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龙

作品数:100 被引量:506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7篇中医
  • 18篇中药
  • 18篇胃癌
  • 11篇教学
  • 9篇中医证
  • 8篇证型
  • 8篇中医药
  • 7篇肿瘤
  • 7篇辨证
  • 6篇证候
  • 6篇归经
  • 5篇医经
  • 5篇数学模型
  • 5篇痰论
  • 5篇名医
  • 5篇化疗
  • 5篇从痰论治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药组

机构

  • 9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6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河北科技大学
  • 5篇河北中医学院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上海长征医院
  • 3篇河南省中医院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丽水市中医院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陕西省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0篇刘龙
  • 26篇岳小强
  • 23篇李渡华
  • 19篇魏品康
  • 17篇于丽
  • 15篇李渡斌
  • 14篇王丽娜
  • 13篇袁同山
  • 13篇支政
  • 12篇杨学
  • 12篇孙大志
  • 11篇许玲
  • 11篇顾作林
  • 11篇李芳
  • 9篇李霞
  • 8篇顾伟
  • 8篇张盛君
  • 7篇凌昌全
  • 7篇施俊
  • 7篇矫健鹏

传媒

  • 6篇中国中医药信...
  • 6篇中医杂志
  • 6篇中国中医药现...
  • 5篇数学的实践与...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河北中医药学...
  • 4篇中西医结合学...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医教育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医文献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四川中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对温病中“伏气”的认识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通过对伏气学说的历史沿革、伏藏的条件和部位,以及伏气的治疗和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等方面的论述,探讨了伏气学说的形成原因,以及在现代医学条件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李明伟刘龙
关键词:温病伏气
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以中药"相对药量"为基础,初步探讨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方法:根据中医方药归经理论,运用经典数学,对中医方药归经进行量化。结果:从药物的归经量化问题出发,研究方剂归经量化,首次提出两种中医方药归经量化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结论:较准确的确定方剂归经量化值,对中药方剂归经的量化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芳顾作林袁同山于丽李渡斌谷娜刘龙支政杨旭杰李渡华
关键词:经典数学方剂应用
胃癌辨证的模糊数学模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构建胃癌的模糊辨证模型。方法:对收集的769例胃癌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确立论域U和证型集合V、症状-证型模糊关系,建立模糊矩阵,采用模糊矩阵运算合成、最大隶属原则,构建胃癌的模糊辨证模型。结果:模型对6种证型的符合率分别为:肝胃不和型75.00%、胃热伤阴型72.22%、脾胃虚寒型70.00%、瘀毒内阻型64.29%、痰湿凝结型66.67%、气血双亏型72.22%,总体符合率为69.52%。结论:该辨证模型为辨证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龙许玲孙大志魏品康
关键词:胃癌辨证
癌症考辨与“脾衰”是癌症发病之本初探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脾衰"是癌症发病之本。方法: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癌症的发病机理是脾衰,对于癌症的治疗,扶正祛邪仍然是中医遵循的法则,这与现代免疫学的解释曲异而工同。
高少才任娟莉刘龙
中药归经规律及其量化思想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归经规律的现代研究应以形成规律为先导,应用规律为主体,本质规律为方向,才能解决在信息时代多态文化中归经学说自主应用和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归经形成规律以辨经论药为基础,经证关系为核心,重在认识归经作用定位与疾病定位的内在统一;归经应用规律以原理方法为基础、经药关系为核心,重在认识归经原理方法与经药关系的内在统一;归经本质规律以辨量论效为基础、量经关系为核心,重在认识归经量效关系与量经关系的内在统一。
于丽李渡斌董尚朴支政袁同山谷娜刘龙张弘贾云芳李渡华
隔药灸对胃癌化疗期间骨髓抑制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胃癌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SOX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当天联用隔药灸,连用14 d,休息7 d,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观察患者化疗后第3、7、14 d骨髓抑制情况,化疗后伴随症状评分及疗效及KP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WBC、NEUT在治疗第3、7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的WB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第7 d的NEU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14 d,两组患者的WBC、NEUT均有升高趋势,治疗组WBC的升高程度由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第3、7、14 d治疗组各分级骨髓抑制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后第14 d各分级骨髓抑制例数显著少于第3 d骨髓抑制的患者例数(P<0.05)。化疗后14 d治疗组乏力、头晕及食欲减退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可有效缓解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建楠张卫星顾群浩矫健鹏刘龙魏品康
关键词:骨髓抑制外治中药治疗隔药灸
一种预防感冒和芳香醒脑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医药卫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预防感冒和芳香醒脑功能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此组合物是由苍术、艾叶、山奈、冰片、石菖蒲五种具有芳香化湿辟秽作用的传统中药组成,具有辟秽防感、开窍醒脑的功效,可用于预防感冒、醒脑提神等用途...
岳小强刘龙戚秀中凌昌全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阳虚水病刍议被引量:3
2009年
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论述了阳虚水病,并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水病的机理。
刘龙岳小强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
张琪应用甘遂经验被引量:1
2012年
从甘遂的药性、用法、用量、适应症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国医大师张琪临床应用甘遂的经验,在继承张仲景学说、张锡纯等医家经验基础上,主要将甘遂用于水热壅结、顽痰凝结、胃肠实热之重症。
周生花刘龙周计春
关键词:甘遂名医经验
基于突变理论的中药“相对峰值”概念的提出及其模型建立被引量:4
2015年
提出"相对峰值"这一中药数理新概念,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根据中医药理论,应用突变理论.得出F=M((27m^2)/(8M^2))^(1/3)+6M.相对峰值"概念的建立,不但能认识中药药效多了一个新的支撑点,而且运用突变理论进行中药量效系统研究,在方法学上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其结果不仅对医师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还进一步完善了"相对药量"模型,体现了中药用药量范围的多样性、多变性和中药药效研究的复杂性、理论性,对于中医药理论在用药量、归经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对中药药效量化研究和实践起到重要影响并发挥异乎寻常的作用.
顾作林李芳刘东艳袁同山李韬博李渡斌支政于丽刘龙张盛君韩云鹏李渡华
关键词:突变理论势函数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