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泽

作品数:30 被引量:38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理学
  • 5篇核科学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3篇气凝胶
  • 9篇溶胶
  • 8篇光栅
  • 6篇溶胶凝胶
  • 6篇损伤阈值
  • 6篇激光
  • 6篇激光损伤
  • 6篇激光损伤阈值
  • 6篇光敏
  • 5篇衍射
  • 5篇溶胶-凝胶
  • 5篇聚丙烯
  • 5篇聚丙烯酸
  • 5篇ZRO2
  • 5篇丙烯
  • 5篇丙烯酸
  • 4篇溶胶凝胶法
  • 4篇化学法制备
  • 3篇低密度
  • 3篇性能研究

机构

  • 30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0篇刘春泽
  • 28篇周斌
  • 27篇沈军
  • 20篇杜艾
  • 16篇张志华
  • 15篇徐翔
  • 15篇吴广明
  • 7篇周昌鹤
  • 7篇倪星元
  • 5篇吴越华
  • 5篇徐超
  • 4篇叶君建
  • 3篇肖淑芳
  • 3篇徐纪平
  • 3篇陆卫昌
  • 2篇范广乐
  • 2篇罗爱云
  • 2篇叶君健
  • 2篇归佳寅
  • 1篇方侃

传媒

  • 6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功能材料
  • 2篇第九届中国核...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第八届全国激...
  • 1篇第五届(20...
  • 1篇第五届北京核...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块体气凝胶的通用制备方法进展被引量:16
2010年
传统溶胶凝胶法、环氧化物法和无机分散溶胶凝胶法是3种用于制备氧化物气凝胶的通用方法,在各自适用范围内均有重要意义。对于块体气凝胶的制备,传统溶胶凝胶法的工艺和理论成熟但制备范围较窄,环氧化物法制备范围广却存在着气凝胶的密度较高、易于收缩、难以成型等缺点,且难以适用于低价态元素氧化物块体气凝胶的制备。无机分散溶胶凝胶法的制备范围则非常广,它采用金属无机盐为前驱体,低分子量聚丙烯酸为分散剂与引导剂,结合传统溶胶凝胶法与环氧化物法,辅以超临界流体干燥和热处理工艺,一步反应即可获得具有密度较低、成型性好、强度较高、杂质易去除等特点的块体气凝胶。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多族多周期块体气凝胶的制备,在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领域将拥有广阔的前景。
杜艾周斌沈军归佳寅刘春泽范广乐张志华
关键词:气凝胶块体
负性光敏凝胶薄膜上的衍射光栅制备工艺研究
以Sol-Gel工艺制备的复合光敏凝胶材料具有负性光刻胶的性质,它是以金属有机源和β双酮基材料反应获得,敏感波长在紫外波段.在这一系列的光敏凝胶薄膜上,通过紫外光刻、双光束干涉、激光直接刻写等工艺结合显影工艺,可获得二维...
周斌徐翔刘春泽徐超张志华吴广明沈军
关键词:光栅
文献传递
ICF用铜基低密度气凝胶靶材料研制被引量:9
2008年
过渡金属基气凝胶是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靶的候选材料。以无机铜盐CuCl2的醇溶液为前驱体,采用聚丙烯酸为分散剂,环氧丙烷为凝胶促进剂,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柱状铜基醇凝胶。铜基醇凝胶经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后即可得到浅绿色柱状铜基气凝胶靶材料,材料密度为120~150mg/cm3。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气凝胶的微结构分析可知,该样品呈现由纳米级球形颗粒均匀堆积而成的网络结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样品结晶部分的成分主要为斜方晶Cu2^2+Cl(OH)3,而无定形部分的成分为水合氢氧化铜。
杜艾李宇农周斌吴越华肖淑芳刘春泽沈军倪星元
关键词:铜基气凝胶聚丙烯酸
微尺寸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机械性能研究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源,碳酸钠作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和原位成型工艺制得有机气凝胶微柱、薄片。经常压下丙酮替换和后续精确温控的高温碳化工艺制备相应的微尺寸碳气凝胶。研究表明,通过控制前期反应参数,可实现碳气凝胶密度在3...
徐翔周斌杜艾刘春泽沈军吴广明倪星元张志华
关键词:碳气凝胶力学性能溶胶凝胶
