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和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泄浊化瘀饮联合氯沙坦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及对CTGF、BMP-7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泄浊化瘀饮联合氯沙坦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及对CTGF、BMP-7的影响。方法:12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泄浊化瘀饮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e GFR、CTGF及BMP-7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TGF和BMP-7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泄浊化瘀饮联合氯沙坦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肾脏功能,并有助于调节CTGF和BMP-7水平。
- 朱斐斐姚金刘波刘福和
- 关键词:氯沙坦慢性肾衰竭疗效CTGFBMP-7
- 药物制剂教学中实训模式的探索被引量:1
- 2018年
-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模式逐步开始从学科教育转为职业教育;但对于如何使得药物制剂教育摆脱以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改革以取得更佳实践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培养更高层次制药行业职业技能人才,针对药物制剂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亦成为必然;本文对实训教学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提出相关理论及观点,从而推动药物制剂教育实训模式不断发展。
- 倪文娟阮景李剑惠刘福和
- 关键词:药物制剂实训模式
- 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给药系统(hydroxysafflor yellow A phospholipid complex self-microemulsion drug delivery system,HSYA-PC-SMEDDS)的制备方法,以提高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为今后口服制剂开发提供一定研究思路与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复合率为评价标准,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磷脂复合物(PC),并考察不同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药物浓度以及药脂比下复合率,确定HSYA-PC的最佳制备条件,并进行理化性质确证,以粒径及载药量为响应值对HSYA-PC-SMEDDS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同时测定HSYA-PC-SMEDDS在不同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度;并以HSYA水溶液为对照组,记录HSYA-PC-SMEDD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特性。结果①当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40℃、药物浓度为2 mg·mL^−1以及药脂比为1∶3时,HSYA-PC的制备条件最优,最佳工艺下复合率为(98.14±0.95)%。②当油相为油酸乙酯、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助表面活性剂为二乙二醇乙醚时,所组成的空白自微乳液能在水中快速形成均一、稳定且略带蓝色微乳光的澄清透明液体。③当HSYA-PC-SMEDDS自微乳分散于50倍的去离子水中后,其迅速溶解并形成黄色澄清液体;所得溶液的粒径与电位在24 h内几乎无变化,且外观上无肉眼可见物质析出,表明HSYA-PC-SMEDDS给药系统在24 h内性质稳定。④相比于HSYA对照组,HSYA-PC-SMEDDS组的Cmax由(0.37±0.36)μg·mL^−1显著增大到(1.28±0.62)μg·mL^−1,并且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与AUC0→∞也分别由(147.29±137.63)min·μg·mL^−1和(195.82±169.09)min·μg·mL^−1增大至(430.99±151.46)min·μg·mL^−1和(502.69±138.96)min·μg·mL^−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HSYA制备成PC中间体可显著提高HSYA的脂溶性,进一步制备成HSYA-PC-SMEDDS能使其充分溶解在水性介质,且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 刘福和倪文娟俞松林黄安皓邹佳峰李范珠
- 关键词:羟基红花黄色素A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生物利用度
- 一种小鼠爬行计步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鼠爬行计步器,包括箱子,所述箱子上设置有计步机构,所述计步机构包括拍摄组件,所述拍摄组件包括若干个摄像头,所述计步机构还包括爬行板,所述箱子上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使所述爬行板锁止于所述箱...
- 陈紫微刘福和陈磊侯姗姗吴静蔡瑜
- 吐温-80包裹的神经毒素纳米粒鼻腔给药脑内递送的研究
- 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为纳米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神经毒素(1)PBCA纳米粒,考察其形态、粒径、ζ电位、包封率;并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评价经吐温-80包裹及未包裹的1PBCA纳米粒大鼠鼻腔给药后脑内递送的特...
- 刘福和金桂王斌艳魏颖慧李范珠
- 关键词:吐温-80神经毒素纳米粒鼻腔给药
- 当归补血颗粒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颗粒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肾蒂血管构建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肾微透析技术结合HPLC测定腺苷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Bax、Bcl-2、iNOS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腺苷、次黄嘌呤和肌苷的含量分别为(0.57±0.11),(3.14±0.20),(0.16±0.03)μmol·L-1,保持稳定并作为各实验组基准值,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90 min,模型组升高至(8.61±0.62),(10.92±1.14),(0.85±0.05)μmol·L-1,而当归补血颗粒组升高至(6.91±0.67),(6.04±0.67),(0.61±0.13)μmol·L-1,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大鼠肾组织细胞中Bcl-2、Bax、iNOS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再灌注后,当归补血颗粒组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而Bax和iNOS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当归补血颗粒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ATP降解,上调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iNOS基因表达有关。
- 吕长江刘福和王国伟郭曼曼戴东波魏颖慧李范珠
- 关键词:免疫组化法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 PBL模式在药物制剂实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2018年
- 《药物制剂实用技术》是一门理论兼实验操作技能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在药物制剂实用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职业能力和职业潜力兼具的药学人才亦是目前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迫切提高的关键问题。PBL模式在药物制剂实用技术教学中应用有助于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实现职业能力和职业潜力同步培养;但在实践过程中还需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
- 倪文娟李剑惠计竹娃刘福和
- 关键词:PBL教学质量
- 茯苓三萜类成分利水作用的虚拟筛选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茯苓三萜类利水成分的虚拟筛选技术。方法选取39种茯苓三萜类成分作为配体,选取3种水通道蛋白AQP1,4,5作为靶蛋白,采用PyRx0.8软件autodock vina模块进行筛选。结果在39个茯苓三萜化合物中,去氢松香酸甲酯分别与AQP1,4,5结合的活性较强。结论去氢松香酸甲酯可能是茯苓利水健脾的活性物质。
- 倪文娟俞松林张莉华刘福和崔明超陈少军
- 关键词:茯苓三萜水通道蛋白
- 载药纳米粒透过血脑屏障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血脑屏障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结构基础,有效保护脑组织避免外源性有害物质侵害,但也阻碍许多治疗药物进入脑内,限制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如何有效透过血脑屏障成为此类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环节。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能携载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提高脑内药物浓度,实现脑内靶向给药。本文对载药纳米粒及其透过血脑屏障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斌艳夏爱晓陈苹苹倪玲刘福和李范珠
- 关键词:纳米粒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物载体
- 聚山梨酯-80包裹神经毒素-Ⅰ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脑内药动学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制备聚山梨酯80包裹的神经毒素-Ⅰ(NT-Ⅰ)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纳米粒(T-80-NT-Ⅰ-PBCA-NP),并考察其脑内药动学特征。方法以PBCA为纳米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T-80-NT-Ⅰ-PBCA-NP,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经鼻腔给药后,运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以未包裹的NT-ⅠPBCA纳米粒(NT-Ⅰ-PBCANP)为对照组,研究神经毒素-Ⅰ在脑内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动力学过程。结果大鼠鼻腔给药后,聚山梨酯-80包裹与未包裹的NT-ⅠPBCA纳米粒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71.018±7.641)、(55.830±6.072) min;C_(max)分别为(117.189±10.036)、(52.277±6.217) ng/mL;AUC_(0→∞)分别为(22 836.633±51.052)、(12 786.934±30.723) ng·min·mL^(-1)。结论T-80-NT-Ⅰ-PBCA-NP鼻腔给药后延长NT-Ⅰ达峰时间,且显著提高NT-Ⅰ的脑内浓度。
- 刘福和赵燕敏冯健魏颖慧李范珠
- 关键词:聚山梨酯-80纳米粒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