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磁共振波谱与MRI检查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波谱(MRS)与MRI检查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MRS和MRI检查。分析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脑肿瘤良、恶性的检出情况及诊断价值,比较良、恶性脑肿瘤患者胆碱(Cho)/肌酸(Cr)比值、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比值。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脑肿瘤患者中,检出恶性肿瘤60例,占比75.00%;检出良性肿瘤20例,占比25.00%。MRS对良、恶性脑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90.00%、95.00%,均高于MRI的60.00%、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MRS对良、恶性脑肿瘤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与MRI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脑肿瘤患者Cho/Cr比值明显高于良性脑肿瘤患者,NAA/Cr比值明显低于良性脑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S检查能提高对脑肿瘤的检出率,减少漏诊或误诊发生,在脑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尹莹霞 刘小涛 刘景关键词:磁共振波谱 MRI 脑肿瘤 去枕仰卧位在颈椎病变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2013年 目的比较去枕仰卧位与前屈位、平卧中性自然位在颈椎病变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所有220例受试者使用1.5 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颈椎前屈位、平卧中性自然位与去枕仰卧位的成像进行分析,比较三种体位下颈椎间盘、椎管与椎序列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成像情况与成像满意度。结果 220例受试者中,进行颈椎前屈位磁共振检查的患者60例,平卧中性自然位的患者75例,去枕仰卧位的患者85例;比较去枕仰卧位与前屈位、平卧中性自然位的应用效果,发现去枕仰卧位在颈椎病变磁共振的检查中成像效果比对比组的清晰,显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0.24%。而患者对磁共振时的体位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1.772%。结论去枕仰卧位更适合于颈椎病变患者的磁共振检查。 伍忠根 傅闽兰 刘小涛 伍文娟 郭珍珍关键词:颈椎病 磁共振 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效果T_2 star mapping评价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本研究应用MRI对关节镜下微骨折法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效果进行大体组织形态学评估及定量分析.方法 本研究纳入14例有膝关节软骨损伤症状并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法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所有病例的关节软骨损伤均为ICRS分级Ⅲ或Ⅳ,术中测量病变面积为2~8cm^2.1年随访期内所有病例都接受常规MRI序列及T2 star mapping序列扫描(1.5T).对损伤修复区域采用软骨组织修复磁共振观察评分系统(MOCART)进行评价.采用T2 star mapping序列扫描图像感兴趣区划分的方法对修复区域及自身正常软骨所测量的T2*弛豫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年随访期软骨修复区MOCART评分为59.50±23.90,相邻本体软骨组织评分为65.21±21.84,与软骨修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软骨修复区和邻近正常自体软骨组织T2*弛豫时间分别为(31.14±9.26)ms和(32.93±11.69)ms,修复区软骨组织质地与正常软骨组织相近.结论 经关节镜下微骨折法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后1年随访观察期内,MRI软骨扫描可见软骨损伤区填充良好.经T2*测量值分析证实软骨修复组织可以达到与邻近正常透明软骨相近的组织结构. 伍忠根 傅闽兰 李志国 万林 郭珍珍 刘小涛关键词:软骨修复 微骨折术 T2 围手术期产妇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I表现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产妇PRES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围手术期产妇PRE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RI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2例接受MRI增强扫描,2例行MRA及MRV扫描,4例行MRI平扫复查。结果 6例患者均有子痫前期/子痫期症状,急性起病。MRI呈长或等T1信号长T2信号,T2Flair序列呈更高信号,DWI序列呈等信号,未见强化,血管未见异常。病灶主要累及大脑半球后部白质,多呈对称性分布,脑皮质、基底节等部位也可累及。4例复查MRI平扫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MRI的T2Flair和DWI序列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扫描序列,双侧顶枕叶白质对称性受累是PRES的典型影像表现。 伍忠根 李志国 简昊 郭珍珍 刘小涛关键词: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子痫前期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诊断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三尖瓣下移畸形(E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66例E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有无心肌延迟强化分为无心肌延迟强化组(n=26)与心肌延迟强化组(n=40)。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2D TTE)、心脏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式下的三尖瓣隔瓣(STV)下移距离、三尖瓣发育不良检出率,并比较心肌延迟强化组和无心肌延迟强化组的手术指标。