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蓉

作品数:38 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细胞
  • 19篇脐血
  • 18篇干细胞
  • 13篇造血
  • 10篇造血干
  • 9篇造血干细胞
  • 8篇造血干细胞移...
  • 8篇人脐
  • 8篇儿童
  • 8篇干细胞移植
  • 7篇人脐血
  • 7篇贫血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杀伤
  • 5篇儿童白血病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树突
  • 4篇胎血

机构

  • 35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中山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37篇包蓉
  • 35篇黄绍良
  • 35篇吴燕峰
  • 24篇周敦华
  • 22篇黎阳
  • 21篇魏菁
  • 18篇方建培
  • 11篇黄科
  • 9篇陈纯
  • 9篇张绪超
  • 4篇徐宏贵
  • 3篇陈惠芹
  • 3篇黄永兰
  • 2篇翁文骏
  • 2篇孟瑛
  • 2篇肖露露
  • 2篇吴北燕
  • 2篇许吕宏
  • 1篇李焱
  • 1篇梁舜华

传媒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国际小儿肿瘤...
  • 1篇第10届全国...
  • 1篇第九届全国实...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07
  • 5篇2006
  • 12篇2005
  • 6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血缘供者脐血移植治疗14例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周敦华黄绍良方建培黄科黎阳陈纯徐宏贵吴燕峰包蓉
关键词:供者儿童白血病非血缘脐血移植
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位点的分布频率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Cw座位(humanleukocyteantigen-Cw,HLA-Cw)基因位点的分布频率,并初步探讨其与临床移植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s,PCR-SSP)方法对103例广东地区汉族人群HLA-Cw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HLA-Cw位点以HLA-Cw01,Cw03,Cw07分布频率较高,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HLA-Cw基因分型和日本及非洲差别较大。除Cw*01外,中国南方的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HLA-Cw基因分型和北方的天津汉族人群也有明显差别。Cw*07在各国及中国不同地区人群中的频率均较高。结论: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HLA-Cw基因分型和其他国家和中国北方地区人群有明显的差别。
包蓉吴燕峰黄绍良
关键词:基因频率聚合酶链反应造血干细胞移植
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3
2003年
目的 探讨成人骨髓、胎儿骨髓和人脐血 3种不同来源的人类间充质干细胞 (MSC)体外扩增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观察 3种来源的MSC的生长、增殖和表面标志的表达 ,从而评价MSC的纯化、增殖能力及其免疫学特性。结果  (1) 3种不同来源的人MSC的细胞形态、集落数、集落大小均无差异 ;但成人骨髓MSC在集落形成及集落交错融合时间上均早于胎儿骨髓和脐血MSC ;(2 )3种来源的人MSC传代培养增殖速度无差异 ,但脐血和胎儿MSC融合后无接触抑制 ,而成人骨髓MSC存在接触抑制 ;(3)来源于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 8× 10 6或脐血MSC 2 5× 10 6的MSC ,经体外扩增 3代、5代和 10代后 ,细胞数分别为 10 7、10 8和 10 10 个 ;(4)MSC易纯化 ,P2代细胞均一性为 90 % ,P3代细胞均一性为 95 % ,P5代细胞均一性达到 99% ;(5 )不同来源的MSC表面重要标志 :CD2 9、CD44、CD59、CD90 、CD10 5、CD166表达均为阳性 ,其造血细胞表面标志 :CD11a、CD14 、CD3 3 、CD3 4 、CD2 8、CD45、CD117表达均为阴性 ,与移植免疫排斥发生密切相关的表面标志 :HLA DR、B7 1(CD80 )、B7 2 (CD86)、CD40 和CD40L均为阴性。 3种不同来源的人MSC表面标志 ,差异无显著性。 (6 )两种不同培养体系对人MSC的纯化扩增及生物学特性无影响。结论  (1)
周敦华黄绍良吴燕峰魏菁陈戈煜黎阳包蓉
关键词: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生物学特性成人骨髓胎儿骨髓人脐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疗效及合并症。方法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UD-UCBT)治疗儿童白血病18例(AML9例,其中CR1 7例,NR 2例;HR-ALL 6例, 均为CR1;CML3例,均为CR1)...
周敦华黄绍良方建培陈纯黄科黎阳吴燕峰包蓉包蓉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EFS
文献传递
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随着脐血库的建立,无关供体脐血移植的临床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脐血作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为了进一步了解无关供体脐血移植(UD-UCBT)治疗儿童白血病的植入率、造血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周敦华黄绍良方建培黄科黎阳陈纯徐宏贵吴燕峰包蓉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非血缘CGVHD
文献传递
检测K562和Raji-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的价值
2004年
黎阳黄绍良吴燕峰魏菁周敦华包蓉
关键词:K562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
人脐血、外周血及骨髓植入辅助细胞含量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了解人脐血(CB)、外周血(PB)及骨髓(BM)植入辅助细胞(FCs)的分布规律。方法:不同来源的标本共分A、B、C、D4组,A组为CB,B组为正常成人骨髓(ABM),C组为正常学龄前儿童外周血(CPB),D组为正常成人外周血(APB);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标本中CD8+CD3+α,βTCR-γ,δTCR-植入FCs的比例,比较上述细胞分布的差异性。结果:A组FCs的比例为(0.78±0.45)%,显著低于B、C和D组(P<0.01);而B、C和D组FCs的比例分别为(2.85±1.03)%、(2.73±1.08)%和(3.47±1.26)%,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BM、CPB和APB中的FCs比例显著高于CB。
黎阳黄绍良方建培魏菁包蓉陈纯吴燕峰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流式细胞术
人脐静脉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5
2005年
为了对人脐静脉间充质干细胞(MSC)进行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采用胶原酶分步消化法获得人脐静脉间充质干细胞(hUVMSC2)并对其进行体外培养、形态学观察及绘制生长曲线;利用条件培养基诱导法分析该细胞分别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CD105、CD29、CD166、CD44、CD31、CD34、CD49、CD106等表达情况。结果该细胞形态为梭形或成纤维样,不表达内皮来源的vWF因子。在不同诱导条件下,该细胞可分别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hUVMSC2细胞表面表达CD54、CD105、CD29、CD166、CD44等间质细胞黏附分子,不表达CD31、CD34、CD49、CD106等内皮或造血细胞相关标志物。该细胞指数生长期倍增时间约为26h,在添加bFGF条件下可迅速增殖,指数生长期倍增时间缩短为16h。研究证实人脐静脉内皮层下存在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分步酶消化法可同时分别获得单根脐静脉的内皮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hUVMSC2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潜能并表达多种黏附分子。
张绪超陈惠芹黄绍良魏菁黄科吴燕峰包蓉
关键词:人脐静脉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诱导分化造血干细胞移植
不同方式刺激脐血树突状细胞对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2005年
黎阳黄绍良吴燕峰魏菁包蓉周敦华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脐血树突状细胞杀伤活性CIK
SCF、FLT3L、IL-2、IL-7及IL-15联合扩增脐血来源CIK/NK细胞
本文通过SCF,FLT3L联合IL-2,IL-7及IL-15等的不同组合来同时扩增CB-CIK/NK细胞,并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CB-CIK/NK细胞诱导、扩增产率的影响。
黎阳黄绍良吴燕峰周敦华魏菁包蓉
关键词:细胞诱导脐血移植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