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柏生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1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198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矫正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98例则单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与对照组患者的7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采用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刘柏生
- 关键词: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
-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红细胞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观察单次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红细胞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38例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光疗+白蛋白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IVIG 1g/kg静脉滴注1次,对照组给予IVIG 500mg/(kg.d),静脉滴注,连用3d。结果 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是4.35±0.52d,光疗时间是34.90±4.60h,光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是272.57±50.21μmol/L,光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是76.33±27.27μmol/L;对照组黄痘消退时间是6.38±0.57d,光疗时间是44.20±6.01h,光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是270.21±49.31μmol/L,光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是160.13±38.16μmol/L。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黄疸消退所需时间、光疗时间短,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更明显。结论 单次大剂量静脉注射IVIG治疗红细胞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疗法。
- 张丽华刘柏生邓芳丽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鼻石诊断与治疗(附8例报告)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目的探讨鼻石的常规诊断与治疗程序。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鼻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疗经验与教训。结果本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鼻塞和流脓涕;高分辨CT扫描(HRcT)于6个病灶中心见低密度核心区域,周围为均匀的高密度无机盐影,是为本病较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并可发现并发的鼻窦炎症和中隔偏曲或穿孔。本组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论HRCT有助于鼻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的适宜疗法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
- 刘斌江育玲任基浩刘柏生彭建辉
- 关键词:鼻腔结石
- BATF2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BATF2基因在人舌鳞状细胞癌(oral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T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TF2基因在OTSCC组织(16例)及对应癌旁黏膜组织(16例)的表达,探讨BATF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定量PCR显示BATF2 mRNA在13例OTSCC组织表达低于癌旁黏膜组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BATF2蛋白在14例OTSCC组织表达低于癌旁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显示在202例OTSCC标本中,BATF2蛋白无表达20例(9.9%),低表达104例(51.5%),高表达78例(38.6%);且BATF2蛋白表达水平与OTSCC组织分化相关(P=0.002),BATF2蛋白低表达患者预后显著差于BATF2高表达者(P< 0.001).结论 BATF2在OTSCC中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预后相关,可作为预测OTSCC预后的分子指标及OTSCC潜在的治疗靶点.
- 文浩杰唐金勇刘柏生孙传政
- 关键词:舌肿瘤
-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3月~2003年10月150例施行腺样体切除术并随访6月以上的慢性鼻窦炎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150例中治愈98例 (治愈率65.3%),好转41例(27.3%),无效11例(占7.3%),术中无任何并发症,总有效率为92.6%。结论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Ⅰ型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 刘柏生张丽华
- 关键词:儿童鼻窦炎腺样体切除术鼻内镜手术
- 鼻石CT诊断
- 2009年
- 目的探讨鼻石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8例鼻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主要的症状为鼻塞和流脓涕;HRCT扫描见6个病灶中心见低密度的核心,周围为均匀的高密度无机盐影,为本病较特征性影像学改变;HRCT同样可发现并发的鼻窦炎症和中隔偏曲或穿孔。结论HRCT有助于鼻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刘斌江育玲任基浩刘柏生彭建辉
- 关键词:鼻腔结石
- 鼻内镜下内翻性乳突状瘤切除术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突状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3年8月有随访资料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79例,42例采用鼻内镜手术,37例采用鼻外进路鼻侧切开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差异。结果:鼻内镜下鼻乳突状瘤切除与传统手术方法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鼻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鼻外进路组。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好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易建武彭建辉刘柏生杨宁
- 关键词: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
- 特异性抗原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特异性抗原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8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特异性抗原免疫治疗,对治疗前后鼻部症状、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同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与药物用量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注射治疗期间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6.02%。结论:特异性抗原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是一种起效快、安全性好的有效方法,对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鼻相关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 刘柏生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疗效安全性
- 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红细胞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单次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38例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IVIG 1 g/kg静脉滴注一次,对照组给予IVIG 500 mg/kg/d静脉滴注,连用3天。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单次大剂量静脉注射IVIG治疗红细胞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方法。
- 张丽华刘柏生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