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克

作品数:5 被引量:7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冬小麦
  • 3篇玉米
  • 3篇水分
  • 3篇小麦
  • 3篇节水
  • 2篇栽培
  • 2篇水栽
  • 2篇水栽培
  • 2篇夏玉米
  • 2篇节水栽培
  • 1篇氮含量
  • 1篇氮积累
  • 1篇氮利用
  • 1篇氮量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吸收
  • 1篇氮素吸收利用
  • 1篇冬小麦-夏玉...
  • 1篇叶片
  • 1篇叶片氮含量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刘克
  • 5篇周顺利
  • 3篇周丽丽
  • 3篇秦欣
  • 1篇鲁来清
  • 1篇廖树华
  • 1篇张敏洁
  • 1篇王润政
  • 1篇冯汉宇
  • 1篇阎忠敏
  • 1篇赵雪
  • 1篇赵茜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研究
2012年
为了明确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与传统灌溉条件下氮素吸收利用特征,2008-2010年,在灌溉底墒水的基础上,设置4个水分处理:春不灌水(W0)、拔节水(W1)、拔节水+开花水(W2)和起身水+孕穗水+开花水+灌浆水(W4),测定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和产量。结果表明,冬小麦最高产量2年均在节水栽培处理(W1和W2)获得,氮积累量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传统灌溉处理最高。与传统灌溉相比,节水灌溉加快了冬小麦氮素积累进程,促进了花前积累氮素向籽粒的再分配,提高了氮收获指数和生理利用效率。可见,冬小麦节水栽培在实现节水高产的同时,也改善了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秦欣刘克周顺利
关键词:冬小麦节水栽培氮积累
华北地区不同灌溉条件下CERES-Wheat模型模拟效果的系统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以冬小麦石家庄8号为材料,对华北平原不同灌溉处理下应用CERES-Wheat模型模拟节水栽培冬小麦生育时期、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生物量、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地上部吸氮量的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节水及不灌溉条件下,CERES-Wheat模型对冬小麦生育时期、产量、生物量的模拟效果良好;在高水分灌溉条件下,模型对生育时期的模拟效果良好,对其他性状的模拟效果不够理想,并且模型过高估计了灌溉对产量的贡献率。该模型可以模拟不同灌溉处理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基本特征,但稳定性有待提高。模型对不同灌溉处理2m土体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模拟效果较好,对吸氮量的模拟效果较差。要提高模型的系统性精度,需要在模型机制上进一步改进。
周丽丽刘克赵雪赵茜廖树华周顺利
关键词:灌溉水平土壤水分吸氮量土壤硝态氮
玉米叶片氮含量的高光谱估算及其品种差异被引量:43
2010年
准确、快速、及时地对玉米氮营养状况做出判断是氮肥合理施用的基础。该研究在水培条件下对3个玉米品种(组合)叶片氮含量(LNC)的高光谱敏感波段、估算模型及其品种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LNC与不同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存在品种差异,但3个品种(组合)都在500~649nm和691~730nm表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在同一波长获得最高的相关系数,说明可以利用统一的波段来预测不同品种的LNC。依品种建立了LNC与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NDSI)或比值光谱指数(RSI)的定量关系模型,NDSI(714,554)和RSI(714,554)所建模型的拟合度最好,直线和指数模型拟合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用来估算玉米LNC。玉米LNC估算中,以该品种数据所建模型的估算偏差最低,利用综合模型或其他品种模型则加大了估算偏差,高估与低估的最高偏差分别为35.6%和32.7%。在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玉米氮营养状况诊断的研究及应用中,应考虑品种间差异。
周丽丽冯汉宇阎忠敏刘克周顺利
关键词:叶片氮含量高光谱反射率玉米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节水体系周年水分利用特征被引量:32
2012年
【目的】定量研究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节水体系的水分周年利用特征。【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在小麦季设不灌水(W0)、拔节水(W1)、拔节水+扬花水(W2)和起身水+孕穗水+扬花水+灌浆水(W4)4个水分处理,进行了两个周期的研究。【结果】(1)小麦产量和周年最高产量两年分别在节水灌溉处理W1和W2获得,玉米产量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与产量的表现相似,玉米WUE显著高于小麦,并随灌水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周年WUE则在W0或W1处理最高,而后随灌水量的增加显著降低。(2)W4处理的2 m土体土壤水分含量在各个阶段没有明显变化,其它处理则随小麦生育进程而不断降低(即土壤水分库容不断变大),且灌水次数越少降幅越大,至小麦收获期达到最低点;到玉米拔节期,由于降雨补充所有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趋于一致,相应地,2 m土体接纳汛期降雨分别为178—188 mm(W0)、124—160 mm(W1)、38—93 mm(W2)和-30—21 mm(W4)。(3)随灌水量增加,作物耗水强度和季节蒸散量变大;玉米拔节期后,作物耗水特性与土壤水分变化无差异。(4)降雨致使出现水分的深层渗漏,丰水年和平水年分别为163 mm(W0、W1)、181 mm(W2)、253mm(W4)和13 mm(W0、W1、W2)、45 mm(W4),丰水年小麦季W4处理也有54 mm水分深层渗漏。丰水年W0和W1处理实现了127 mm和57 mm对地下水的净回补。【结论】小麦节水栽培显著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大幅提高了降雨的利用效率,可实现作物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丰水年降雨对地下水的净回补。丰水年W1处理或平水年W2处理有利于水分高效利用与高产的统一,对于华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秦欣刘克周丽丽周顺利鲁来清王润政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水分平衡
不同水分处理对当季冬小麦及后茬夏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在冬小麦播前灌足底墒水的基础上,2007~2008年度大田设置3个水分处理、2008~2009年度设置4个水分处理,后茬夏玉米设置5个氮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当季冬小麦及后茬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2个年度的最高产量均出现在春二水处理,过量的水分供应并未促进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后茬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与子粒产量有随前茬冬小麦供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夏玉米季施氮肥增产效果显著。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冬小麦节水栽培可以实现小麦和玉米的周年持续高产,实现节水与高产的统一。
刘克张敏洁秦欣周顺利
关键词:节水栽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