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诚
- 作品数:54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民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民族精神具有两重性,其最重要和首要的是从民族精神积极、进步、充满进取意识的层面而言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精神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
- 刘诚
- 关键词:恩格斯民族精神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人民政治利益的实现——学习《江泽民文选》中社会主义民主思想被引量:3
- 2006年
- 《江泽民文选》中有丰富的民主理论。江泽民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显著优势。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政治利益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实现人民政治利益的本质内容。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政治利益的有效途径。
- 刘诚
- 关键词:民主政治利益社会主义《江泽民文选》
- 论胡锦涛的人民利益观被引量:2
- 2010年
- 胡锦涛的人民利益观进一步强化全党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他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积极探索。胡锦涛的人民利益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和指导性。
- 刘诚徐纲
- 关键词:人民利益观以人为本
- 政治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解读被引量:7
- 2011年
- 中国当下政党制度的选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的一个适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政党制度。如果从政治文化视阈来看,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契合是其获得文化合理性的基础;对近代中国社会多元政治文化的尊重与承认是其建构的现实土壤;对社会大众民主价值追求的积极而有效的回应则是其永葆先进性的不竭动力。
- 戴玉琴刘诚
- 关键词:政治文化和合文化民主
- 试论江泽民关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思想被引量:1
- 2001年
- 江泽民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指出必须紧紧抓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根本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他还根据学校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必须坚持德育与智育辩证统一的重要思想。
- 刘诚
- 关键词:学校德育工作理想信念教育
- 简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2004年
- 刘诚
-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邓小平理论
- 论邓小平的发展民主思想
- 2008年
- 积极慎重地发展民主,是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历史经验。他在领导改革开放伊始,就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从而使民主成为启动改革开放的内驱力;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坚持了正确的方向;他一贯认为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保证了人民始终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他的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著名论断,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 刘诚陈云云
- 关键词:民主历史经验
- 试论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特点
- 1999年
- 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当时的先进分子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断追求真理,敢于否定自我,把思想解放和改造中国社会紧密相联,把思想解放和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终于找到了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
- 刘诚
- 百年理论难题的破解——学习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江泽民文选》中有着丰富的市场经济思想。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经过了几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江泽民是集大成者。他领导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框架;论述...
- 刘诚
- 关键词:市场经济理论
- 文献传递
-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论新时期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被引量:6
- 2007年
-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思考、运筹、决策当代中国一切重大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贯穿于邓小平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他提出"先富"、"共富"论的理论源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论,坚持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 刘诚杨绍琼
- 关键词:邓小平人民利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