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冼国勇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污泥
  • 2篇污水
  • 2篇煤灰
  • 2篇粉煤灰
  • 2篇COD
  • 1篇需氧量
  • 1篇氧量
  • 1篇生活污水
  • 1篇剩余活性
  • 1篇剩余活性污泥
  • 1篇市政污泥
  • 1篇水处理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监测
  • 1篇人工湿地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吸光度
  • 1篇紫外吸收
  • 1篇紫外吸收法
  • 1篇紫外吸收光谱

机构

  • 5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冼国勇
  • 2篇张峥嵘
  • 2篇李慧君
  • 1篇黄少斌
  • 1篇邓飞英
  • 1篇林武
  • 1篇马刚
  • 1篇罗建中

传媒

  • 2篇广东化工
  • 1篇化工科技
  • 1篇粉煤灰综合利...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粉煤灰用作人工湿地基质处理含磷废水被引量:8
2008年
对粉煤灰在水处理领域用作人工湿地的基质进行了介绍。内容涉及人工湿地的特点及其处理含磷废水的机理,特别是基质对磷素的吸收作用;目前可供选择的基质类型;粉煤灰的特性、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以及研究进展。另外,指出了目前粉煤灰用作人工湿地基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并对其实际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慧君罗建中冼国勇林武邓飞英
关键词:人工湿地粉煤灰基质水处理
预热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用自行设计的预热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系统处理市政污泥,采用间歇式运行方式,对不同的进泥浓度、搅拌速率、曝气量、固体停留时间条件下的污泥稳定化效果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研究,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污泥稳定化和无害化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消化后污泥的脱水性能、总氮、总磷、氨氮、总有机碳和pH值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泥含固率为4%~6%、进泥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为(31.9~42.1)g/L、搅拌速率为(90~100)r/min、曝气量为(0.06~0.08)m3/h、固体停留时间为10d时,污泥稳定化效果最好,反应器内温度可维持在55~57℃,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平均达到52.8%,此时,病原菌的灭活率达到100%,出泥达到了美国环保局规定的A级生物固体(污泥)的标准;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发现消化后的污泥脱水性能变差,而总氮、总磷、氨氮、总有机碳和pH值升高,这是由于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溶胞现象所致。
马刚冼国勇张峥嵘黄少斌
关键词:污泥稳定化污泥无害化
污水紫外吸光度与COD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COD是利用有机物吸收紫外线的特征来测量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与传统COD监测方法相比,它是一种不用化学试剂、对样品无须加热消解、快速、简洁、无二次污染的绿色监测技术。本文通过研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样品的紫外吸光度与化学需氧量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在水质稳定的条件下,可利用测定的紫外吸光度值推算出化学需氧量的结果。
冼国勇李驱道李慧君
关键词:紫外吸光度化学需氧量
剩余活性污泥中掺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简要阐述剩余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的作用机制,指出在剩余活性污泥中掺粉煤灰共同处理生活污水理论上可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剩余活性污泥中掺粉煤灰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生活污水中BOD5、CODCr和SS的去除效果.
冼国勇梁旭晖张峥嵘
关键词:生活污水剩余活性污泥粉煤灰
紫外吸收法COD监测技术的实验研究及应用探讨
紫外吸收法(简称为UV法)COD测定技术利用的是物理方法,即在朗伯-比尔定律的基础上,利用紫外吸光度与COD浓度的关系求得COD浓度。与传统测定COD方法相比,紫外吸收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能够应用于快速测定,特别是在...
冼国勇
关键词:紫外吸收法COD监测紫外吸收光谱水质监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