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涵之

作品数:3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文学
  • 4篇文艺
  • 3篇诗学
  • 3篇中文系
  • 3篇文化
  • 3篇国文
  • 2篇代文
  • 2篇叙事
  • 2篇学史
  • 2篇艺术
  • 2篇中国文学
  • 2篇生命
  • 2篇失宠
  • 2篇文化研究
  • 2篇文气
  • 2篇文学理想
  • 2篇文学史
  • 2篇小说
  • 2篇写作
  • 2篇教育

机构

  • 36篇湖南大学
  • 3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滑铁卢大学

作者

  • 36篇刘涵之
  • 3篇马丹
  • 1篇李彦
  • 1篇周理

传媒

  • 5篇俄罗斯文艺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文化与诗学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文史知识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2篇中国图书评论
  • 2篇民族艺术研究
  • 2篇励耘学刊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华文文学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诗探索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法人
  • 1篇创作与评论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沈从文文学理想复杂性片论
2007年
从创作动力上看,沈从文生命观的文学式表达涵盖了文学理想、文学实践的芜杂,从而对生命的丰富性的理解程度决定了文学理想、文学实践的深度模式。按照沈从文的理解,文学理想与文学实践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在文字德性、生命重造上的展开便是文学经典的塑造以及经典塑造背后的文化进步使命,其内容则表现为抽象的抒情和从抽象的抒情出发的自为色彩浓厚的文学实践,它总是不断地在生命的时间感受和梦想的寄托上完成作者一厢情愿的浪漫抒情。由于这样的文学自律原则无法完全地与新文学的载道传统分离,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也相应地表现出多重的矛盾性,譬如生命感受的集体与个体之间的紧张关系、抽象与事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就是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
刘涵之
关键词:文学理想生命
复调艺术与反抗绝望——《过客》重读
2018年
《过客》写作于1925年3月2日,发表于3月9日的《语丝》第17期,一个月之后,即4月11日,鲁迅在致读者赵其文的信中,谈及该文的主题:《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但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
刘涵之
关键词:反抗绝望《过客》重读复调《语丝》反抗者
《故事形态学》的问题意识——兼谈列维—斯特劳斯对普罗普的批评被引量:1
2009年
从《故事形态学》一书来看,普罗普对作为情节基础的叙事功能有着清楚的问题意识,他认为功能是稳定的、故事已知的功能是有限的、功能项的排列顺序永远是同一的、所有神奇故事按其构成都是同一类型,这一预设有助于他在对功能的结构把握和对结构的功能把握两个层次上理解功能作为情节的基础的形式意义。在功能—结构模式当中,其故事形态学研究之着眼于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处理的恰恰是"功能"的自足性问题。普罗普将功能视为探讨故事形态的决定性力量,这明显带有形式主义的看法,但同时也构成列维—斯特劳斯利用结构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的结构属性诘问普罗普的理由所在。
刘涵之马丹
关键词:结构主义
小说新质与现代文艺高峰--以鲁迅、沈从文为中心被引量:2
2021年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艺的主要组成部分,佳作迭出,涌现了以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为代表影响深远的文艺高峰作家,显示着"五四"新文学开创新传统的突出实绩。在新文学的历史进程中,"小说是步伐最稳健、成就最大的艺术形式"(1),文体魅力独特,美学表达具有优势,文艺高峰光芒璀璨。
刘涵之
关键词:现代文艺中国现代文学新文学老舍
诗学与诗歌的互歧
2018年
将彭老师八十年代初期以来的诗歌评论和他的诗歌写作对照起来阅读也许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和亮亮谈诗》一书是彭老师比较早结集的诗学著作。这部著作从诗歌的情感、诗歌的形式表达及现代诗的源流(“现代诗的源流”这部分内容在2006年出版的《彭燕郊诗文集·评论卷》里以“再会吧,浪漫主义”为题标出)三个方面探讨了诗学领域较为前沿的话题。
刘涵之
关键词:诗歌写作诗学诗歌评论浪漫主义现代诗诗文集
降临的“主人翁”——《西游记》“主人收降”模式的叙事学意义
2024年
从叙事学角度来看,《西游记》中神仙属下下界为妖的故事遵循相同的“主人收降”叙述模式,意义丰富。叙述者以“忧虑的唐僧”为始,将重点移至神魔之争,通过“第三人”强化西行受难的主题,最后在“主人翁”的降临中剥落了取经故事的神圣光环,强调了“主人翁”的特殊之处。在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叙事意图的驱使下,降临的“主人翁”并不是突兀的求助,而是表征小说叙事目的的真正达成。“主人收降”模式也因此区别于古代希腊悲剧的“机械降神”模式。
刘涵之王艺潞
关键词:《西游记》叙事学
形式演变视野中的文艺高峰被引量:1
2020年
中外文艺发展史上若干时段的文艺高峰无不证明形式标准的效应。没有形式的不断变化和创新,便没有艺术发展。伟大的艺术家总是自觉追求形式的突破,在形式突破的过程中创造艺术杰作,从而建立新的形式尺度,垂范后世。历史地看,文艺高峰一方面体现为形式表达的突破,一方面体现为相关艺术理论的创建。这也说明文艺高峰的筑就和理论创建的关联性。
刘涵之
《道德箴言录》的智慧
2009年
罗兰·巴尔特说,阅读拉罗什福科有两种方法:“断续引证或顺序阅读”。“断续引证”意味着阅读者以主动的姿态积极地将作品的“惯习性表达”调整为“适合我自己的环境,将其不具名的形式纳入我的情况或我的情绪声音之内”。而“顺序阅读”则表示阅读者有可能被动地进入展现“作者、作者的偏执及其时代的”氛围当中,从而忽略“我们读者”自身的趣味与意图,这样的阅读结果便是“我逐次阅读这本像是一段叙事或一篇散文的格言集,
刘涵之
关键词:箴言道德阅读者巴尔特情绪
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
2015年
在余秀华的两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和《摇摇晃晃的人间》出版之前,余秀华就在网络上爆红。人们关注她是因为她是一个患脑瘫症的农民诗人。女性诗人、农民身份、脑瘫症,这本来就能形成话题,供人们做茶余饭后的谈资。阅读一两首余秀华的诗,再静下心来思考她的爆红,进而坚持读完她的一本诗集,
刘涵之
关键词:疼痛农民诗人女性诗人农民身份
苏格拉底为何要去死——重读柏拉图《申辩》
2015年
苏格拉底之死不是因意气之争而遭遇的死,也不属于那种"不自由,毋宁死"的死。意气之争大多源于某一件具体的关涉名或利的事,故随着事情的过往,意气之争所致的死并不具有历史的恒久性。显然,苏格拉底之死不是这样。苏格拉底是雅典城邦的公民,他享有城邦公民的基本权利,
刘涵之
关键词:法律语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