%、葡萄糖浓度2.0%、柠檬酸0.115%、乙醇1%、Na2HPO40.5%,pH6.0,160r/min的条件下进行摇瓶培养,细菌纤维素最大产量为7.55g/l。
- 余晓斌卞玉荣全文海
-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摇瓶培养
- 乳清中乳糖的酶法水解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Aapergillur niger CWL2NU-3乳糖酶在乳清中的应用,探讨了温度、pH、金属离子、底物浓度、酶浓度及水解时间等因素对乳清中乳糖的酶法水解速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乳清中乳糖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65℃、pH4.5、乳糖15%、[E]/[L]=0.03、水解时间2.5h),在此条件下乳糖水解率为91.0%。
- 李强军全文海
- 关键词:乳清乳糖酶乳糖水解黑曲霉
- 微生物发酵中的絮凝技术
- 1997年
- 1 前言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菌种筛选——发酵培养——产品提取是三位一体的一个完整系统。将发酵产品尽可能地从成份复杂的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并且最终制成成品,与菌种及培养条件相比同样重要。
- 施炜全文海
-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絮凝技术
- 细菌纤维素的商业化用途被引量:73
- 1999年
- 介绍了木醋杆菌产生的微生物纤维素的合成机理,结构特点和用途。微生物来源的纤维素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如纯度高、结晶度高、强度高,又有很好的亲水性,微生物纤维素在声音振动膜、食品、医药中人造皮肤、纸品添加剂等产品的制造中,已进入实用阶段,并在其它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用途。在日本,仅微生物纤维素的原料产值已超过2600万美元。
- 余晓斌全文海卞玉荣
- 关键词:木醋杆菌细菌纤维素
- 细菌纤维素高产菌的选育被引量:30
- 1999年
- 以木醋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的手段,获得一株产酸减少,纤维素产量提高,产纤维素较稳定的菌株UV3,纤维素产量由6g/L(干重)提高到10g/L(干重)。
- 余晓斌卞玉荣全文海刘伟
- 关键词:木醋杆菌紫外诱变细菌纤维素选育纤维素
- 洗涤剂用碱性纤维素酶的研究(I)——产酶菌种的选育及发酵条件被引量:13
- 1997年
-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嗜碱芽孢杆菌SHY8-1,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及反复的自然分离和压力选择,获得高产变异株SHY8-5725,产酶量由0.898u/ml提高到15~20u/ml,对影响产酶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测试。
- 余晓斌全文海章克昌
- 关键词:碱性纤维素酶诱变育种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