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振中

作品数:59 被引量:266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6篇心肌
  • 24篇心脏
  • 20篇心脏移植
  • 9篇病毒
  • 8篇心肌病
  • 8篇排斥
  • 8篇肌病
  • 7篇排斥反应
  • 6篇基因
  • 5篇术后
  • 5篇小鼠
  • 5篇免疫
  • 5篇急性排斥
  • 5篇急性排斥反应
  • 4篇毒性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原位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细胞

机构

  • 5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1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嘉荫县人民医...
  • 1篇望奎县人民医...

作者

  • 58篇关振中
  • 11篇聂宏刚
  • 10篇李天发
  • 9篇于波
  • 9篇于玲范
  • 8篇王璞
  • 7篇张丽丽
  • 6篇张烁
  • 6篇董志超
  • 6篇李学奇
  • 5篇赵统兵
  • 5篇张瑶
  • 4篇孙佰清
  • 4篇侯桂英
  • 4篇侯静波
  • 4篇徐晶
  • 4篇杜秀敏
  • 4篇周亚滨
  • 3篇潘文静
  • 3篇李明仪

传媒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8篇中国地方病学...
  • 6篇中华心血管病...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1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移植免疫排斥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1年
李天发关振中关宇光
关键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SHR血清及心肌NO浓度的变化及L-精氨酸对其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观察补充左旋精氨酸4w后12—13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和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及血压的变化。方法:通过腹腔注射补充NO合成前体-左旋精氨酸4w,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和心肌组织NO浓度:鼠尾压测量仪测量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结果:治疗组SHR与对照组SHR相比心肌NO浓度降低(P<0.05),两组间血清N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HR 12—13周龄时体内NO呈代偿性地升高,通过腹腔注射慢性补充L-Arg 4w使心肌组织NO浓度下降,但不能降低SHR已形成的高血压。
张竞逵于玲范张丽丽董志超关振中
关键词:SHR血清L-精氨酸自发性高血压心肌一氧化氮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为探讨复方丹参滴丸(DSP)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异丙肾上腺索(ISO)损伤组、DSP 保护组、DSP+ISO 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 ISO 腹腔内注射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测定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浆中内皮素(ET)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DSP 保护组血浆中 NO 含量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DSP保护组注射 ISO 后 MDA、SOD、ET 及 NO 变化程度明显小于单纯 ISO 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良好的抗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自由基及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密切相关。
高光华关振中彭整军张孝忠李龙延肖莎
关键词:心肌缺血复方丹参滴丸内皮素一氧化氮
冠状窦口周围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000年
目的依据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冠状窦口向上扩张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于冠状窦口 周围射频消融治疗AVNRT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AVNRT患者在进行系统心内电生理检查后,进行 射频消融。此15例病人靶点均选在冠状窦口附近,其中窦口上缘12例,偏侧缘2例,近下缘1例。电位示小A大 V,功率 15~ 30W,平均放电时间为(72.0± 16.8)s。结果 12例一次放电成功,2例放电两次成功, 1例三次就位放 电成功。其中9例出现交界性早搏,3例出现短暂交界性心律,3例无任何心律异常改变,无1例出现一过性或永久 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3个月~1.5年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选择冠状窦口上缘行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 AVNRT患者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和较大的安全性。
于玲范王锐杜秀敏徐佳花王凤梅林平关振中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反复CVB3m感染对小鼠心肌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研究反复病毒感染对小鼠心肌的损伤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反复病毒性心肌损伤心肌基质胶原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 3次反复且增量 CVB3 m病毒感染小鼠 ,建立慢性心肌损伤模型 ,于首次感染后第 74d处死小鼠 ,病理、组织化学及电镜分析心肌病理损伤和胶原系统改变 ,计算胶原容积分数。用EL ISA法测定血清 TGF-β1含量。结果 反复病毒感染后小鼠心功能降低 ,心肌胶原容积分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基质胶原明显增生重建 ,主要表现为瘢痕修复和间质纤维化。反复病毒感染组血清 TGF-β1含量 (0 .10 3 5± 1.2 70 0 ) μg/L 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反复病毒感染对小鼠心肌的影响主要是基质胶原系统的增生重建 ,持续病毒感染和
聂宏刚关振中侯桂英钟学宽周令望张丽丽
