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人恺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emirjian法测定成都地区8~16岁青少年牙龄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评估Demirjian法测定成都地区青少年牙龄的准确度并对其进行修正。方法应用Demirjian法测定445名成都地区8~16岁汉族青少年牙齿成熟指数及牙龄,比较测得牙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异;将牙齿成熟指数与实际年龄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两者间的数学模型。结果Demirjian法测得牙龄比实际年龄平均高估:其差异为女性0.67岁,男性0.52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齿成熟指数与实际年龄呈指数关系;根据修正后方程所得牙龄与实际年龄平均差异为女性0.15岁,男性-0.08岁,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emirjian法不能直接用于测定成都地区青少年牙龄,应用时需对其进行修正。
- 陈建伟刘泽萍郭婧刘人恺陈婷婷邹淑娟
- 关键词:牙龄DEMIRJIAN法
- bFGF和IGF-Ⅰ在生长期山羊颅骨缝牵张成骨中的时空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生长期山羊颅骨冠状缝受牵张力作用后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时空表达。方法选用12只生长期山羊,用自制牵张器按0.4mm/d的速率扩张颅骨冠状逢。在牵张结束后第0、2和4周分别处死4只动物,取骨缝标本作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另取2只未进行缝牵张的动物作为对照。结果bFGF与IGF-Ⅰ在牵张骨缝组织中均呈高水平表达。bFGF主要在成纤维样细胞与成骨细胞中表达,IGF-Ⅰ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新生骨小梁边缘的成骨细胞和埋入新骨基质中的骨细胞,在骨缝扩张的0~2周这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最强。结论张应力可刺激颅骨缝细胞分泌bFGF与IGF-Ⅰ,这两种骨生长因子在骨缝牵张成骨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刘人恺张奇峰马晓晴程敏邹淑娟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 ERK-MAPK信号通路在大鼠颅骨矢状缝体外牵张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ERK-MAPK信号通路在颅骨缝牵张成骨中的活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颅骨矢状缝牵张培养模型,运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p-ERK1/2在骨缝内的表达。结果:在牵张力的作用下,p-ERK1/2表达量于10min达到顶点,随后表达下降并在80min时维持在初始状态的低水平,并且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骨缝边缘区域。结论:ERK-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与张应力相关,该通路活化区域和牵张过程中细胞增殖、分化高表达区域一致。表明ERK-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骨缝内细胞力学信号向生物学信号的转化。
- 沈庆冉刘显文刘人恺郭婧邹淑娟
- 关键词:信号通路
- 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序列治疗方案的探索-美观与咬合功能重建的协调统一
- 目的: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治疗计划和效果进行评价,探索该类患者序列治疗方案建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至2010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采用外科-正畸联合序列治疗方案的颞下颌关节强直继...
- 陈建伟刘人恺胡海琨邹淑娟
- 骨缝间充质细胞体外成骨潜能及骨形成蛋白2对其成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骨缝来源的间充质细胞的体外成骨潜能及骨形成蛋白(BMP)2转染对其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10d左右的SD乳鼠颅骨矢状缝及缝边缘2 mm骨组织,分离培养骨缝间充质细胞。取第三代细胞进行骨向诱导,培养1周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同时取第三代细胞进行BMP2转染,培养7 d和10 d时检测ALP活性。结果①骨缝间充质细胞在骨向诱导l周后,可见多数细胞开始呈簇状生长,大部分细胞呈ALP染色阳性;②BMP2转染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培养7 d和10 d ALP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该方法所获得的骨缝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具有很强的体外增殖活性和良好的成骨能力;BMP2能够诱导骨缝间充质细胞成骨。
- 王尧李婧刘人恺李钒胡海琨邹淑娟
- 关键词:骨缝间充质细胞骨形成蛋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