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晶
- 作品数:18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 2012年
- 上消化道即十二指肠以上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引起的出血。
- 刘晶晶袁耀宗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病变
- 肺结节热消融治疗后胸膜损伤的CT表现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估肺结节热消融治疗后胸膜损伤的CT表现,探讨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40例患者的57个肺结节进行CT引导下热消融治疗,回顾性分析术后消融区域的CT改变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0例患者均完成热消融治疗,当消融区域邻近胸膜时,脏层胸膜出现局部凹陷,本组研究中8例患者出现该征象,其中6例(75%)术后发生胸膜相关并发症,4例(50%)行胸腔闭式引流。结论:肺结节热消融术后局部脏层胸膜凹陷可能是胸膜损伤的表现,提示患者有较高的胸膜相关并发症风险。
- 黄蔚刘晶晶吴志远刘钦王子寅丁晓毅王忠敏
- 关键词:肺结节热消融胸膜损伤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体部小病灶中的应用价值
- 2015年
- 一般除胃肠道病变以外的、直径在3 cm以上的胸腹部病灶,绝大多数能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随着影像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直径小于3 cm的病灶被发现的机会也日益增多[1]。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较小的结节性病灶,利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进行定性诊断,已越来越多地为临床所应用,而高超精湛的穿刺活检水平对许多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刘晶晶陈克敏
- 关键词:小病灶穿刺活检
- CT 引导下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分析
-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特征,分析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治疗的治疗效果.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骨样骨瘤病例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11-58岁,平均2...
- 丁晓毅杜联军陆勇黄蔚吴志远王子寅刘钦刘晶晶王忠敏
- 关键词:骨样骨瘤射频CTMRI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粪便中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的检测,了解IBD患者中该菌的感染情况及其与IBD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确诊的IBD患者130例,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60例及克罗恩病(CD)患者70例。同时收集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及无肠道疾患的健康人群各60例为对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Cd毒素快速测试试剂盒(CDTK)方法对粪便样本中毒素A、毒素B基因进行检测,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130例IBD患者中,Cd感染者16例(12.3%),其中UC10例(16.7%),CD6例(8.6oA);对照组中未发现Cd感染者(x2=15.779,P=0.000)。处于活动期的IBD患者Cd感染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x2=10.092,P=0.001)。结肠型CD患者的感染率为4/14,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CD患者(x2=13.125,P=0.001)。轻度UC患者Cd感染率为4.5%、中度为14.3%、重度为6/17(x2=6.667,P=0.037);轻度CD患者的Cd感染率为0%、中度为4.2%、重度为5/16,感染率随疾病严重程度的上升而增高(x2=13.907,P=0.000)。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与未使用者其Cd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14,P=0.378);免疫抑制剂与广谱抗生素同时使用者和单用广谱抗生素者Cd感染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330,P=0.962)。结论IBD患者中存在着一定的Cd感染率,尤其是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患者,感染率随IBD疾病严重程度的上升而增高。
- 刘晶晶袁耀宗
- 关键词:芽孢杆菌属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聚合酶链反应
- 放射性粒子支架门静脉内植入联合药物洗脱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的初步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支架门静脉内植入联合药物洗脱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肝癌(HCC)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实验设计为前瞻性单臂研究,7例确诊为HCC合并MPVTT的患...
- 吴志远王忠敏丁晓毅黄蔚刘钦王子寅刘晶晶顾俊玮费晓燕
- 三种方式引导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比较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比较DSA、CT、B超3种方式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行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共8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DSA引导组30例,CT引导组22例,B超引导组30例,比较其手术时间、辐射剂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病人经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CT引导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其他两组(P<0.05)。该组接受的辐射剂量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DSA引导组各有1例出现气胸、血胸和颈部牵拉感。CT引导组1例出现颈部牵拉感。B超引导组中各有1例出现颈部牵拉感和颈部穿刺点导管折角。3组在并发症发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无1例出现感染、气体栓塞、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DSA引导下行颈内静脉PORT植入,其操作便利、耗时短、辐射剂量少,但盲视下行颈内静脉穿刺存在一定风险。
- 刘晶晶黄蔚吴志远王庆兵丁晓毅王忠敏刘钦王子寅
- 关键词:DSA引导B超引导CT引导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 2011年美国消化疾病周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疾病研究
- 2011年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疾病(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sease,CDAD)是院内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今年的美国消化疾病周(DDW)上,CDAD成为了一个新的讨论热点。
- 刘晶晶袁耀宗
- 关键词: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疾病消化疾病院内获得性感染CDAD
- 肝门区恶性肿瘤的纳米刀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丁晓毅王忠敏吴志远黄蔚刘晶晶刘钦王子寅王庆兵
- CT引导骨样骨瘤旋切与射频消融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总结骨样骨瘤的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对照分析骨样骨瘤旋切与射频消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12例旋切及20例射频消融骨样骨瘤病例。分析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特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分析二组患者的疗效。结果:X线、CT、MR对瘤巢的显示率分别为59.37%、100%、87.5%;患者均以局部或关节疼痛就诊,夜间疼痛加重、服用非甾体类镇痛药可缓解为典型表现。12例旋切治疗者均治愈(100%,12/12),除1例患者疼痛减轻外,其余患者治疗后局部疼痛均有增加;1例患者出现局部血肿和感染;20例射频消融治疗者均治愈(100%,20/2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骨样骨瘤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损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
- 王子寅丁晓毅杜联军陆勇黄蔚吴志远刘钦刘晶晶王忠敏
- 关键词:骨样骨瘤MRI介入性治疗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