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允怡
- 作品数:127 被引量:1,329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肝脏损伤的外科止血被引量:26
- 1996年
- 肝脏对人体凝血功能有重要影响,故患肝脏疾病者常有凝血功能障碍。除遗传性假血友病因子外,肝脏合成所有其它的凝血因子,包括一些其它器官也有合成的因子,以及C蛋白、S蛋白、抗凝血素Ⅱ、肝素协同因子Ⅱ和α_2-巨球蛋白等凝血抑制物质。合成纤溶的纤维蛋白溶酶和α_2-抗纤维蛋白溶酶也来自肝脏。此外,肝脏还能清除活性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一方面肝脏合成和清除活性凝血因子、凝血抑制物质、纤溶蛋白的平衡,另方面纤维蛋白酶原缺乏、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的出现和消失,两者都可能影响止血。因此,除了手术意外,肝脏手术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多见于肝脏严重的穿透伤或钝性伤而不是良、恶性疾病常规的肝切除术。
- 廖传佳刘允怡
- 关键词:肝脏损伤外科手术止血
- 从科学看人生:科学家成功要素
- 科学是通过观察,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分析,求证,然后做出结论。如结论正确,他人重复这些经验,会得到同一结果。即观察得出的结论,可以重复和应用于别人,这才变成为知识。本文介绍了科学与伪科学的关系,浅谈了科学家的成功要素。
- 刘允怡
- 关键词:科学家伪科学
- 文献传递
- 小儿肝移植
- 1996年
- 早在1955年,美国Welsh已发表动物肝移植的技术报告。在1959年美国Moore成功做第一个动物肝移植。人体肝移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其它器官移植(尤其是肾移植)的成功所驱动。世界上第一个人体肝移植,是在1993年3月1日,由美国Thomas Starzl医生所做的。受肝者是一个患有先天性胆管闭锁的3岁小孩,
- 刘允怡
- 关键词:小儿肝移植肝切除脑死亡先天性代谢缺陷免疫抑制药物三联疗法
- 肝肿瘤的检查和分期
- <正>对可疑肝肿瘤病例,通常需要进行各种检查。其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判定肿瘤是原发或是继发;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评估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评价病人的肝功能状态。对可疑病例检查的结果,将会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当的治疗方法和评估治疗的...
- 刘允怡
- 文献传递
- 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1
- 2009年
- 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要根据不同的病症进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首先,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是否存在急性胆管炎、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做相应的紧急处理。对合并有重症急性胆管炎者,旨在控制胆道感染、暂时通畅胆流、改善肝功能,待病情稳定后择期行根治性手术。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原则有三点:(1)尽量取净结石、清除病灶;(2)解除梗阻、矫正狭窄;(3)通畅引流、防治复发。
- 刘允怡赖俊雄刘晓欣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
-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对手、挑战和发展被引量:1
- 2012年
- 1射频消融在治愈性治疗肝癌的对手和挑战肝癌治愈性治疗的主要手段,可分为以下3种:1.1局部消融这种治疗手段,主要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把针或探头放入肿瘤中的适当位置,通过注射化学药物或释放能量,把癌细胞杀死。局部消融的适应证为局限于肝内的肝癌。
- 刘晓欣刘允怡
- 关键词:肝肿瘤导管消融术
- 胆囊癌的治疗
- 胆囊癌是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在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占最常见的第五位,但在胆道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则是最常见。胆囊癌是一种极难治疗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的位置接近肝门,亦能直接侵犯肝脏,因此,要得到足够的肿瘤切缘,要...
- 刘允怡
- 关键词:胆囊癌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
- 文献传递
- 钇90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讨论钇90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在临床上的应用。在适当选择和计划内放射剂量的情况下,钇90微球可以达到疗效高而副作用少的治疗目的。已发表的医学研究显示钇90微球可有效作为姑息性治疗T晚期肝癌,亦可作为肝移植前的肝癌过渡治疗,延长患者等候肝源的时间。钇90微球能把不能切除的肝癌降期到可切除,亦可把不能进行肝移植的肝癌变成为可以肝移植。使用钇90微球作为内放射肝段/肝叶切除的新方法的疗效非常理想。部分肝切除后肝癌复发的患者,钇90微球亦有理想的疗效。
- 刘允怡赖俊雄刘晓欣
- 关键词:肝肿瘤钇微球体
- 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20年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被引量:13
- 2021年
- 数字医学对我国肝胆胰外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医理工多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诊疗研发与实践,使数字医学经历了从数字虚拟人、三维可视化、分子荧光影像到数字智能化20年发展的历程。基于不同阶段我国数字医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可分为4个重要阶段:数字医学1.0(2002—2004年,数字虚拟人),实现了数字化人体解剖;数字医学2.0(2004—2014年,三维可视化及三维打印),实现了数字虚拟人向数字医学转化和复杂性肝胆胰疾病三维诊治;数字医学3.0(2014—2019年,精准导航肿瘤边界和微小肿瘤的分子荧光影像),实现了肿瘤三维可视化形态学诊断向肿瘤吲哚菁绿分子影像诊断;数字医学4.0(2019年至今,数字智能化),实现了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三维腹腔镜导航肝切除术和肿瘤光声成像。在20年的历程里,我国学者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创新,在数字医学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人工智能深度机器学习、多模态图像实时融合导航手术、光声成像、靶向分子探针等前沿技术将协同推动数字医学4.0的发展,引领数字医学5.0的到来。
- 方驰华田捷张鹏刘允怡钟世镇
- 关键词:普通外科
- 肝脏外科治疗肝病不断向两极化发展被引量:1
- 2023年
- 现代外科学开始于19世纪,主要是解决手术带来的疼痛、感染和大量出血的问题。近2个世纪来,外科学发展十分迅速,并且走向两极化的发展。其中一极发展,是可以安全和有效地进行大型和超大型手术。这方面的发展,有赖于外科学先驱们对解剖、生理和病理的深入了解,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可以保证围手术期患者的优秀处理)和外科仪器的不断改善。肝外科与其他不同外科领域走的方向一样,其中的一个极端是走入前人无法开展的手术领域。在21世纪,许多肝外科医师都认为不同种类的同种异体肝移植已是肝外科的发展极限,下一阶段最可能是异种异体肝移植,但这一发展只能通过足够的免疫抑制和分子改造才能完成,而不再是肝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然而,非原位全肝切除合并自体肝移植(并且找出新的适应证)的出现,将这种手术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肝外科的另一极端发展是走向微创。从介入、腹腔镜到机器人手术,从多孔到单孔再到自然通道进行手术,现今肝脏手术刚踏进无创手术的领域,而无创手术未来的发展空间能有多大,尚不得而知。所有的这些发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地创新和改良医疗理论与技术,最后实现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获得的好处远大于坏处的目标。
- 刘允怡
- 关键词:肝脏手术手术治疗微创治疗无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