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门诊手术的临床观察
- 2002年
- 目的 将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门诊妇科人工流产的病人 ,探讨两种药物的合理配伍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 10 0例早孕妇女 ,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术 ,入室后视体重及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依次静注芬太尼 1~ 1 5 μg/kg ,异丙酚 1 5~2mg/kg ,刺激无反应时开始手术。记录麻醉前、术中、术后的HR ,SBp ,DBp ,SpO2 ,麻醉时间 ,苏醒时间 ,离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异丙酚总量 ( 99.2± 42 6 )mg ,平均 ( 2 19± 0 94)mg/kg。芬太尼总量 ( 4 7 96± 13 87) μg ,平均 ( 0 96± 0 33) μg/kg。收缩压、SPO2 、心率、术中下降明显 (P <0 0 1)。其余指标变化不显著。麻醉时间 42 6± 4 3s,苏醒时间 8 6± 2 1min ,离院时间 31 3± 7 8min。结论 适量芬太尼可消除异丙酚镇痛不全产生的反应。两药合理配伍应用后 ,起效快、病人感觉舒适 ,术中生命体征变化为一过性 ,无须处理 ,恢复迅速平稳。因此 。
- 刘有才李军利陈颖刘鹏
-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妇科门诊手术无痛人流术
- 胸腔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02年
- 刘鹏王志勇
- 关键词:胸腔手术术后镇痛自控镇痛
- 曲马多与吗啡联合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
- 2001年
- 硬膜外腔术后镇痛近年来被广泛应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镇痛效果虽好,但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尿潴留等比较多,现就镇痛效果、有效镇痛时间、并发症在曲马多与吗啡联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腔镇痛进行比较.
- 刘鹏王志勇
- 关键词:布比卡因丁哌卡因局部麻醉药曲马多硬膜外镇痛吗啡
- 腰硬联合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与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与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58例患者,分为腰-硬联合阻滞(A组)和插管全身麻醉(B组)各29例,分别记录气腹前、气腹后10、20、30min排气后10min的BP、HR、RR、SpO2、PETCO2,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A组CO2气腹后,RR加快、PETC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仍可维持正常范围,而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腹时应激反应活跃,DBP、SBP、HR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气腹30min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排气后10min各项指标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比B组术后苏醒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麻醉并发症。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比插管全身麻醉能更好地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快,是一种效果佳、可行、实用的麻醉方法。
- 刘有才蒋孟杰李军利王宁刘峰刘鹏
- 关键词:妇科手术腹腔镜
- 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效果对比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比较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疗效。方法将9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患者按不同麻醉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喷雾法联合气管滴注行麻醉)和观察组(含漱法联合环甲膜穿刺法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含漱法联合环甲膜穿刺法麻醉用于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刘鹏崔修德
- 关键词:麻醉含漱法环甲膜穿刺喷雾法
- 高龄患者髋及下肢手术小剂量单侧腰麻醉效果分析280例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及下肢手术小剂量单侧腰麻醉效果。方法:收治髋及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2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1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针穿刺,A组注入0.75%布比卡因0.6~1.2ml+10%葡萄糖0.8~1.5ml之重比重混合液1.5~2.5ml进行麻醉;B组注入0.75%布比卡因1.3~1.8ml+10%葡萄糖1~2ml之重比重混合液2.5~3.5ml进行麻醉。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比较:A组麻醉前MAP(111.7±23.7)mmHg,麻醉后(107.5±21.8)mmHg,B组麻醉前(113.3±23.2)mmHg,麻醉后(97.3±24.7)mmHg。A组HR麻醉前(77.4±18.6)次/分,麻醉后(76.6±15.7)次/分,B组麻醉前(76.4±17.5)次/分,麻醉后(73.3±17.0)次/分,B组MAP、HR下降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单侧腰麻在高龄患者髋及下肢手术麻醉效果好。
- 刘峰刘鹏夏超云
- 关键词:高龄髋骨下肢单侧腰麻小剂量
- 加巴喷丁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单次剂量加巴喷丁对术后丁丙诺啡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口服加巴喷丁1200mg或匹配的安慰剂.患者均接受丁丙诺啡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共53例完成本研究,安慰剂组28例,加巴喷丁组25例.观察两组术后静息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恶心呕吐(PONV)分级、焦虑程度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泵丁丙诺啡用量、第一次患者自控性镇痛时间等.结果 加巴喷丁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动态VAS低于安慰剂组(P<0.05).加巴喷丁组镇痛泵丁丙诺啡用量(506.1±37.9)μg、第一次患者自控性镇痛时间(21.1±2.3)min、PONV发生率为40.0%(10/25)、需追加镇吐药率为12.0%(3/25)、焦虑程度评分(28.5±12.1)分,安慰剂组分别为(699.8±87.8)μg、(4.3±0.8)min、64.3%(18/28)、32.1%(9/28)和(66.3±15.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口服单次剂量的加巴喷丁1200mg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丁丙诺啡用量、降低PONV的发生、缓解焦虑.
- 崔修德刘峰刘鹏荆凤娥刘有才马驰骋张利军
- 关键词:丁丙诺啡疼痛镇痛加巴喷丁
- miR-194和miR-155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及预后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分析miR-194和miR-155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并探究miR-194、miR-155及HBV DNA载量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未给予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患者200例作为调查对象,并根据其疾病类型划分为HBV携带组(n=59)、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组(n=77)和肝硬化组(n=64),对肝硬化患者随访3个月并统计其预后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及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肝硬化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与血清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不同预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及血清HBV DNA载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及血清HBV DNA载量对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肝硬化组和CHB组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及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HBV携带组(P<0.05),且肝硬化组显著高于CHB组(P<0.05);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与血清HBV DNA载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及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血清HBV DNA载量及三者联合预测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54、0.759、0.801和0.89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显著上升,并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HBV DNA载量及预后密切相关,同时miR-194、miR-155联合HBV DNA载量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刘鹏王辉闫国贝
- 关键词:MIR-155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预后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脑出血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纳入病例为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住院部收治脑出血患者8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麻醉方案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观察组患者麻醉方案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以麻醉优良率以及术前、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S100B蛋白、白介素-6(IL-6)为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整体麻醉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就麻醉优良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血清hs-CRP水平、S100B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hs-CRP水平、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2/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7/43)(P<0.05)。结论: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整体效果确切,患者应激反应小,脑损伤程度轻,对患者恢复更为有利。
- 王宁刘鹏崔修德
- 关键词:脑出血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
- 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各期应用的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分析3种检测方法在梅毒各期应用的特点。方法采用TP-ELIS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法)、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凝集实验)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368例各期梅毒患者的血清。结果其中69例一期梅毒患者中:TPELISA方法阳性率96%,TRUST阳性率83%,TPPA阳性率91%;156例二期梅毒患者中:TP-ELISA方法阳性率100%,TRUST阳性率94%,TPPA阳性率98%;63例三期梅毒患者中:TP-ELISA方法阳性率100%,TRUST阳性率20%,TPPA阳性率100%。结论在梅毒各期血清学检测中,应该同时检测特异性抗体(TP-ELISA)和非特异性抗体(TRUST),并用TPPA做确诊实验。
- 刘鹏
- 关键词:梅毒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