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作品数:115 被引量:423 H指数:11 供职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军队指令性项目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观察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36例滑膜软骨瘤病术后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结果随访32例,随访时间为2.1年,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4.4%。结论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术后配合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刘鹏 彭学良 黄海洋关键词:膝关节 软骨瘤病 康复治疗 术中深部照明、吸引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中深部照明、吸引系统,包括吸引器和负压提供装置,其改进在于:在吸引器的吸头部设置LED灯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彻底避免了术者、助手的头、手对手术照明光线的遮挡,实现深部手术的良好照明。 刘明永 刘鹏 赵建华文献传递 医学生培养目标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2005年 医学生培养目标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发达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及现状对国内开展此类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鹏 赵建华 范伟力关键词:医学生 课程设计 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1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科采用经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14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术前、术后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并测量整体矢状位平衡数据,评定植骨愈合情况、临床疗效、矢状位矫正程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最终随访时植骨愈合满意。术中均未出现脊髓损伤、神经根断裂、大血管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股神经牵拉症状,6周后缓解。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前髂肋距2~5cm,术后8~11cm。术前矢状位失衡数据:颈7椎体铅垂线距离骶骨后上角距离术前为12~35cm,术后为3~8cm,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佩戴胸腰部支具3个月,随访期间无后凸畸形加重及内固定失效、断裂。结论经后路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安全有效,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理想。 朱军 殷翔 刘瑶瑶 王颖博 刘佰易 刘鹏 赵建华关键词:截骨术 后凸畸形 峡部裂型和退变型腰椎滑脱的融合方式选择:单中心7年经验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2003-2009年我科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133例,按峡部裂型和退变型分为2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10例,采用椎体间植骨融合术42例;退变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26例,采用椎体间植骨融合术55例。术后应用JOA评分以及影像学检查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25.7±1.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滑脱复位率在峡部裂型滑脱患者为74.3%,术后1年融合率为90.4%;滑脱复位率在退变型滑脱患者为89.3%,术后1年融合率为98.4%;峡部裂型滑脱患者中10例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方式中5例复查见滑脱复位丢失,其中2例翻修手术治疗,3例保守治疗后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采用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融合率高,但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则复位丢失、内固定失效的风险增加。退变型腰椎滑脱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均能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 涂洪波 柳峰 刘鹏 赵建华关键词:腰椎滑脱 后路手术 后外侧融合 椎体间融合 术中即时牵引与后路复位枕颈固定治疗原发性颅底凹陷症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术中即时牵引与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治疗颅底凹陷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5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45.2岁。患者均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症状J,OA评分平均10.6分。寰齿前距平均7.86 mm。齿突尖超McGregor线(腭枕线)平均15.12 mm。1例合并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全麻后头高脚低位均行(体重的1/6重量)颅骨牵引维持15 min。4例寰齿前距减小(小于4 mm),1例无明显复位征象患者即行前路经口腔松解后寰齿前距减小至2.7 mm。轴性翻身后经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术后均给予费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齿状突均有较好的复位,术后寰齿前距平均3.44 mm,齿突尖超McGregor线平均6.4 mm。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8个月,均固定满意并坚固融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较好恢复J,OA评分平均15.8分,改善率为81.25%。结论术中即时牵引与后路钉-棒系统枕颈固定是治疗原发性颅底凹陷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黄伦海 涂洪波 刘鹏 赵建华关键词:颅底凹陷症 复位 枕颈融合 一期经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治疗胸椎肿瘤18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一期经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治疗胸椎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所行一期经后路TES治疗的胸椎肿瘤患者18例,包括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8-64岁,平均43.7岁;胸椎原发肿瘤5例,转移瘤13例(术前已作原发瘤切除);肿瘤病灶连续双节段者2例,其余均为单节段病灶;Tomita分期为Ⅳ期11例,V期7例;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0例,B级4例,C级2例,D级7例,E级5例。分别观察术前,术后1、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SF-36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35-420min,平均280min;术中出血1000-3400mL,平均2300mL;本组病例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疼痛评分由术前(8.5±0.2)分降至术后1个月(2.6±0.4)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存质量改善明显,sF.36评分由术前(43±9)分增加至术后6个月(81±8)分(P〈0.05);术后3个月,患者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恢复正常者12例,c级4例,D级2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一期后路TES治疗胸椎肿瘤能够彻底减压脊髓,改善神经功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并可有效减少肿瘤局部复发。 姜复龄 赵建华 柳峰 刘鹏关键词:胸椎肿瘤 脊髓压迫 脊柱重建 椎间孔入路穿刺引流联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穿刺引流联合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手术适应证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脊柱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9例脊柱结核患者实施侧方经椎间孔入路椎旁脓肿穿刺置管引流、后路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规范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手术方法采用经侧方椎间孔入路穿刺、椎旁脓肿置管引流,后方经椎旁肌间隙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观察术后脓肿吸收、病灶愈合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变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30~220 min,平均140 min;失血量50~150 mL,平均110 mL;术后总引流量30~180 mL,平均引流量70 mL。术后随访12~21个月,患者均获临床愈合,除1例骶椎结核患者因皮缘坏死积液行清创缝合外,其余病例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无医源性脊髓及神经损伤,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术后12个月内患者脓肿均完全吸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为(68.15±18.36)分,随访末时为(11.64±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方椎间孔入路穿刺引流联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主要适应证为合并巨大椎旁脓肿、椎体部分破坏伴节段不稳、轻度后凸畸形且不伴有明显脊髓功能障碍者。 王颖博 范伟力 朱军 胡波 殷翔 刘鹏 赵建华关键词:腰骶椎 椎间孔 民用便携式体能恢复组合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民用便携式体能恢复组合包,包括箱体和盛装于箱体内的至少一种特种食品;所述特种食品中至少有一种为体能恢复食品;所述箱体内设有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安装于箱体内腔将箱体内腔至少分隔出独立放置各种特种食品的... 糜漫天 周永 王斌 刘鹏 常徽 郎和东文献传递 液气一体式术中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气一体式术中吸引器,包括吸引器和负压提供装置,其改进在于:在吸引器上设置吸气管,吸气管的出气端与负压提供装置连接;吸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吸引器的中部;负压提供装置分别向吸引器和吸气管提供不同的负压。本实... 刘鹏 刘明永 赵建华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