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富
-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基于语义特征的无标记量大“有+N”的表义机制考察被引量:2
- 2016年
- "N"为抽象名词时,"有+N"可以直接表示领有的"N"量大。从分析"有"和"N"的语义特征入手,考察"有+N"表量大的表义机制,认为静态上,"有"与"N"的语义组合表现为相关语义成分之间的组配;动态上,"有"的附加语义特征在"有+N"表量大义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有+N"褒贬评价义的基础。
- 刘志富
- 关键词:无标记
- 《红楼梦》中"果然"的用法及其由"确认"到"确信"语义演变
- "果然"在古汉语中可以是状中短语,也可以用作副词或连词。短语"果然"中"果"为副词,"然"为谓词性代词,"果然"表示"果真如此"。如《中华大字典》对"果然"的解释为"谓事之验也。(史记汲黯传)刀笔吏不可为公卿,果然"。"...
- 刘志富
- 话语标记语“也是”被引量:6
- 2011年
- "也是"在现代汉语中发展出了话语标记用法。既可用作接受标记,也可以用作表达标记。文章考察了"也是"作为接受标记的语义特点、语用功能和作为表达标记的语用功能。并认为"也是"的表达标记的用法是其接受标记用法的进一步发展。
- 刘志富
- 兼表提醒和指示“这\那不是NP”反问句
- 2019年
- 同构"这\那不是NP"反问句一般情况下表示提醒、判断和确认,当"这\那"指代方位,表示"那儿"或"这儿"时,"这\那"重读,整个反问句表示提醒和指示,本文考察了表提醒和指示"这\那不是NP"反问句的构成和生效,语义和语用,以及同构"这\那不是NP"反问句的复杂性,最后指出"那\这不是"的可以固化成一个专表示指示的常用语,也可能虚化为一个表示提醒的话语标记语。
- 刘志富李迪
- 关键词:反问句
- 习用语“有的是”的词汇化被引量:10
- 2010年
- 本文认为习用语"有的是"强调数量多的意思来自于句子"S有的是NP"的言外之意。"有的是"词汇化的原因主要是句子"S有的是NP"中"NP"的移位和省略造成"是"的焦点标记的功能悬空,使其虚化为附着成分。
- 刘志富
- 关键词:词汇化
- 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
- 本文主要考察了汉语的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第一部分界定了汉语领属范畴的性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第二部分讨论领属性偏正结构的语义构造,具体考察了“领”“属”的类型及语义搭配,并从原型的人物占有关系领属、人人亲属...
- 刘志富
- 关键词:现代汉语
- 《红楼梦》中“果然”的功能及其由“确认”到“确信”语义演变被引量:1
- 2021年
- 清代小说《红楼梦》中“果然”有7种用法,主要作副词表示“确认”或“确信”。共时平面“果然”的各种用法是其历时发展的结果。副词“果然”由表示“确认”到表示“确信”经历了一个表示“断言得到验证”的过程。
- 李丽娟刘志富
- 关键词:红楼梦果然语义演变
- 不同复句类型及位置上高频时间副词的语义考察
- 2018年
- 通过对29个时间副词高频出现的复句类型及位置的调查统计,概括出了高频出现于某一类型复句位置上的时间副词所具有的共同语义特征。表明特定的时间副词的语义分析,可以在更大的复句语境中来进行,并进一步深化对具有共同语义特征的时间副词的语义差别的认识。
- 李丽娟刘志富
- 关键词:时间副词语义
- 现代汉语中“X的X”结构的对举现象
- 对举结构是由两个字数相等或相近、结构一致、语义相同或相反或相关的词组或语句构成。本文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的“X的X”对举现象,其典型形式是“X/_1的X/_1,X/_2的X/_2”,“X”主要是形容词、动词和动词短语。本文从...
- 刘志富
- 关键词:现代汉语
- 文献传递
- 表示责怨的“X也是(的)”被引量:6
- 2013年
- "X也是(的)"可以表示责怨和其中的"也是"有关。"X也是(的)"由表示判断到表示责怨的过程正是"也是"语法化的过程,促使"也是"语法化的因素主要是说话人的语用策略。对汉语表示责怨的语用策略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 刘志富李丽娟
- 关键词:语法化语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