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庆付

作品数:42 被引量:52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测井
  • 14篇盆地
  • 14篇储层
  • 12篇四川盆地
  • 9篇盐岩
  • 9篇碳酸
  • 9篇碳酸盐
  • 9篇碳酸盐岩
  • 7篇成像测井
  • 6篇茅口组
  • 6篇孔隙
  • 5篇勘探
  • 4篇胶结
  • 4篇胶结指数
  • 3篇地质
  • 3篇电成像
  • 3篇电成像测井
  • 3篇岩溶
  • 3篇岩性
  • 3篇油气

机构

  • 3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长江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化
  • 1篇首钢地质勘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2篇冯庆付
  • 10篇汪泽成
  • 9篇江青春
  • 8篇武宏亮
  • 8篇苏旺
  • 7篇田瀚
  • 6篇冯周
  • 6篇姜华
  • 6篇王克文
  • 5篇孟凡顺
  • 5篇黄士鹏
  • 4篇胡素云
  • 4篇戴晓峰
  • 4篇李宁
  • 3篇张宫
  • 3篇王贵文
  • 3篇谢占安
  • 3篇曹宏
  • 3篇张明
  • 3篇李宁

传媒

  • 7篇天然气工业
  • 7篇测井技术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西北地质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钻采工艺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第八届中国含...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9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庆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火成岩气藏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火成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复杂岩性油气藏的重点勘探目标。本文依托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与信息管理部超前研发、应用基础类研究课题《复杂岩性测井处理解释》(2003-200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学、测井学、计算机学、...
冯庆付
关键词:火成岩油气储层ECS测井成像测井岩性识别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火成岩岩性的方法被引量:42
2004年
研究了大庆地区 2 7口井的深层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岩心及岩屑分析资料 ,总结了火成岩各种岩性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规律 ;利用识别火成岩岩性效果较好的解释图版 ,编制计算机识别岩性的程序 ,综合多个测井参数识别岩性 .实例解释与岩心分析资料的对比表明 ,应用该方法识别火成岩岩性判断符合率达到 85 %以上 .
冯翠菊王敬岩冯庆付
关键词:火成岩交会图岩性识别测井响应特征
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规模储层发育特征及勘探意义被引量:10
2022年
寒武系洗象池组是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层系,规模储层控制了低勘探程度区的勘探发现。采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通过对该区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原岩结构恢复,开展了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发育模式等研究。(1)滩相白云岩储层岩石类型包括砂屑白云岩、含砾屑砂屑白云岩、砂砾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以及晶粒白云岩等,主要发育在滩—滩多期叠置、坪—滩—坪、潟湖—滩—潟湖和坪—滩—潟湖等多种沉积微相组合序列。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溶蚀)孔、粒间(溶蚀)孔和溶洞为主,少量(溶蚀)裂缝发育。储层段孔隙度在3%~6%之间,最高可达10%以上。(2)在同沉积古隆起影响下,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受同生—准同生期高频次暴露形成了大量溶蚀孔洞,后期叠加了加里东期多幕次构造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规模发育的滩相白云岩储层。其中,洗象池组沉积末期的郁南运动影响范围大,全盆地广泛发生暴露,对洗象池组中—上部储层有进一步改造作用;都匀运动和广西运动可能对川中古隆起及周缘储层有改造作用。(3)全盆地洗象池组以Ⅱ类储层和Ⅲ类储层为主,其中,古隆起周缘斜坡带(合川—营山)规模储层分布面积过万平方千米,有望成为目前最有利勘探区带。
石书缘胡素云汪泽成文龙徐祖新刘伟谢武仁姜华卞从胜刘静江陆彬苏旺冯庆付周刚郝涛
关键词:加里东运动寒武系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与勘探方向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钻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茅口组发育颗粒滩岩溶储层,并指出了近期的勘探方向。川中-川西地区为浅缓坡相沉积,受微古地貌及相对海平面升降影响,台内滩体发育,东吴运动的构造抬升,使该区处于古岩溶斜...
江青春胡素云汪泽成曹宏谢占安姜华戴晓峰冯庆付张明李文科苏旺
关键词:四川盆地茅口组储层特征勘探方向
应用CT分析及核磁测井预测碳酸盐岩产气量被引量:19
2015年
分析碳酸盐岩全直径岩心三维CT数据和试气结果,发现CT70孔隙度(根据目前全直径岩心CT分辨率,CT70孔隙度为直径大于70μm的孔隙占整个岩样体积的百分比)与有效厚度每米日产气量存在定量关系,据此提出一种利用CT70孔隙度预测碳酸盐岩储集层产气量的新方法。首先根据双重介质有效介质近似和平面径向渗流理论,证明产气量与CT70孔隙度之间存在明确的指数关系;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确定预测模型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变化规律;提出CT—核磁同比例转换关系,实现利用核磁测井资料预测产气量。将CT70孔隙度预测产气量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重点探区16口井的气层段,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李宁李宁王克文张宫武宏亮赵路子伍丽红冯庆付