文献传递
过渡金属基气凝胶、过渡金属氧化物气凝胶、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气凝胶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渡金属基气凝胶、过渡金属氧化物气凝胶、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无机分散溶胶凝胶法,即以廉价的无机金属盐溶液为前驱体、聚丙烯酸为分散剂以及环氧丙烷为凝胶...
周斌杜艾吴越华徐翔刘春泽沈军吴广明张志华
文献传递
色分离光栅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研究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系统中,需要将经过非线性晶体变频后得到的混合光进行分频,使基频(1064nm)及二倍频(532nm)与三倍频(355nm)光分离而不进入靶室。色分离光栅(CSG)具有离轴分离,非线性相位延迟小...
刘春泽周斌周昌鹤杜艾沈军
文献传递
化学法制备的HfO_2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化学法制备了HfO2介质膜,研究了热处理、紫外辐照以及Al2O3复合对HfO2介质膜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并用输出波长为1.064μm、脉宽为10 ns的电光调Q激光系统测试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50℃左右的温度对薄膜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所获得的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高达42.32 J/cm2,比热处理前的激光损伤阈值提高了82%;无机材料Al2O3的适量添加能够提高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其中HfO2与Al2O3的最佳质量配比约为95∶5;另外,对薄膜进行适当的紫外辐照也可改善HfO2薄膜以及HfO2-Al2O3复合薄膜的抗激光损伤性能。紫外辐照对提高HfO2-Al2O3复合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效果尤为显著,辐照40 min后的激光损伤阈值达到44.33 J/cm2,比紫外辐照前的激光损伤阈值提高了90%。
沈军罗爱云吴广明林雪晶谢志勇吴晓娴刘春泽
关键词:HFO2薄膜紫外辐照激光损伤阈值
355nm ZrO_2凝胶色分离光栅的设计和衍射效率测量
2010年
基于光敏凝胶法二元光学元件制作工艺,设计制作了ZrO2介质色分离光栅。使用白光干涉仪和椭圆偏振光谱仪分别测试了光栅的几何结构参数和折射率;编制程序计算了光栅的理论衍射效率;搭建光路实测了光栅在设计波长的分频效果,并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对波长为355nm的激光,光栅的零级效率接近70%,而对1064nm和532nm的激光,其残留约13%,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周昌鹤周斌刘春泽沈军吴广明张志华
关键词:衍射效率ZRO2溶胶-凝胶
微尺寸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机械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源,碳酸钠作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和原位成型工艺制得有机气凝胶微柱、薄片。经常压下丙酮替换和后续精确温控的高温碳化工艺制备相应的微尺寸碳气凝胶。研究表明,通过控制前期反应参数,可实现碳气凝胶密度在300-1 000 mg/cm^3可控、比表面积高达1 521 m^2/g、具有不同内部微观结构和良好的低温力学稳定性能。所制备的微尺寸碳气凝胶是一种优秀的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用多孔泡沫材料。
徐翔周斌杜艾刘春泽沈军吴广明倪星元张志华
关键词:常压碳气凝胶力学性能
溶胶凝胶法制备闪耀光栅及特性研究
2007年
采用一步催化法,制备ZrO2光敏溶胶,用提拉法形成了单层光敏凝胶膜。采用紫外光刻技术,将掩摸图形转移到光敏凝胶膜上,通过曝光角度的控制,实现具有一定倾角的闪耀光栅制备,以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对光敏凝胶膜及光栅图形进行了性能测试及表征。并用355nm激光系统进行衍射效率及激光损伤阈值测定。获得了周期为2μm,高度为60nm,闪耀角为3°的闪耀光栅。
刘春泽周斌徐翔杜艾叶君建张志华吴广明沈军
关键词:溶胶-凝胶闪耀光栅ZRO2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