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离断
  • 4篇血管离断术
  • 4篇食管
  • 4篇周围血
  • 4篇周围血管
  • 4篇贲门周围
  • 4篇贲门周围血管
  • 4篇贲门周围血管...
  • 4篇贲门周围血管...
  • 4篇外科
  • 4篇离断
  • 4篇离断术
  • 4篇疗效
  • 3篇手术
  • 3篇静脉
  • 3篇肠癌
  • 2篇血压
  • 2篇远期
  • 2篇远期疗效

机构

  • 13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刘飞龙
  • 5篇夏穗生
  • 4篇裘法祖
  • 3篇戴植本
  • 3篇杨镇
  • 2篇韩朝阳
  • 2篇杨传勇
  • 2篇苏远红
  • 2篇郝胜华
  • 1篇易继林
  • 1篇方善德
  • 1篇韩朝阳
  • 1篇王剑明
  • 1篇李富梅
  • 1篇钱家勤
  • 1篇杨传永
  • 1篇邹声泉
  • 1篇陈立波
  • 1篇别志强
  • 1篇秦仁义

传媒

  • 5篇腹部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湖北医学院咸...

年份

  • 3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远期疗效及评价被引量:28
1999年
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的效果。门静脉高压症403例,行预防性手术107例,择期手术254例,急诊手术42例;平均随访5.8年。急诊手术止血率95.2%,术后5年再出血率6.3%,10年再出血率13.4%;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6%(5年)和4.0%(10年);5年生存率94.0%,10年生存率70.6%。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曲张静脉出血疗效满意,即时止血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较低,术后长期生存率高,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重要的手术方法。
陈立波杨镇刘飞龙戴植本
关键词: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抗癌药明胶海绵栓塞双侧骼内动脉在直肠癌前切除的应用
2000年
目的:探讨降低直肠癌手术后局部复发及提高5年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对133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45例,并分别采用抗癌药明胶海绵栓塞双侧髂内动脉的直肠癌前切除术和不栓塞髂内动脉的直肠癌前切除术。结果:治疗组吻合口瘘2例(2.94%),吻合口及局部盆腔复 发8例(12.12%),远处转移9例,5年生存率按Dukes分期,A期100%,B期75%及C期50%。对照组:吻合口瘘2例(4.44%),吻合口及局部盆腔复发10例(22.72),远处转移7例,5年生存率按Dukes分期,A期100%,B期66.66%及C期33.33%。结论:本术式明显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盆腔复发及提高C期5年生存率(P<0.05)。
韩朝阳李富梅马弛骋刘飞龙夏穗生
关键词:直肠肿瘤栓塞疗法
胃浆肌瓣包套的食管胃吻合术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探讨预防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的方法。方法 对273例贲门癌、食管下段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5例,对照组128例,并分别采用胃浆肌瓣包套的食管胃吻合术及传统的食管胃二层同心圆吻合术。结果 治疗组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10例(6.8%)。对照组吻合口瘘9例(7.0%),狭窄5例(3.9%),返流性食管炎21例(17.1%)。结论 本术式完全避免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明显减少返流性食管炎。
韩朝阳刘飞龙苏远红夏穗生别志强熊添田黄自章李书广丁孔明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术吻合口瘘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8
1998年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自1972年5月~1996年10月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31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变254例,血吸虫病性肝硬变106例。结果急诊手术止血率94.9%,手术总死亡率5.1%,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大出血和肝肾功能衰竭。平均随访时间为3.8年,5年生存率为94.1%、10年生存率为70.7%,术后复发出血率为6.2%(5年)和13.3%(10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5%(5年)和4.1%(10年)。结论该手术疗效满意,为提高疗效应做到:(1)断流彻底。(2)熟练掌握本术式的技术要点。(3)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
杨镇刘飞龙戴植本裘法祖
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疗效门静脉高血压
全文增补中
21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00年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阻塞性黄疸临床治疗的预后因素。 方法 对 1990年 1月~ 1997年 12月 2 1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的 17种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173例 ( 80 1% )手术后 1个月存活 ,发生并发症 81例 ,发生率 37 5 %。根治术者胆管炎、胆瘘、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高于姑息术者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1月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ASA分级、黄疸持续的时间等有明显关系 (P <0 0 1) ;1月生存率与手术类型、黄疸原因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手术类型有明显关系 (P <0 0 1)。 结论 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机会应尽量行根治性手术 。
邹声泉秦仁义王剑明杨传永易继林钱家勤刘飞龙覃修福戴植本裘法祖
关键词:恶性阻塞性黄疸外科手术预后
胰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107例报告)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探讨胰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07例胰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胰腺囊肿经保守治疗后消退;85例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另15例因各种原因而未行治疗。结论B超宜作为诊断胰腺囊肿的首选的检查,结合B超和CT检查可提高诊断率;真性胰腺囊肿宜行手术治疗,对胰腺假性囊肿宜先寻找病因。
苏远红刘飞龙韩朝阳夏穗生
关键词:胰腺囊肿
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的探讨被引量:6
1999年
总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及探讨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回顾分析1991年1月~1996年12月外科治疗直肠癌210例,随访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统计学处理采用率和X2检验。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45岁,Astler-Coler分期B、C分别为58.4%、28.9%。中、下段直肠癌分别占40%、49.5%。保肛手术和Miles术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我国的直肠癌中青年患者较多,多位于直肠中下段,早期就诊病例较少。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肯定,选择保肛手术时重要的是重视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王立义刘飞龙宋展
关键词:直肠癌外科手术术式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探讨被引量:38
2000年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收治的2 31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 ,结合国内外文献 ,综合评价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的手术病死率为 5 .1% ,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5 .7%。结论 对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进行综合判定 ,掌握好适应证 。
刘飞龙叶国雄苏远红杨军郝胜华杨传勇
关键词:大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近远期疗效被引量:4
1994年
报告1972年5月~1992年12月间.应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各种类型门脉高压症247例.急诊手术35例,择期治疗性手术176例及预防性手术36例,近期止血率为98.4%.手术总死亡率为3.6%,其中急诊手术为17.1%,择期手术为1.36%.远期再出血率5a为6.3%、10a为12.2%、15a为18.6%及20a无再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5a为2.4%、10a为4.2%、15a为5.5%及20a为6.5%.肝功能改善者为72.7%及脾功能亢进改善者为89.1%.
刘飞龙郝胜华杨镇裘法祖
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脉高血压
胰外瘘的外科处理
1990年
本文报告1965~1985年间,住院治疗胰外瘘共38例,采用单纯引流28例,愈合10例;引流加放疗或药物治疗10例,愈合6例,未愈合的22例采用手术治疗,治愈17例,死亡5例。讨论了胰外瘘的成因,主张先采用充分引流,抑制胰腺外分泌功能等保守治疗,在胰外瘘保守治疗持续不愈或出现并发症时才手术治疗。
刘飞龙涂志龙于昌松方善德夏穗生
关键词:胰外瘘外科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