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锦花

作品数:31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老年
  • 8篇预后
  • 6篇老年急性
  • 6篇急诊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基因
  • 5篇基因多态性
  • 4篇动脉
  • 3篇心功能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有机磷
  • 3篇有机磷农药
  • 3篇中毒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抢救

机构

  • 26篇北京医院
  • 4篇卫生部
  • 3篇卫生部北京老...
  • 2篇卫生部临床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30篇全锦花
  • 23篇张新超
  • 12篇温伟
  • 7篇陈燕启
  • 4篇李珂
  • 4篇周浩
  • 3篇张堃
  • 3篇文力
  • 3篇张新超
  • 2篇胡振
  • 2篇蔡剑平
  • 2篇崔岩
  • 2篇温伟
  • 2篇乔延东
  • 2篇王旭涛
  • 2篇许锋
  • 1篇曹素艳
  • 1篇杨双雨
  • 1篇崔岩
  • 1篇陈曦

传媒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2006年北...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2004年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保健医苑
  • 1篇世界急危重病...
  • 1篇2008年全...
  • 1篇2013北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ST2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erum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在评估其心功...
全锦花张新超张堃米玉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评估
动态监测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浓度变化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人选北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老年AHF患者75例,于入院时和入院后72-96h分别检测外周血血清ST2水平。并纳入38例健康查体者(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70-80岁)为对照组,所有病例随访1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和或再次因AHF入院。结果75例AHF患者中,发生终点不良事件组两次sST2均高于非事件组(P=0.000),发生终点不良事件组动态sST2高于非事件组(P=0.023),发生终点不良事件组动态sST2比值高于非事件组(P=0.033)。人院时sST2联合动态sST2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大于人院时sST2的ROC曲线下面积0.784(P〈0.001)及动态sST2的ROC曲线下面积0.696(P=0.013);人院时sST2低于1408ng/L且动态sST2低于101ng/L的患者1年终点事件发生率为21.4%(3/14),而入院时sST2高于1408ng/L且动态sST2高于101ng/L的患者1年终点事件发生率为85.7%(12/14)。结论老年AHF患者sST2水平升高,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AHF患者的sST2水平高于无事件发生者,动态sST2变化在事件组和非事件组亦有差异,动态监测sST2可更好地评估AHF患者的预后。
胡振张新超李冠臻张堃全锦花陈曦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心力衰竭预后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最新处理策略在急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是由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或激发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症,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以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具有发病急、...
张新超全锦花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症急诊处理心肌梗死
文献传递
和肽素联合肌钙蛋白I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研究和肽素(COP)及肌钙蛋白I(cTn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纳入北京医院急诊科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1例老年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来诊首次血清标本,测定COP和cTnI并完善其他相关检查,随访6个月评估各因素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程度,并比较各指标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COP、cTnI、动脉血乳酸(LA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D-二聚体(D-Dime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COP及cTnI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COP:29.08(13.73,43.19)ng/L比13.76(4.81,20.82)ng/L;cTnI:0.78(0.35,2.23)μg/L比0.33(0.19,0.57)μg/L]。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OR=1.071、95%CI:1.016~1.130、P=0.040)和cTnI(OR=3.261、95%CI:1.058~10.045、P=0.011)是老年AMI患者6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将cTnI、COP以及两者联合分别描绘ROC曲线,计算AUC分别为0.742(0.593~0.892)、0.752(0.655~0.910)、0.790(0.648~0.932)。结论血清COP及cTnI水平可用于评估老年AMI患者预后,两者联合应用对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有提升趋势。
温伟文力安稳全锦花张新超
关键词: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和肽素预后
1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急诊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强化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分析1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急诊临床情况。结果1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其中15例(93.7%)有高血压和(或)动脉硬化史,仅半数有剧烈疼痛,81.4%血压不正常,近70%有四肢脉搏强度不对称;首次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不到50%,1/3首先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结论本症临床表现多样,应加强对不典型症的认识,强调全面细致查体与及时适当的影像学检查。
张新超温伟全锦花乔延东李珂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分离急诊