结果 2D TTE、心脏MRI的STV下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D TTE、心脏MRI的STV、三尖瓣前瓣(ATV)、三尖瓣后瓣(PTV)发育不良检出率均低于手术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MRI的STV、ATV、PTV发育不良检出率与2D TT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延迟强化组与无心肌延迟强化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延迟强化组的舒张末期右心与左心容积比高于无心肌延迟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MRI检出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扩张36例,正常26例,降低4例;右心室射血分数正常17例,降低49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扩张3例,正常43例,降低2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20例,降低46例。结论心脏MRI可准确评估EA患者的三尖瓣瓣叶下移和左、右心室的功能定量情况,为EA病情程度的判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曾斐 肖云龙 陈健 曾璐 刘小涛 简昊关键词:三尖瓣下移畸形 低场磁共振水成像在老年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U技术对老年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1例经B超发现尿路扩张,IVP不显影或显示不满意患者,采用重T2 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 MRU检查。结果输尿管癌3例,输尿管下段... 肖云龙 王经龙 刘小涛 周仁辉关键词:磁共振水成像 MRI对陈旧与新鲜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MRI对陈旧与新鲜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5例(62个椎体)椎体骨折患者于外伤后1 d内行MRI检查,并分别于3、6、9个月行MRI随访复查。结果:62个椎体骨折中,54个椎体为新鲜骨折,SE序列T1WI上呈低信号或低信号中混有少许高信号,FSE序列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上呈更亮的高信号;随访3-9个月,3个月时有8个椎体T1WI、T2WI信号基本恢复正常,STIR序列仍呈高信号;6个月时有31个椎体T1WI、T2WI信号基本恢复正常,其中有19个椎体STIR序列仍呈高信号;9个月时54个椎体T1WI、T2WI、STIR序列均恢复正常信号。8个椎体为陈旧性骨折,在T1WI、、T2WI、STIR序列上与正常椎体信号相近。结论:MRI对鉴别陈旧与新鲜椎体骨折敏感,尤其是STIR序列更具鉴别诊断价值。 伍忠根 刘飙 邹建军 万林 周仁辉 刘小涛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脊柱骨折 髂嵴连线在DR摄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探讨利用髂嵴连线法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诊断腰和腹部疼痛方面疾病的可靠性.通过对分别为65例腰和腹部疼痛患者进行常规DR确定腰椎和腹部疾病情况.结果表明采用髂嵴连线作为投照基线是提高照片质量的有效手段. 彭志 刘小涛 李厚铀关键词:髂嵴连线 数字化X线摄影 疼痛 3D-ASL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复发以及放射性脑损伤中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3D-ASL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复发以及放射性脑损伤中的诊断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复发患者38例,所有患者采取常规MRI增强扫描与3D-ASL检查,按照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分为术后复发组(16例)与放射性损伤组(22例),放疗诊断异常强化区域与侧正常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F)值与强化病灶中心区、边缘区的平均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表现扩散系数(rADC)比值。结果38例采取常规MRI增强扫描后显示异常强化灶,其中术后复发16例,放射性损伤22例;复发患者平均rCBF值(2.18±0.27)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平均rCBF值(0.89±0.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强化中心区、边缘区的rCBF值显著高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复发患者rADC比值显著低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的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会导致病变区域局部血脑屏障显著侵损,且造影剂集中于局部,显示局部强化与周围水肿,3D-ASL以水为内源性示踪剂进行分散,掌握病变区域微血管密度与血流灌注现状,是诊断胶质瘤术后、放疗后肿瘤复发与放射性脑侵害的有效方式。 曾斐 肖云龙 简昊 李志国 万林 刘小涛关键词:脑胶质瘤 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低场磁共振水成像在老年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2005年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U技术对老年人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经B超发现尿路扩张,IVP不显影或显示不满意患者,采用SE、FSE进行扫描,然后用重T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MRU检查。结果:输尿管癌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7例,输尿管憩室1例。病变显示良好。结论:低场MR的MRU是一种检查输尿管梗阻病变的较新手段,无创伤、无辐射、不需对比剂,尤其是对年老体弱及碘过敏和肾功能不良患者,具有其它影像手段无法取代的优越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和应用价值。 肖云龙 王经龙 刘小涛 周仁辉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老年人 输尿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