关键词:小鼠病毒感染心肌损伤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细辛脂素体外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5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辛体外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与环孢素 (CsA)进行比较。方法 提取中药细辛中的细辛脂素 ,分离成年Wistar大鼠的心肌细胞 (2× 10 6个 /ml)和SD大鼠的脾细胞 (1× 10 7个 /ml ) ,前者做刺激细胞 ,后者做反应细胞 ,各 0 1ml于 96孔板进行混合细胞培养 ,加入 0 1ml含细辛脂素大鼠血清 ,培养 10 8h后MTT法测定脾细胞增殖抑制率 ;培养液上清中IL 2、IFN γ及IL 4水平 ;并用光镜、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结果 含细辛脂素的动物血清可在体外抑制脾细胞增殖反应 (抑制率达 6 0 37% ) ,心肌细胞损伤减轻 ,使培养液上清中IL 2和IFN γ浓度[(6 9 11± 17 4 7)pg/ml;(183 11± 95 2 4 ) pg/ml]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降低 [(16 0 4 4± 19 79) pg/ml;(5 2 1 89± 133 18) pg/ml],IL 4浓度 [(5 3 14± 11 80 ) pg/ml]与阳性对照组相比 [(14 4 4± 4 2 1)pg/ml]升高。与CsA组相比各指标相似 [IL 2 :(5 3 11± 18 35 )pg/ml;IFN γ :(16 6 2 2± 6 1 5 6 ) pg/ml;IL 4 :(44 2 0± 11 5 6 ) pg/ml],P >0 0 5。 结论 中药细辛提取物细辛脂素与CsA有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 ,并能够产生保护受体器官作用 ;细辛提取物体外抗排斥反应时IL 2和IFN γ降低的同时使IL 4升高可能与提高移植耐受有关。
张丽丽关振中张竞逵
关键词:细辛细辛脂素环孢素细胞培养细胞因子
病毒感染小鼠心肌中内皮素及其A受体表达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是否存在有血管收缩作用的内皮素及内皮素A受体mRNA。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完成。选用雄性清洁级Balb/c小鼠40只,腹腔注射嗜心肌柯萨奇B组病毒3型制备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半定量检测病毒感染后即刻,9,14及21d小鼠心肌中的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病毒感染后即刻及感染后14d心肌中内皮素表达情况。结果:①病毒感染后14d心肌中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后即刻(0.672±0.0828,0.501±0.085,q=4.888,P<0.05)。病毒感染后7,21d心肌中内皮素A受体mRNA的表达高于感染后即刻,但无明显差异(q=1.471,3.089,P>0.05)。②病毒感染14d后心肌中内皮素表达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后即刻(0.034477±0.017676,0.00288±0.001768,t=4.3568,P<0.05)。结论:内皮素系统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损伤过程。
李丽丽张烁关振中
关键词:心肌炎内皮缩血管肽1内皮缩血管肽
心肌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表达水平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研究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在移植心的心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大鼠腹腔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组为同种移植 ,SD大鼠为受体 ,Wistar大鼠为供体 ;对照组为同系移植 ,供受体均为SD大鼠。观察术后 1 ,3,5 ,7,9,1 1d的移植心病理改变同时采用RT PCR法测定的移植心心肌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 3d起移植心心肌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表达水平即明显升高 (术后 3,5 ,7,9,1 1d与对照组相比均为P <0 0 1 ) ,其中穿孔素基因表达在 7~ 9d达高峰 ,而颗粒酶B基因表达在 1 1d达高峰。此两种基因表达与心脏的病理学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显示术后 5d浸润细胞胞浆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移植心心肌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表达水平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经过相平行 。
于波李天发侯静波董志超关振中
关键词:心肌穿孔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基因表达
心脏移植术后心内膜-心肌活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2
1997年
结合3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33例次;心内膜一;心肌活俭(EMB),探讨活检钳进入静脉的征路、EMB取材部位、EMB的并发症以及EMB在诊断急性。心脏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等。EMB取材静脉插管使用最多的是锁骨斤静脉(15例次)及股静脉(16例次),颈内静脉2次,多左右心室间隔部取材,每次取材2~3块。3例患者行EMB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认为EMB是一可靠的、能够证实有无移植心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只要技术熟练,EMB是安全的。
赵统兵关振中王璞许佳花王锐
关键词:心脏移植活组织检查心内膜心肌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和心肌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及L-精氨酸对其抑制作用
2001年
目的 :观察补充左旋精氨酸 4周后 12~ 13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清和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及血压的变化。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补充NO合成前体———左旋精氨酸 (L Arg) 4周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和心肌组织NO浓度 ;鼠尾压测量仪测量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结果 :治疗组SHR与对照组SHR相比心肌NO浓度降低 (P <0 .0 5 ) ,两组间血清NO浓度、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SHR 12~ 13周龄时体内NO呈代偿性地升高 ,通过腹腔注射慢性补充L Arg 4周使心肌组织NO浓度下降 ,但未能降低SHR已形成的高血压。
于玲范张竟逵张丽丽董志超关振中
关键词:高血压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血清心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