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曼华
- 作品数:114 被引量:4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KISS1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外周血、癌组织中KISS1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RT-PCR检测40例EOC、2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20例良性卵巢肿瘤以及20例正常卵巢的组织及其术前静脉血中KISS1 mRNA的表达,分析KISS1 mRNA在4种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性及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OC组织及外周血KISS1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良性肿瘤以及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OC组织及外周血KISS1 mRNA的表达量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有无转移、术后残留病灶大小有关(P<0.05);KISS1 mRNA在EOC原发病灶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在对应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周血与卵巢组织中KISS1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69,P<0.001)。结论:KISS1基因可能参与了EOC的发生与发展,外周血KISS1 mRNA可作为卵巢癌分化程度、分期、复发及转移的生物学标志。
- 季金龙刘曼华林巍巍乔海凤郑艳莉单峰陈丽平
-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转移
- PTEN、P53与子宫内膜癌发病关系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P53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各20例,子宫内膜癌50例及子宫内膜癌旁组织50例中PTEN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旁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缺失率逐渐上升,P<0.05,差异有显著性。P53蛋白表述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达44%,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PTEN、P53二者皆为抑癌基因,皆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 薛菊辉刘曼华陶潜鲁小燕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PTENP53
- Survivin、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意义
- 2007年
- 目的: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Survivin、ER、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4例癌旁组织标本中Survivin、ER、P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Survivin蛋白在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8.8%(P<0.01);(2)ER、PR在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48.3%,均低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94.1%,85.3%(P<0.01);(3)随着晚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Survivin表达增高,而PR却呈低表达(P<0.05),ER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有关(P<0.05);(4)Survivin与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314,P<0.05;r=-0.479,P<0.01)。结论:Survivin、ER、PR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ER、PR在癌组织的变化提示癌细胞丧失了原来细胞的功能;联合检测Survivin、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协助诊治并判断预后。
- 刘曼华陶潜郑艳莉鲁晓燕杨其昌沈屹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免疫组织化学法SURVIVIN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 儿童和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析——附26例报告
- 1995年
- 1978年~1993年共收治儿童和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26例,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根据临床及随访结果,总结儿童及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疗效及手术方式,报告如下。
- 刘曼华张健增
- 关键词:卵巢肿瘤儿童青少年
- 临床洗胃进出液平衡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电磁流量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自主设计了一种洗胃进出液平衡监测系统,以满足临床急诊中毒洗胃需要,实现液体量的精密监测。该系统能持续监测洗胃进出液量,并对出现的异常数值及时报警,系统操作方便,监测指标灵敏可靠,能满足急诊抢救需要。
- 王芳陈建荣吴小丽刘曼华翁卫群王健
- 关键词:洗胃安全管理
- 巨噬细胞CD68与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关系
- 2013年
-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CD68与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巨噬细胞CD68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合并肌瘤患者病灶及结合带中的表达。结果巨噬细胞CD68在各组病灶及结合带组织的表达情况见表1~表3。①腺肌病组结合带巨噬细胞CD68表达明显高于肌瘤组及正常组结合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组与正常组结合带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腺肌病组病灶中巨噬细胞CD68表达较肌瘤组病灶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组腺肌瘤病灶中巨噬细胞CD68表达较肌瘤病灶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子宫腺肌病病灶中巨噬细胞CD68表达较其结合带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可能与局部的免疫改变、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 周金玲王莹刘宏斌刘曼华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巨噬细胞
- 孕妇血清HIF-1α、胎盘血流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胎盘血流变化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因FGR就诊的孕妇5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孕检的孕妇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随访两组孕妇孕期妊娠状况,分析HIF-1α、胎盘血流变化与FGR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孕妇各孕周胎盘动脉S/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滋养细胞HIF-1α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GR与HIF-1α、胎盘动脉S/D值均呈明显相关性(P<0.05),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GR发病机制复杂,HIF-1α参与胎盘血管生成,胎盘血流变化决定血流阻力,均为FGR和妊娠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 蒋玲玲刘曼华乔海风薛莉莉
-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缺氧诱导因子-1Α
- 超声检查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16例CSP孕囊疝入切口的程度、胎血管搏动的有无及孕囊周围血流丰富程度;按孕囊平均直径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根据孕囊疝入切口处瘢痕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型,根据血流情况分为0、Ⅰ、Ⅱ、Ⅲ级;依据超声检查确定诊断并指导选择临床处理方案。结果①Ⅰ组1例,Ⅱ组7例,Ⅲ组5例,Ⅳ组3例。Ⅰ组疝入程度为轻度1例,血流Ⅰ级1例;Ⅱ组疝入程度为轻度3例、中度3例、重度1例,血流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Ⅲ组疝入程度为轻度3例、中度1例、重度1例,血流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2例;Ⅳ组疝入程度为中度2例、重度1例,血流Ⅱ级1例、Ⅲ级2例。②疝入程度重度3例均采取剖宫瘢痕切除加取胚术;轻、中度3例选择了单纯超声下清宫术;轻、中度8例采用全身静脉MTX滴注后进行清宫术;中度2例选择经皮子宫动脉栓塞加MTX药物灌注后进行清宫术;清宫过程中6例采用碘仿纱条填塞后血止;1例行急诊子宫动脉栓塞后血止。③单纯清宫术β-HCG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剖腹瘢痕切除加取胚术、药物或介入加清宫术。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明确CSP诊断,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手术提供监护和引导,术后提供随访观察,可确保整个治疗的安全实施。
- 张忠新郑艳莉刘曼华徐海燕黄海鸣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超声诊断
- 术后非周期应用GnRH-α治疗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非周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对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方法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150例分为三组:A组50例,为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0例中,52例术后周期应用GnRH-α治疗(B组),48例术后非周期应用GnRH-α治疗(C组)。随访1年,比较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窦状卵泡数(AFC)、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PSV)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A组手术前、术后的FSH、LH、E_2、AFC和PSV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B、C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A组,C组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B组的上述指标低于A、C组(P<0.05),但A、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妊娠率90.0%,高于B和C组的35.3%和53.3%(P<0.05),C组妊娠率稍高于B组(P>0.05)。结论对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非周期应用GnRH-α较周期应用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育患者的妊娠率。
- 乔海风刘颖蕾鲁晓燕郁超张忠新刘曼华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卵巢储备功能
- Survivin、E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Survivin、E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4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Survivin、E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5.0%,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织(5.0%)及癌旁组织(8.8%)(P<0.001)。②ER在正常子宫内膜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4.1%,均高于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50.0%)(P<0.001)。③Survivin随着晚临床分期、组织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及发生淋巴结转移表达增高(P<0.05),ER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有关(P<0.05)。④Survivin与E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γ=(0.314,P=0.014)。结论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R随细胞恶变发生改变。对Survivin、ER表达水平的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刘曼华陶潜郑艳莉鲁晓燕杨其昌沈屹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SURVIVIN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