关键词:三维CT核磁测井产气量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有效性评价新方法被引量:8
2019年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单一的孔隙度难以描述储层的有效性。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缝洞型储层为例,优选出胶结指数m和基质孔隙度占比2个参数建立了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胶结指数m采用新提出的基于裂缝形态的多孔介质模型计算得到,该模型可以计算出随深度变化的胶结指数m值,且精度高。研究发现,产层胶结指数m通常小于2.25,基质孔隙度占比大于44%;差产层胶结指数m通常小于2.25,基质孔隙度占比小于44%,或者,胶结指数m大于2.25,基质孔隙度占比大于44%;干层胶结指数m通常大于2.25且基质孔隙度占比小于44%。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研究区储层有效性评价精度。
田瀚田瀚冯庆付田明智李文正张豪谷明峰
关键词:测井解释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胶结指数
碳酸盐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3
2020年
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往往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传统储层“四性”评价已无法满足碳酸盐岩储层表征的要求,要想明确储层本质特征,微观孔隙结构评价成为必然选择。为了了解目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目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方法系统分为实验分析法、核磁共振测井评价法、基于分形特征的定量表征法、成像测井孔隙度谱分析法和孔隙结构指数表征法五大类。这些评价方法的使用均存在局限性,要想建立连续、方便及可靠的孔隙结构评价方法,今后还需从岩石导电机理方面深入研究,其中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及模拟的复杂孔隙导电规律是重要研究方向。
田瀚田瀚王贵文冯庆付田明智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孔隙结构导电机理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与勘探方向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钻井及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茅口组发育颗粒滩岩溶储层,并指出了近期的勘探方向。川中-川西地区为浅缓坡相沉积,受微古地貌及相对海平面升降影响,台内滩体发育,东吴运动的构造抬升,使该区处于古岩溶斜...
江青春胡素云汪泽成曹宏谢占安姜华戴晓峰冯庆付张明李文科苏旺
关键词:四川盆地茅口组储层特征勘探方向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各种孔隙的尺寸变化范围可以跨越几个数量级,孔隙结构非常复杂,这种复杂孔隙结构和不均匀分布的多元孔隙空间使得储层电性呈现明显非阿尔奇特性.为了了解影响电阻率变化的控制因素,本次研究选取中三叠世雷口坡组的8块全直径碳酸盐岩岩样,开展了核磁共振、岩电实验、孔渗实验、压汞实验及薄片等实验,并利用数字图像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孔隙度是影响电阻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除孔隙度以外,孔隙尺寸和数量、孔隙网络复杂程度远比吼道大小对电阻率的影响大;②在孔隙度一定的条件下,胶结指数m随储层中孤立大孔隙占比的增多而增大,当孔隙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胶结指数m又随大孔隙占比的增多而减小,微裂缝起重要沟通作用;③在给定孔隙度时,以简单大孔隙为主的岩样表现为胶结指数m值较大,而以复杂孔隙网络、细小孔隙为主的岩样表现为胶结指数m值较小,具分散、孤立大孔隙的岩样,胶结指数m值最高;④依据孔隙几何参数与电阻率和胶结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测井资料间接判别储层类型,从而提高储层有效性和含水饱和度评价精度.
田瀚田瀚王贵文王克文冯庆付武宏亮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胶结指数孔隙结构电阻率测井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其对源储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2
2015年
近期在四川盆地西北及中部地区部署的双探1井、南充1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及岩溶储层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展示了该区茅口组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研究其层序地层发育特征,采用曲线频谱趋势属性分析技术并辅以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验证,对茅口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进而建立起全盆地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格架内的地层剥蚀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层序对源储的控制作用:①可将茅口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其中SQ1由茅一段茅三段构成,SQ2由茅四段构成;②层序地层的对比表明,在盆地范围内茅口组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存在"三强两弱"剥蚀区,其中川西南、川东局部地区2个弱剥蚀区仅SQ2上部少量遭受剥蚀,而蜀南一川中、川东北、川西北3个强剥蚀区SQ2剥蚀殆尽;③层序格架内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部位明显受层序界面控制,能够形成有效储层的颗粒滩主要分布于SQ1的高位体系域,而有效烃源岩则主要分布于SQ1的海侵体系域。结论认为:这一层序划分方法更客观合理,可有效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
苏旺江青春陈志勇汪泽成姜华卞从胜冯庆付吴育林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世层序地层储集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