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晶晶

作品数:22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护理
  • 8篇卒中
  • 7篇药罐
  • 7篇脑卒中
  • 6篇康复
  • 4篇偏瘫
  • 4篇偏瘫患者
  • 4篇中医
  • 3篇一体化
  • 3篇中风
  • 3篇中药
  • 3篇竹筒
  • 3篇维度
  • 3篇冷却装置
  • 3篇拇指
  • 3篇康复护理
  • 3篇拔罐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22篇江苏省中医院

作者

  • 22篇刘晶晶
  • 18篇张文娟
  • 7篇游佳
  • 3篇张莉
  • 3篇刘兰英
  • 2篇修闽宁
  • 1篇秦珊
  • 1篇殷海云
  • 1篇龚秀琴
  • 1篇周彦君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对互助培训模式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结对互助培训模式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7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n=35),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的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n=35)。对照组护生实施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护生采用结对互助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成绩、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对互助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刘晶晶张文娟游佳邢肖玥
关键词:实习生护理技能护理质量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灌肠袋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灌肠袋,包括装置主体、袋体、软管和肛管,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袋体,袋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肛管,袋体的两端活动连接有扎带,袋体的中间固定...
李晶张文娟刘晶晶游佳
文献传递
脑卒中康复疗效评定中Fugl-Meyer量表的应用
2020年
探讨脑卒中康复疗效评定中Fugl-Meyer量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6例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3例。观察组给予偏瘫实用训练技术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跟踪康复评定,采用Fugl-Meyer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出现升高的趋势(P<0.05),且观察组具有更高的运动功能评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Fugl-Meyer量表可显示脑卒中康复的评定疗效,可有效对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值得应用。
张莉徐悦刘晶晶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疗效
腕带标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腕带标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腕带识别标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佩戴腕带的89例患者无一例由于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纠纷或护理差错;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9.8%,较2010年提高了3.2%。结论:腕带标识的应用不仅完善了医疗护理的查对系统,更有效的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护患沟通,杜绝了护理差错与事故的发生,对确保护理安全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刘晶晶
关键词:腕带标识临床护理
基于“随症采集”实施中医针对性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随症采集”实施中医针对性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功能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盲抽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随症采集”的中医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功能恢复效果[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法(JOA)]、生存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两组干预后N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JOA、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随症采集”实施中医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腰椎功能康复,对患者获取优质康复结局和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张文娟刘晶晶游佳邢肖玥李晶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功能康复
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急性期下肢活动障碍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急性期下肢活动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急性期下肢活动障碍的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并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各自的临床疗效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我科室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使用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急性期下肢活动障碍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刘晶晶
关键词:中药熏洗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多元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情绪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多元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情绪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模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多元化康复护理。比较2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情绪状态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FMA评分、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多元化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患者满意度高,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张文娟李晶刘晶晶秦珊
关键词:脑卒中情绪状态MMSE评分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诊治的9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康复护理,联合组给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比较观察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咽腔收缩率、咽腔收缩持续时间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后,联合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联合组的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进食流质食物的咽腔收缩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联合组咽腔收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咽腔收缩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护理前,且联合组咽腔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联合组护理3个月后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降低患者进食流质食物的咽腔收缩率,提高咽腔收缩持续时间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
游佳张文娟刘晶晶吴雪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
基于黄帝内针理论的拇指药罐改善风寒袭络型面瘫口眼歪斜的疗效观察
2022年
探讨基于黄帝内针理论的拇指药罐在风寒袭络型面瘫口眼歪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针灸康复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风寒袭络型面瘫口眼歪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行对照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拇指药罐,两组上述护理方法为每天1次,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选定的观察指标涉及到治疗总有效率、TFGS评分及口眼歪斜评分。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来看,研究组患者该值(95.00%)和对照组(77.50%)相比较高(P<0.05)。实施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TFGS评分、口眼歪斜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优(P<0.05)。结论 拇指药罐可有效缓解口眼歪斜症状,促进面神经恢复,疗效确切,对促进风寒袭络型面瘫口眼歪斜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刘晶晶
关键词:口眼歪斜面神经
分经论治思想指导下探讨拇指药罐护理技术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在分经论治思想指导下,探讨拇指药罐护理技术在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100例缺血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规范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取穴、处方,再予拇指药罐护理技术干预,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缺损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焦虑抑郁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卒中患者运动评估量表(MAS)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期对照组,MA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0%(42/50),低于观察组的98.0%(4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50)、观察组为4.0%(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经论治思想指导下,拇指药罐护理技术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安全有效,能进一步促进患者缺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张文娟修闽宁李晶刘晶晶
关键词:中风恢复期偏瘫分经论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