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运平

作品数:33 被引量:368H指数:11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急性
  • 13篇卒中
  • 12篇脑卒中
  • 10篇脑梗
  • 9篇血性
  • 9篇依达拉奉
  • 9篇缺血
  • 9篇缺血性脑卒中
  • 9篇急性缺血
  • 9篇急性缺血性
  • 9篇急性缺血性脑...
  • 9篇急性缺血性脑...
  • 8篇脑梗死
  • 8篇梗死
  • 7篇疗效
  • 6篇血管
  • 6篇阿替普酶
  • 5篇注射液
  • 5篇脑血
  • 5篇康复

机构

  • 32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邯郸市第二医...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33篇刘运平
  • 20篇王慧娟
  • 16篇李军涛
  • 14篇曹妍
  • 14篇吕学海
  • 10篇霍会永
  • 9篇赵现
  • 9篇冯社军
  • 9篇段海丽
  • 8篇刘冰
  • 6篇曹凌
  • 4篇王立哲
  • 4篇赵萍
  • 4篇薛靖
  • 4篇赵玉芹
  • 3篇冯丽娟
  • 3篇马艳
  • 2篇崔岩
  • 2篇刘凤丽
  • 2篇陈鹏杰

传媒

  • 18篇河北医药
  • 4篇国际老年医学...
  • 2篇西部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减重步行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各37例。常规康复治疗组由专业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专业治疗师常规康复以外,同时采用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后4周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两组平衡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无支撑站立评分和患侧单腿站立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减重步行训练组平衡功能恢复水平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结论早期减重步行训练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水平。
霍会永赵现曹凌李军涛刘冰王慧娟刘运平冯社军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减重步行训练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后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4例AIS后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抑郁情绪、睡眠障碍、生活质量及血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IL-18]、性激素[催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SS-QOL评分、NE、DA、5-HT、IL-1β、IL-18、PRL、P、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NE、DA、5-HT、IL-1β、IL-18、PRL、P、E2显著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HAMD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NE、DA、5-HT、IL-1β、IL-18、PRL、P、E2显著降低,SS-QOL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AIS后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能够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和生活质量,并调控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和性激素分泌。
王慧娟霍会永刘运平李军涛王超慧赵萍
关键词:依达拉奉阿替普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抑郁睡眠障碍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8
2015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对照组、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丁苯酞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和依达拉奉治疗。应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4组患7、14 d时CSS各项评分、CSS总分和NIHSS评分与入院1 d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 d CSS各项评分、CSS总分和NIHSS评分与入院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在入院7、14 d时CSS各项评分、CSS总分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入院14 d水平凝视水平与丁苯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除外意识评分入院14 d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在入院7、14 d与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入院7、14 d时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7、14 d时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丁苯酞组和依达拉奉组(P<0.05),4组患者入院7、14 d时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入院1 d(P<0.05),入院14 d与入院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可以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慧娟刘运平曹妍武艳强李军涛
关键词:依达拉奉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及安全性。方法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对照组、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丁苯酞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对照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和依达拉奉治疗。4组患者入院1、7、14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评分。在患者入院14 d时对治疗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入院7、14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7、14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显著低于丁苯酞组和依达拉奉组(P<0.05),4组患者入院7、14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入院1 d(P<0.05),入院14 d与入院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丁苯酞组和依达拉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4 d时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效果优于其他3组(H值分别为58.6375、29.3500和28.6125,P<0.05)。丁苯酞组和依达拉奉组优于对照组(H值分别为27.9840和27.9841,P<0.05)。4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刘运平王慧娟曹妍冯社军薛靖曹凌李军涛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死BARTHEL指数
星蒌通络饮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脑血循环及血清Netrin-1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星蒌通络饮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脑血循环及Netrin-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星蒌通络饮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脑血循环指标[血流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血清学指标[Netri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I和PI均下降,Vm上升,且观察组的RI、PI低于对照组,Vm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etrin-1均上升,MMP-9均下降,且观察组Netrin-1高于对照组、MMP-9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MoCA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蒌通络饮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循环和血清Netrin-1水平,提高认知功能。
胡芳吕学海徐艳芬马艳赵聪慧柴佳刘运平程晓娜郝棚娜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血循环NETRIN-1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9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及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行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营养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sF水平,血清前白蛋白(PA)及总蛋白(TP)含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2组SSA评分降低,VFSS及SWAL-QOL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FSS及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分级均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舌骨、甲状软骨上移、前移活动度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的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营养学指标ALB、Hb、sF、PA、TP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
吕学海刘运平叶秋桠郭志娟吕莹段海丽王立哲赵玉芹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针刺卒中吞咽障碍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阿加曲班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究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阿加曲班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外周血内皮素-1(ET-1)、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0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加曲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七通舒胶囊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外周血ET-1、CD41、CD62P、sICAM-1的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外周血ET-1、CD41、CD62P、sICAM-1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外周血ET-1、CD41、CD62P、sICAM-1的表达。
胡芳刘运平李嘉宣慧王慧娟吕学海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三七通舒胶囊阿加曲班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分布特征、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分布特征、耐药性和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神经内科2015年11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确诊为医院感染的60例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进行培养、菌株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本次研究收集11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6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08%(60/1180)。感染部位中发生呼吸道感染28例(46.67%);泌尿系统感染15例(25.00%);消化系统感染8例(13.33%);血液系统感染6例(10.00%)。60例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55.26%,革兰阳性菌30株,占39.47%,真菌4株,占5.26%。革兰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19.74%、15.79%;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5.79%;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3.95%。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通过分析发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分布较广,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常用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段海丽吕学海刘运平叶秋桠陈鹏杰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脑中动脉中度狭窄以上患者病灶侧侧支循环开放与灌注参数及出院3个月mRS评分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脑中动脉中度狭窄以上患者病灶侧侧支循环开放与灌注参数及出院3个月m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15例,进行CT灌注成像(CTP)和CT血管成像(CTA)检测,依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分成轻度(42例)、中度(39例)和重度(34例)组,依据血管狭窄中度、重度患者侧支循环评分(CS)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37例)和不良组(36例);对比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健康侧和病灶侧灌注参数情况;对比侧支循环不良组和良好组患者年龄、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C)、灌注参数、入院NIHSS数值及出院3个月的mRS评分差异情况。结果轻度狭窄患者病灶侧CBF、CBV较健康侧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患者病灶侧CBV低于健康侧,MTT及TTP高于健康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患者病灶侧CBV及CBF均低于健康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度和重度患者进行CS评分显示,侧支循环不良组与良好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时mRS评分、CBV、MTT、TTP、CBF及入院时的NIHS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中动脉中度狭窄以上患者对其脑血流灌注影响严重,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霍会永刘冰曹凌赵现曹妍赵萍薛靖王慧娟冯社军刘运平王超慧李军涛徐亮
关键词:侧支循环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
超早期康复护理在桥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在桥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06例急性桥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观察2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清神经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57%、96.2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1.70%、83.02%。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Fug-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护理后NIHSS评分及血清NSE、S100β、MBP均明显降低,FMA评分、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对桥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并降低血清神经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叶秋桠郭志娟冯丽娟于辉吕学海刘运平赵玉芹王立哲段海丽
关键词:超早期康复护理桥脑梗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