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秀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3篇丙泊酚
  • 2篇无痛肠镜
  • 2篇无痛肠镜检查
  • 2篇小儿
  • 2篇靶控
  • 2篇靶控输注
  • 2篇肠镜
  • 2篇肠镜检查
  • 1篇地佐辛
  • 1篇凋亡
  • 1篇多模式镇痛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手术
  • 1篇氧糖剥夺
  • 1篇异丙酚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躁动
  • 1篇镇痛

机构

  • 7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刘爱秀
  • 2篇曹淑梅
  • 2篇李莎莎
  • 2篇卢荣军
  • 2篇杨克
  • 1篇王瑞
  • 1篇李新
  • 1篇王百忍
  • 1篇贾济
  • 1篇熊利泽
  • 1篇王世全
  • 1篇王强
  • 1篇张蕾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靶控输注组(TCI组)和手控输注组(MCI组),每组30例。TCI组使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5.0μg/ml。MCI组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2mg/kg。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变化,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的总用药量。最后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中的SBP、DBP、SpO2较肠镜检查前均有明显下降,但MCI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TCI组(P<0.05)。②MCI组中呼吸抑制(SPO2<90%)发生7例,TCI组无呼吸抑制发生。③MCI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高于TCI组(P<0.05),MCI组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TCI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用于无痛肠镜检查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苏醒迅速。
颜琳刘爱秀卢荣军
关键词:靶控输注丙泊酚无痛肠镜麻醉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ERCP术的麻醉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ERCP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接受全麻条件下ERCP术的患者145例,随机分为组一(36例)、组二(37例)、组三(35例)及组四(37例)。在整个手术期间分别采用舒芬太尼0.05μg/kg、0.1μg/kg、0.15μg/kg及0.2μg/kg镇痛,镇静均采用丙泊酚2 mg/kg,观察麻醉效果。结果观察手术期间血压控制情况,发现术前、术中、术后组间指标差异均较小,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血氧饱和度情况,发现术中组一下降程度最小,而组三、组四较组二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术后发现在苏醒期躁动评分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组二、组三、组四的意识恢复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明显低于组一(P<0.05)。结论合适剂量的舒芬太尼(0.1~0.15μg/kg)复合丙泊酚用于ERCP术可明显稳定患者麻醉期生命体征,缩短意识恢复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同时,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更符合临床实际需要。
李莎莎曹淑梅杨克刘爱秀王瑞
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ERCP麻醉
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术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疼痛评分,术前6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均随时间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56±0.61)分、(2.71±0.49)分、(2.03±0.32)分、(1.35±0.2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一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6 h的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 h、24 h的IL-6、CRP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的IL-6水平分别为(42.12±6.03)pg/m L及(34.55±5.03)pg/m L,CRP水平分别为(35.61±4.38)mg/L及(22.82±3.79)mg/L,分别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一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4±0.65)d、(1.89±0.59)d、(6.03±0.8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6,P=0.456)。结论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的镇痛作用佳,可减轻术后应激程度、利于术后恢复。
李莎莎刘爱秀曹淑梅杨克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多模式镇痛
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观察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ASAΙ~Ⅱ级拟在全麻下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喉罩-七氟醚组(实验组)和氯胺酮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术后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术后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适合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诱导快,术中安全平稳,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杨晓亮刘爱秀
关键词:喉罩七氟醚氯胺酮小儿眼科手术
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60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靶控输注组(TCI组)和手控输注组(MCI组),每组30例。TCI组使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5.0μg/ml。MCI组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2mg/kg。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变化,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的总用药量。最后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中的SBP、DBP、SpO2较肠镜检查前均有明显下降,但MCI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TCI组。MCI组中呼吸抑制(SPO2<90%)发生7例,TCI组无呼吸抑制发生。MCI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高于TCI组;MCI组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TCI组。结论:靶控输注用于无痛肠镜检查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苏醒迅速。
刘爱秀卢荣军
关键词:麻醉
氨磷汀对氧糖剥夺引起的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氨磷汀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元样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其最终用于临床脑缺血的治疗打下基础。方法: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氧糖剥夺4h后复氧复糖,给予不同浓度的氨磷汀处理,20h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MTT和LDH检测细胞活力和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计数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高浓度氨磷汀对正常PC12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P<0.05),而低浓度则无。氨磷汀可以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PC12细胞活力(P<0.05),减少LDH释放(P<0.05),保护细胞正常形态,抑制细胞凋亡(P<0.05)。结论:氨磷汀对氧糖剥夺引起的神经元样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张蕾刘爱秀王强李新贾济王世全王百忍熊利泽
关键词:氨磷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C12细胞氧糖剥夺凋亡
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地佐辛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注NaCl溶液2ml和地佐辛0.1 mg/kg)。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期的躁动评分,记录各观察点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地佐辛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各观察点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能有效地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全身麻醉后苏醒更安全。
刘爱秀杨晓亮
关键词:地佐辛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