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日明

作品数:4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哲学宗教
  • 9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哲学
  • 7篇政治
  • 7篇主义
  • 6篇社会
  • 6篇唯物
  • 6篇存在论
  • 5篇形而上学
  • 5篇唯物主义
  • 4篇社会存在论
  • 4篇未来社会
  • 3篇政治文明
  • 3篇实证主义
  • 3篇市民
  • 3篇市民社会
  • 3篇资本
  • 3篇文明
  • 3篇历史唯物主义
  • 3篇民社
  • 3篇法哲学
  • 3篇感性

机构

  • 40篇同济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作者

  • 40篇刘日明
  • 1篇刘小涛
  • 1篇孙亚君
  • 1篇黄云

传媒

  • 9篇同济大学学报...
  • 4篇学术研究
  • 3篇社会科学
  • 3篇人文杂志
  • 2篇学术月刊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哲学动态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浙江学刊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胜利油田党校...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被引量:9
2023年
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和未来社会文明形态可能性的生成立场上,马克思从现代形而上学、资本、技术三重维度开启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马克思寻找到了资本主义文明批判的社会存在论根据,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前提、本质真相和来历,把握到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得以确立的历史本质性和社会现实,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作用和限度,阐明了资本主义文明批判的辩证法原则,筹划了未来社会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和展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出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本身的特征和态势,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刘日明
洛克政治哲学中的矛盾之辩证分析
2004年
洛克知识论哲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矛盾。他本人也看到了这种矛盾 ,并且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从理论上调和这种矛盾。然而 ,由于这些矛盾乃是市民社会本身以及英国的民族特性和客观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矛盾 ,即历史的矛盾 ,因此 。
刘日明
关键词:洛克政治哲学
群众标准"的实质及其普遍有效性问题
2000年
刘日明
马克思与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颠覆被引量:1
2005年
近代法哲学的基础和本质是法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以“感性的活动”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颠覆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继而马克思揭示了法的形而上学的秘密,这是马克思颠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继续和展开。马克思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阐明了现代法权的辩证法。
刘日明
关键词:颠覆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特征被引量:3
2018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时代化特征,它必须深入地把握社会现实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对时代课题做出积极应答。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根本保证。马克思的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时代化的根据。只有面向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把握其时代课题才能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
刘日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社会现实
中国式现代化:“两个文明”相协调的内在逻辑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极为鲜明地标识出“两个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之“中国特色”所在。近代以来尤其是二战后,现代化作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性环节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这一进程也充斥着“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植根于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条件、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打破了这一迷思。“两个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所遵循的逻辑,是其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重要理据。
刘日明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的生存方式思想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2023年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生产力和技术是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在前资本-技术时代,人类处于自然人类的生存状态。在资本-技术的现代社会,人类处于技术人类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由于资本和现代技术的生产、消费的异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割裂,导致现代人陷入异化的生存状态。在未来社会,人类解放或自由人的联合体将实现,人与技术之间和谐相处的“技术-人类共同体”将形成,人的生存方式将进入理想状态。从对西方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的批判性超越和对未来社会人类理想的生存方式的展望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启和展开,也是一种未来社会属人的生存方式可能性的实现和具体化,马克思的生存方式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周璐刘日明
关键词:未来社会中国式现代化
当代境域中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被引量:6
2006年
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被历史遮蔽了。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境域,破除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传统解释模式,划定其理论中的两务界限,加强马克思法哲学与当代西方法哲学之间的对话,才能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
刘日明
关键词:法哲学
“感性的活动”与马克思的未来性思想被引量:3
2019年
马克思是有“未来哲学”的,“未来性”是其思想的原则高度。长期以来,马克思的未来性思想因被归入“知性科学”和“宗教因素”的解释模式而遭到了种种误读。马克思的“未来社会”是一种建立在“感性的活动”或“实践的活动”基础上的新的存在论(本体论),“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是马克思“未来性”的存在论根据。马克思在“感性的活动”新的存在论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阐释,并且通过对作为“感性活动之异化形式”的技术工业的批判,为未来社会的生成过程提供了具体化纲要。
刘日明
关键词:未来性
论劳动概念在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地位被引量:1
2004年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可以借助劳动概念来理解。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积极方面"的劳动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消极方面"的劳动即异化劳动的概念。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概念经历了从人类学概念到经济学、社会学概念的转变过程。马克思把消灭劳动的异化性质、克服市民社会的局限以及超越政治解放的限度与人类解放的理想结合起来了,从而实现了政治哲学的根本变革。
刘日明
关键词:政治哲学异化劳动政治解放社会关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