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春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儿童
  • 2篇电图
  • 2篇新生儿
  • 2篇手术
  • 2篇胃电
  • 2篇胃电图
  • 2篇静吸复合
  • 2篇静吸复合麻醉
  • 2篇复合麻醉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兴奋性
  • 1篇眼-胃反射
  • 1篇眼外肌
  • 1篇眼外肌手术
  • 1篇婴儿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
  • 1篇镇痛

机构

  • 8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医学情...

作者

  • 8篇冯春
  • 5篇黄德樱
  • 3篇叶婴茀
  • 2篇汤洪
  • 2篇严春香
  • 2篇乔彤
  • 2篇周欣
  • 1篇汤绍涛
  • 1篇余锦芬
  • 1篇黄明泉
  • 1篇卞红强
  • 1篇曹波平
  • 1篇郭筱兰
  • 1篇李世莲
  • 1篇刘晓文
  • 1篇阮庆兰
  • 1篇黄珊
  • 1篇罗正利
  • 1篇雷凤琼
  • 1篇揭红

传媒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腔镜在诊断先天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5
2000年
周欣黄德樱冯春郭筱兰阮庆兰汤绍涛
关键词:腹腔镜新生儿
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婴儿角结膜皮样瘤摘除术
2008年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婴儿角结膜皮样瘤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年龄为1~6(平均3.8)mo的儿童角结膜皮样瘤行皮样瘤单纯切除术,术区用结膜或羊膜覆盖。麻醉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前肌注阿托品0.02mg/kg,诱导麻醉:本组药物均用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0.1mg/kg,万可松0.1mg/kg静脉注入快速诱导麻醉;麻醉维持:吸入10~150g/L异氟醚以及异丙酚静脉泵注。结果:18例均位于眼球颞侧角膜缘,无1例伸入角膜中央。麻醉期间患儿呼吸循环各项指标均正常,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术毕迅速苏醒。术后随访6mo~5a,17例治愈,达到无并发症愈合,仅1例复发。结论:6mo以内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婴幼儿角结膜皮样瘤摘除术值得提倡。
乔彤胡义珍叶婴茀冯春
关键词:麻醉皮样瘤
幼儿麻醉前经鼻给予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镇静被引量:1
2000年
余锦芬冯春黄德樱
关键词:儿童麻醉前经鼻给药咪唑安定氯胺酮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术在新生儿及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
2000年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100例,其中对照组50例。全部病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新生儿及婴幼儿各占50%,其中5例为极低体重儿仅1.8~2.5kg。手术种类:新生儿肠道畸形35例,嵌顿疝20例,急性肠套叠20例,肾胚胎瘤15例,颌面部手术10例。选择性手术,术前常规禁食6h,禁水4h。麻醉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1),新生儿肌注海俄辛0.01mg.kg^(-1)。麻醉诱导方法:为了对照观察本组病例均分为两组即快诱导组和慢诱导组。快诱导以字母Q表示,慢诱导以字母S表示。Q组诱导方法为:静注1%氨胺酮2mg.kg^(-1)、咪唑安定0.2mg.kg^(-1)、万可松0.1mg.kg^(-1)。S组诱导方法为:静注1%氨胺酮2mg.kg^(-1)。
陈汉生冯春
关键词:外科手术气管插管麻醉新生儿
腹腔镜在小儿消化道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周欣卞红强罗正利陈道达左楚清黄德樱冯春王军黄珊段栩飞李瑛刘晓文罗琳雷凤琼刘汉红
腹腔镜技术以其对机体创痛少、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手术结果准确、住院日短、伤口美观等优点,在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小儿外科等诸多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自从1971年美国Stven Gans博士应用腹腔镜诊断小儿胆道闭锁...
关键词:
关键词:内窥镜术腹腔镜
儿童斜视手术眼-胃反射体表胃电图临床分析
2007年
叶婴茀黄德樱严春香向施红李世莲揭红黄明泉汤洪冯春
关键词:眼-胃反射体表胃电图斜视手术儿童眼外肌手术神经兴奋性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患儿腹股沟区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评价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患儿腹股沟区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扎术或精索鞘状突高扎术的患儿64例,年龄1~3岁,体重8.5~23.6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2):静脉镇痛组(VA组)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2组全麻诱导置入喉罩后行机械通气,吸入2%~3%七氟醚维持麻醉.TAP组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0.2%罗哌卡因1 ml/kg行患侧腹横肌平面阻滞.VA组术后以0.35 μg· 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芬太尼镇痛至术后24 h,采用FLACC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当FLACC评分≥5分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25 μg/kg补救镇痛.记录腹横肌平面阻滞有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拔除喉罩时间、芬太尼有关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未见呼吸抑制发生,TAP组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有关不良事件发生;与VA组比较,TAP组拔除喉罩时间缩短,镇痛补救率、呕吐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1 ml/kg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患儿腹股沟区术后镇痛的效果好,且安全性良好.
汪莉刘玉华冯春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腹肌腹股沟镇痛
静吸复合麻醉对儿童胃电图的影响
2003年
叶婴茀黄德樱冯春严春香汤洪乔彤曹波平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儿童胃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