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厚
- 作品数:30 被引量:266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外语课堂语言政策研究概况与思考被引量:2
- 2023年
- 目前语言政策研究呈现出从宏观转向微观的趋势。外语课堂语言政策作为微观层面的语言教育政策,在国内外语言政策研究中极具潜力与发展空间。本文对外语课堂语言政策展开研究,梳理了外语课堂语言政策的要素,涵盖外语课堂语言政策的定义、政策制定者及政策类型,继而讨论了影响外语课堂语言政策的因素,并以英语课堂为例介绍了我国的外语课堂语言政策现状。最后,文章从显性和隐性政策的角度分别探讨了我国外语课堂语言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 刘永厚王梓萌
- 关键词:外语教育规划
- 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的涉外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随之,作为商务沟通手段之一的商务信函,因其在商务贸易中承载的独特功能,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将语言学的经典礼貌理论与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结合,分析了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的实现途径,重点探讨了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的应用方式,从而让人们在国际商务沟通中更好地运用礼貌策略优化沟通效果。
- 刘永厚郑双
- 关键词:商务沟通英语信函礼貌策略
- 主体语框架模式在教师语码转换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08年
- 本研究运用Myers-Scotton的主体语框架模式,对一名北京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中的句内语码转换进行了结构方面的分析研究。发现这名中国教师的句内转换具有从汉语转向英语的特定方向性。论文分析了嵌入语英语的词和语言岛(指短语和小句)的内部结构,证明嵌入语英语的成分基本上遵循主体语汉语的语法框架,失去其应有的屈折变化。另外,由于说话人的思维在语码转换时受到主体语语法框架的误导,出现了两类语用错误。
- 刘永厚
- 关键词:语用错误
- 中外学者学术评价能力对比研究——以国际发表中的英语转述动词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学术评价能力是当前学术写作研究的一大热点。本研究以语言学国际期刊中国大陆学者与英语本族语学者的80篇论文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中外高水平学者在英语转述动词使用类型和时态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英语转述动词的类型和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外学者遵循着相近的学术规约,通过英语转述动词进行学术评价的能力在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局部层面上,中国学者过多引述研究过程,过少使用话语型转述动词。转述动词的评价潜势分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中国学者需要增强隐性评价的意识。
- 刘永厚司显柱
- 关键词:转述动词学术评价学术语篇
- 从模因论看“亲”的语义泛化被引量:1
- 2016年
- 称呼语的语义演变能够揭示特定时期人们价值观取向的走势,"亲"便是新时期的一个典型。本文运用模因论对称呼语"亲"的语义泛化过程进行探究,指出目前模因"亲"的传播、语义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专指粉丝、爱好相同的人、网购顾客、社会通称。运用模因论对每一个阶段的语义扩散都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
- 刘永厚薛睿王顺利
- 关键词:语义泛化模因
-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新发展:语言秩序视角——《中国崛起中的语言意识形态和语言秩序》评介被引量:2
- 2021年
-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近年来出现了语言秩序研究的新发展动向。《中国崛起中的语言意识形态和语言秩序》一书构建了一个语言意识形态和语言秩序的理论框架。作者深入剖析了中国崛起过程中整合性语言意识形态对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阐述了当前中国对边境地区、海外华人社区甚至全球的境外语言规划。该书有助于读者从语言意识形态和语言秩序的宏观视角认识当代中国语言政策和规划。
- 刘永厚蔡亚梅
- 关键词:语言规划
- 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径、热点与趋势被引量:8
- 2019年
- 本文梳理了语体变异研究的四个路径:注意力模式、听众设计模式、语境模式和说话人设计模式,发现语体变异研究总体上从单维度发展到了多维度研究,强调不同层面符号的意义连贯性,越来越突出说话人的主体性以及对语料的质的分析。论文指出语体的所有权、语体的动态观、语体研究的整体观以及语言意识形态的中介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 刘永厚
- 关键词:语体语体变异主体性
- 实践共同体:一个日臻成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范式被引量:2
- 2015年
- 实践共同体理论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成为一个日臻成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范式。本文指出传统的言语共同体研究范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过分强调语言的核心作用、忽视边缘成员、忽视社会个体的主体性、视身份为静态的范畴以及过分依赖研究人员的解释。相反,实践共同体理论认为语言的角色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分析才能显现,它能同时兼顾语言和其他社会实践行为、兼顾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微观的个体主体性等层面,对语言变异有更强的解释力。
- 刘永厚
- 关键词:实践共同体社会语言学研究范式
- 中外学者国际期刊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2
- 2016年
- 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备受学者的关注,但我国学界关于中外学者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语言学领域5种国际权威期刊上中国大陆学者和英语母语学者论文的摘要各50篇自建语料库,从语步结构、时态、语态三方面对摘要展开对比分析,探究两类摘要写作的异同。研究发现:两类摘要的语步结构完整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英语母语学者的语步结构完整性更胜一筹;两类摘要的时态使用都是一般现在时占比最大,其次是一般过去时,但不同语步中的时态使用有所不同;两类摘要的语态使用中主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均高于被动语态。本研究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教学能够提供一定启示。
- 刘永厚张颖
- 关键词:英语摘要语步时态语态
- 国家话语新媒介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因素、问题成因及解决路径
- 2025年
- 媒介技术的发展制约和塑造着国家话语的传播模态及话语互动方式。新媒介为国家话语的国内外传播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性,但由此产生的“众声喧哗”语境与“蒲公英效应”也使国家话语的生产和传播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国家话语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言说主体对话语事件的整合能力、对话语框架的建构能力、与言说对象的话语交互能力以及文本与语境的适配度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由此针对不同的话语事件建构适切的话语框架,重视话语主体的层次类型及话语交互的主体间性,以“再语境化”策略增强国家话语传播的语用效果,是提升国家话语新媒介传播效果的有效路径。
- 樊小玲刘永厚
- 关键词:国家话语新媒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