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并讨论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的132例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患者分为钙化性瓣膜病组和钙化性瓣膜病+冠心病组,并与同期不伴钙化性瓣膜病的冠心病例作对照....
张新超全锦花温伟陈燕启
关键词:钙化性心瓣膜病老年人心功能血液动力学
文献传递
鸟苷素和尿鸟苷素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索鸟苷素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20例利用直接测序法、58例用限制性酶内切的方法分析等位基因类型。结果与北京普通人群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鸟苷素第1外显子7 Set(C)/Phe(T)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e(T)等位基因频率(突变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3%)中显著低于普通人群(61.1%),基因型7 Phe/Phe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明显低于普通人群(16.7%比35.6%,P<0.01)。尿鸟苷素第1外显子发现2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但与普通人群相比较,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鸟苷素和尿鸟苷素第2和第3外显子未发现基因多态性。结论鸟苷素第1外显子7 Phe/Phe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保护性基因。
全锦花杨双雨张新超杨泽
关键词:外显子基因高血压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对急性呼吸困难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变化在急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06年6月卫生部北京医院急诊科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的患者93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61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32例。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按照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单纯舒张功能不全组25例,单纯收缩功能不全组21例,收缩并舒张功能不全组15例;同时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对心功能进行分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浆NT-proBNP,用SPSS12.0软件对各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分别为(3.591±2.943)μg/L和(0.429±0.119)μ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中单纯舒张功能不全、单纯收缩功能不全与收缩合并舒张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为(2.328±1.366)μg/L、(3.966±2.714)μg/L、(5.172±4.203)μg/L,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NYHA心功能亚组间NT-proBNP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NT-pro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呈中度负相关性(r=-0.599,P<0.01);但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间无关联(r=0.222,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对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实际意义。
温伟张新超全锦花
关键词:利钠肽心力衰竭
胺碘酮引起老年人致死性哮喘两例并文献复习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胺碘酮诱发致死性哮喘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其对老年人哮喘存在的潜在严重风险。方法报告2例老年快速房颤患者应用胺碘酮后出现致死性哮喘发作的临床表现及紧急治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者均出现呼吸停止,经人工通气及激素注射等针对性治疗后恢复自主呼吸但呈哮喘重度发作状态,经进一步抗哮喘发作治疗后病情完全缓解。结论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如伴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气道高反应状态的疾病,在使用胺碘酮治疗时有可能出现极其危重的哮喘发作,临床医师须高度重视,做好应对严重不良反应的准备。
文力韩兴全锦花陈燕启
关键词:胺碘酮哮喘
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在老年急性感染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又名presepsin在老年急性感染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入选60例无感染的急诊患者和117例老年急性感染患者,急性感染患者分为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根据30 d死亡预后分为生存组(90例)和死亡组(27例)。来诊24 h内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测定presepsin、降钙素原(PCT),进行急诊脓毒症相关死亡率评分(MEDS),比较以上指标在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及其相关性。结果感染组病例presepsin水平高于对照组[734.0(422.5,1 120.0)ng/L和159.50(119.0,234.3)ng/L,P<0.05)];感染+SIRS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间病例的presepsi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3.0(266.3,554.0)ng/L,1042.0(854.0,1 213.0)ng/L,2188.0(1599.5,2946.0)ng/L,P<0.05)],PCT水平在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4,16.9)μg/L、8.8(0.7,51.1)μg/L,P>0.05)];MEDS水平在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11.0,17.5)分、15.0(11.5,19.5)分,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病例presepsin(554.0 ng/L比1 232.5 ng/L)、PCT(1.2 μg/L比10.1 μg/L)和MEDS(9.0分比1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037、0.732±0.057、0.900±0.034。presepsin水平与MEDS有中度相关性(r=0.609,P=0.00),与PCT低度相关(r=0.477,P=0.00)。结论Presepsin是良好的急性感染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在诊断、病情评估和预测不良预后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全锦花张新超王红霞
关键词:白细胞分化抗原14脓毒症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