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兴君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多项肿瘤标志...
  • 2篇血清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恶性...
  • 2篇肿瘤标志
  • 2篇肿瘤标志物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恶性肿...
  • 2篇化道
  • 2篇患者血清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标志物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肿瘤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机构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肿瘤研...

作者

  • 3篇刘兴君
  • 2篇张羽捷
  • 1篇马晋峰
  • 1篇韩存芝
  • 1篇侯二刚
  • 1篇张林浩
  • 1篇史天良
  • 1篇张少云

传媒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1.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唾液酸化岩藻戊糖(Sialyl fucose pentose,CA19-9)、胃肠道癌抗原(Gastroint...
刘兴君
关键词: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血清肿瘤标志物
文献传递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癌胚抗原(CEA)、唾液酸化岩藻戊糖(CA19—9)、胃肠道癌抗原(CA242)、甲胎蛋白(AFP)、胃癌及卵巢癌抗原(CA72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组织多肽抗原(TPA)、细胞角蛋白(TPS)8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评价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3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进行8项标志物检测,评价标志物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结果8项标志物诊断阳性率分别为:CEA26.80%,CA19—927.34%,CA24234.14%,AFP2.84%,SCC19.72%,CA72412.13%,TPA34.15%,TPS30.89%。8项标志物联合检查的总阳性率为89.05%。术前CEA、CA242、SCC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较短。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242和CA19—9水平呈密切的正相关。结论多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不同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阳性率远高于任何标志物单独检测的结果。CA19—9与CA242可能成为监测病情的最佳组合。CA724、CA242和SCC3项标志物可分别作为贲门、胃、食管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
刘兴君韩存芝马晋峰张羽捷
关键词:胃肠肿瘤肿瘤标志物
食管癌TIDC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在食管癌组织与正常食管组织的分布差异,进一步研究TIDC与食管癌患者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原发食管癌组织、17例正常食管组织TIDC值。结果食管癌组织TIDC值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TIDC值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病变部位、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食管癌组织中TIDC值分布减少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促进肿瘤发展与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检测食管癌组织中TIDC值对判断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张林浩张羽捷史天良张少云侯二刚刘兴君
关键词:食管肿瘤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